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12-30
115 瀏覽
過往的台北城中區聚集了外省族群,或許在這人文環境的影響之下,現今台北西南一帶的外省餐館密度很高,尤其是上海、江浙菜系,原本今年元宵節前夕要來蔡萬興吃碗手搖元宵,卻因故作罷,改成端午節前吃粽子,平常供應的湯圓還是得吃上一碗的。 假日選擇下午一點左右進門,立即就有空桌,我們兩個人無法吃多,幾樣江浙小點再炒兩個菜足矣,旁邊檯子上還有盆頭小菜,拿了乾煸四季豆和辣椒鑲肉。四季豆口感適中,皮皺風味濃縮,不過於乾,仍保有脆甜,另一道辣椒皮薄餡滿,醬汁甜味明顯,肉餡有細緻度,兩樣都不錯吃。蔡萬興的肉粽(75元)不似我前沒多久才吃的九如肉粽有較強的粽葉清香,除了粽葉香但調味也明顯要濃些,米粒的黏糯程度比較對我的喜好,九如的稍嫌過於軟糊,而那肥瘦分明的五花肉醃製味不重,瘦肉口感挺好,吃著吃著便決定待會再外帶一顆蛋黃鮮肉和豆沙粽。來一碗蝦肉餛飩湯(90元),蠻實在的蝦肉餡,餛飩皮滑順,湯裡頭是蛋絲榨菜,純粹順口,配粽子剛剛好。炒了一盤芥藍(110元)和雪菜魚片(295元),魚片不曉得是用什麼魚,在料理後這肉質顯得十分細軟,甚至筷子一夾就碎,得用湯匙來吃,但魚肉風味是充足的,以切碎微甜的雪菜芡汁包覆住,整體是
現今台北西南一帶的外省餐館密度很高,尤其是上海、江浙菜系,
原本今年元宵節前夕要來蔡萬興吃碗手搖元宵,卻因故作罷,
改成端午節前吃粽子,平常供應的湯圓還是得吃上一碗的。
幾樣江浙小點再炒兩個菜足矣,旁邊檯子上還有盆頭小菜,拿了乾煸四季豆和辣椒鑲肉。
另一道辣椒皮薄餡滿,醬汁甜味明顯,肉餡有細緻度,兩樣都不錯吃。
除了粽葉香但調味也明顯要濃些,米粒的黏糯程度比較對我的喜好,
九如的稍嫌過於軟糊,而那肥瘦分明的五花肉醃製味不重,瘦肉口感挺好,
吃著吃著便決定待會再外帶一顆蛋黃鮮肉和豆沙粽。
湯裡頭是蛋絲榨菜,純粹順口,配粽子剛剛好。
在料理後這肉質顯得十分細軟,甚至筷子一夾就碎,得用湯匙來吃,
但魚肉風味是充足的,以切碎微甜的雪菜芡汁包覆住,整體是淡而鮮的味道。
加了桂花釀的水,主要帶來香氣,甜味很淡,
湯圓皮軟綿輕咬即開,內餡香甜好吃,果然是令人想再回味的湯圓。
打開粽葉很順利,不沾黏,米粒口感和在店內吃的沒什麼差別。
蛋肉口味的鹹蛋黃讓整體滋味上升了一個級數,這個卻令人一頭霧水。
與調味甘鹹的米粒融合後...不吃肥肉的人就沒有這等口福了。
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
程英便說道:「我家鄉江南的粽子天下馳名,你不說旁的,偏偏要吃粽子。」
便對這湖州豆沙粽留下很深的印象,蔡萬興的豆沙粽米粒清香,
柔滑的豬油紅豆沙餡僅是微甜而不膩,還不錯。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