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7-11
54 瀏覽
我喜歡看現在許多店家,面對一幢喜歡的老房時,在它身上發揮出自己對老房的美好想像;改建維護、盡情揮灑自我色彩,讓老房重新充滿活力。但這次遇見的樓梯好陡,讓我對老房不僅止於想像,而是將老房恢復成往昔的樣貌,當我踏進這個空間時,就直接將我拉進了那個這幢房子還嶄新著的美好舊時光。除了咖啡廳的空間,往後走還有提供給背包客住宿的房間、和一間不受打擾的書房;樓上還有工作室,甚至擁有視野開闊的戶外陽台,完美運用了老房子的獨特空間規劃。住在台北、身為台北人,我們究竟認識這個城市多少?幾十年前的台北樣貌,有多少台北人可以說得出那些老台北的時光故事嗎?前些年騎車自民生西路轉進寧夏路,看見原來寧夏路夜市的另一頭有一整排的老房子,當時只覺得那些老房,被當作是廢墟般閒置實在太可惜了;地理位置概念不好的我,後來開始關心此類議題時才知道,原來命運多舛的就在同個街區。最近不知是在多好的機緣下,得知了那排老房當中,真有人開起了咖啡廳,心中欽佩且欣慰之餘,也想著正好趁此機會,在造訪該咖啡廳時或許有機會,能好好細看房子的舊時樣貌。濕氣厚重的梅雨季節午後,我和妹妹手邊事情告一段落,便抓著店家打烊前的時間,趕緊和早已在店內等候的
抵達時,站在幾幢新店面前,著實找了入口許久,才發現一處看起來極其不顯眼的老舊木門正是店門;向上望還和妹妹說:「其實樓梯也沒有真的很陡嘛!」邊往上走,才上了幾階立刻後悔說了這句話:稍微傾斜的木梯、每階都有些許微妙的高低差,真的踏上才能發現傾斜程度比想像的還要稍微吃力些,如果到此拜訪可真得小心腳步啊!
再往裡走右手邊有兩個隔間,一間裏頭放置的床組,是台灣社會三、四零年代,阿嬤的「紅眠床」,整個木床沒有用任何一根釘子,全都是用木樁卡榫鑲崁固定的,以前的木工才是真正的匠人啊!另一間則是上下舖共四個床位,闆娘打開窗戶,讓我們看看上下舖床組--也是古早的骨董床,掛上的蚊帳同樣復古味十足--後說:「但因為現在有住人,所以我們從窗戶看就好。」我又被嚇了一跳,闆娘啊!有房客這樣開窗好嗎?
★手作煎餃 $120
每當看見料理上撒上許多的柴魚片,都會忍不住盯著它們扭動身軀跳舞的樣子 這裡的煎餃乍看有點日式,一旁卻搭配上了台味十足的炒菜脯。店小二說,是他母親到蘆洲的傳統市場,找個手工曬製的阿伯買的菜脯,再自己回家炒的,說是一定得找那個阿伯買味道最好了。
啊,似乎反客為主了XD 不過正如我所說,煎餃餡料飽滿,內餡帶些胡椒味且脆口,搭配柴魚片和微帶甜味的醬汁,整體順口討喜,但都是可想見的味道,以致單吃煎餃就會顯得安全些。所以強烈建議請搭配一旁的炒菜脯一起吃。
★核桃烤蘋果 $100
★原味拿鐵 $120
--
快打烊時其他客人都離開了,只剩我們三個人,店小二突然講話變大聲的說:「都是自己人了自在點啊!」我們笑著應和,店小二則坐到我們旁邊位置和我們閒聊。「我們在台灣環島,看過許多人文風景之後,一回到台北正巧就看見這裡,當下就決定:『啊!就是他了!』,當時跟廢墟沒兩樣,但這真的就是一股衝動和勇氣吧。要租時老房東還再三問說屋子裡有很多舊家具他沒辦法處理,我們要自己處理喔真的可以嗎?我們只回他說:我們就是要這些家具啊」「別人拉皮做老屋更新,我們做老屋復原,一點一點自己做,看他慢慢成形真的很有成就感。」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