Read full review
2021-07-01
57 views
南台灣難訂榜前幾名的餐廳,每月開放下個月訂位的準點就會瞬間秒殺,我也是手速極佳(?)才訂到,為了這頓飯,還特地在禮納里的寄宿家庭入住一晚,順勢感受一下村落風情,可惜平日的禮納里沒有什麼對外活動,遊客也極少。(布蘭德酒莊阿爾薩斯格烏茲塔米娜橘酒)AKAME在魯凱族語是"烤"的意思,雖然被稱作是直火燒烤,但依這頓吃完的感想,與其說烤功如預想中精湛的發揮?不如說是體驗融合了原住民食材所調配出來的料理火花。先吃一下開頭的小米酒釀麵包、打發奶油加烤小麥,是不錯,但~~忍不住會與師父餐廳RAW供應的麵包比較一下..當晚還與認識的饕友不約而同的訂第一輪用餐,很巧,而且都坐吧檯。(開胃小點)(台東山林採集野菜)就是很簡單的野菜,溫泉蛋和慢慢弄的布拉塔起司,增加滑順。(炙烤高麗菜 烏魚子奶油醬)南投高山高麗菜、嘉義東石野生自製烏魚子、少許麵包碎丁增添口感,高麗菜很甜,味道調得蠻舒服,只是意外覺得沒有烤過的溫度。(東北角花枝)花枝就正常預期,半熟的甜鮮,可惜鬚鬚烤出的焦苦味有點重,倒是中意旁邊的小米樹豆味噌,有一股窖藏的風味,如果有在賣的話我會想買。(稻燻屏東乳鴿)先行醃製、以稻梗煙燻並經過風乾熟成,撒了
我也是手速極佳(?)才訂到,為了這頓飯,還特地在禮納里的寄宿家庭入住一晚,
順勢感受一下村落風情,可惜平日的禮納里沒有什麼對外活動,遊客也極少。
但依這頓吃完的感想,與其說烤功如預想中精湛的發揮?
不如說是體驗融合了原住民食材所調配出來的料理火花。
但~~忍不住會與師父餐廳RAW供應的麵包比較一下..
當晚還與認識的饕友不約而同的訂第一輪用餐,很巧,而且都坐吧檯。
就是很簡單的野菜,溫泉蛋和慢慢弄的布拉塔起司,增加滑順。
南投高山高麗菜、嘉義東石野生自製烏魚子、少許麵包碎丁增添口感,
高麗菜很甜,味道調得蠻舒服,只是意外覺得沒有烤過的溫度。
花枝就正常預期,半熟的甜鮮,可惜鬚鬚烤出的焦苦味有點重,
倒是中意旁邊的小米樹豆味噌,有一股窖藏的風味,如果有在賣的話我會想買。
先行醃製、以稻梗煙燻並經過風乾熟成,
撒了些馬告葉粉末帶有少許類香茅檸檬草的氣味,
雖然乳鴿熟成過,風味濃厚度倒也還行,
並非脆皮而屬於多汁口感,鹹度似乎可下重一些來引味。
當天最滿意的菜,二眼肉就是二層肉,柔嫩帶嚼感但不帶肥,
燒烤方面有表現出外層的脆度,小米酒釀、雞心辣椒,
調配出來的辛嗆甜辣有意思,拌上橄欖油,讓味道更融合一體,
芝麻葉苗、蘿蔔..就充當清新解膩的角色,這道真的點頭如搗蒜。
碳燒香氣頗重,肉質扎實且甜,用曬乾玉米調的細蔥蛋黃醬,
再放上茴香花、韭菜花(開花的),點綴得剛剛好、都不會太搶眼,
不提整體燒烤出來的感覺,單就其特色調味我是喜歡的。
外場說這是前一天晚上就以小火烤到全熟的牛小排,
吃起來有一種莫名的"牛肉麵"fu,並疊加了燒烤風味,
上層油質的確即化,下層略帶嚼勁、然部分邊緣瘦肉略顯乾柴,
畢竟牛小排已經是整頭牛油花富足的部位,
這或許是台灣黃牛以此做法所能發揮出來的獨特口感吧!
今後如有遇到類似食材與做法,倒可比較一番,sauce是牛膝骨和蔬果所熬製,
sides有小蘿蔔、無花果、琉璃苣、風乾番茄、香檳醋漬蘿蔔。
中央質地意外偏"綿",有趣的是...
以前標榜採用福灣莊園的巧克力,這次詢問後回答說有更換過。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