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le 等級4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21-11-03
![]() 福記燒臘的情報已忘記得自何方,這天利用新北食物探索的機 會前來,抵達時店前滿是排隊人潮。 ![]() ![]() 無論外帶或內用都須先排隊點餐。抄得叉燒炒飯、烤鴨腿和三 寶飯推薦,初訪本想先試炒飯加單切鴨腿,可惜店家說沒有單切鴨 腿,至少需點四分之一鴨,於是作罷(幸好)。 ![]() 店內空間狹小,客人多時要走動都有些困難。此外因座位少又 要點餐後才能入座,有時會出現內用顧客端著餐盤卻找不到空位的 窘境,腦中莫名一直浮現食神中的某幾句台詞。 ![]() ![]() ![]() 店家有免費附湯和飲料,初訪附湯為玉米加骨架烹煮,足味帶 鮮。二訪則為海帶芽豆腐味噌湯,味噌濃淡可,豆腐為板豆腐。 叉燒炒飯 75元 福記招牌飯 100元 ![]() 炒飯鍋氣一般,米飯留點水分而非乾鬆路線。味道重於醬汁鹹 香,叉燒丁口感彈實。其它配料有高麗菜末、青蔥及雞蛋等,不過 蛋香和蔥香都沒炒出。 ![]() ![]() 招牌飯配菜約八種左右可選三道,挑了菜脯蛋、海帶茸和紅燒 豆腐,鹹淡和用油量都在自己可接受範圍。白飯會另以紙碗盛裝並 淋上醬汁,醬汁味淡。 主菜有燒肉、叉燒、油雞及燒鴨,肉質均是乾澀。燒肉無脆皮 無肥處;叉燒全瘦肉,單純蜜汁甜;油雞未入味;燒鴨鴨皮薄無脂 。淋上的油蔥只嚐出蔥味,缺了油鹹香。 除鴨腿未嚐得外,無論是被推薦的叉燒炒飯或招牌飯,個人都 不能體會出色處。然兩次拜訪店前總是大排長龍,我想應該純粹是 喜好差異問題。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3
2021-09-29
![]() 在巷仔內切仔麵用完餐,循小巷走到民生街上時,意外發現筆 記上的橫溪肉圓。儘管肚子已飽足,但想到難得能造訪三峽,還是 決定挑戰胃容量。 ![]() 名片寫早上十點營業,但自己九點多前來已開張。這裡賣的品 項不多,有肉粽、肉圓及兩種湯品(撇開綜合湯不談)。因戰力有 限,僅試較被提及的肉圓和豬血湯。 肉圓 40元 豬血湯 30元 ![]() ![]() ![]() 肉圓強調低油溫加熱,據說這樣的外皮比較Q,然而自己吃來 只覺外皮軟中微彈,不像許多評論都提到「很Q」,甚至Q到變負 評。內餡為鳥蛋和摻了筍丁的紮實豬肉塊。醬料是帶甜的米醬與微 鹹的油膏,重口味者可來點辣醬。 ![]() ![]() 豬血湯最亮眼的部份在於豬血品質,軟嫩無臊。湯頭味淡,韭 菜和酸菜都沒什麼提味效果,即便單吃酸菜都覺得味道太溫和。湯 頭少了自己偏好的紅蔥頭,沙茶也沒有嚐出來(但有食記提及)。 因為味道太淡(或是我太重口味),索性將豬血撈出放置,再 淋上辣椒醬享用,有種一湯兩吃的概念。 整體而言,這裡的肉圓及湯品均與喜好有別。參考相關食記及 店家牆上的媒體報導,和個人感受大相逕庭。不知是店家料理手法 有變,還是純粹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3
2021-09-29
![]() 這天被迫早起,腦海中照例先跑出離家較遠,平日不易接近的 早餐店家,於是來到三峽秀川街上的巷仔內。 店名「巷仔內」倒非噱頭,秀川街確實是條小巷,而店家就位 在兩條小巷的交口處。 ![]() 這裡賣的是麵食及黑白切,黑白切沒有價目表。抄得切仔麵、 紅燒肉及頭殼肉推薦,各要了一份。 切仔麵(小) 35元 紅燒肉+頭殼肉 100元 ![]() 切仔麵用黃油麵,麵條偏軟。配料為韭菜、豆芽菜及些許油蔥 酥,沒有肉臊或是瘦肉片。湯頭稍油,調味不重(但也有食記覺得 湯頭味道很重)。 ![]() ![]() 紅燒肉可選瘦肉為三層肉,個人選後者。外層麵皮微酥不厚, 肥肉無膩,瘦肉紮實,單吃淡淡油香,主要靠帶甜油膏提味。頭殼 肉口感挺好,軟彈有勁。桌上的辣椒鹹辣均具,可來些相佐。 用餐期間店內坐了幾位大嬸,不全是在用餐,多與老闆娘在閒 話家常,還會唱名某某某今天怎麼沒來,十足在地氛圍。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3
2021-09-02
![]() 以前住板橋時並不知道這個店家,反倒是住在外縣市回頭撰寫 板橋食記時,才因板友推文而得知。前次因公休命撲空改訪大吃小 算,這次總算成功訪得。 ![]() 店家的料理品項很簡單:豬排、牛排、鐵板麵及雙拼,想一次 全部解決,那麼來份豬牛雙拼就對了。內用須先點餐結帳取號碼牌 ,但千萬別像我一樣遵照旁邊字板所示,等待叫號入座,因為不會 有人理你,拿到號碼牌就可以到店裡找位置了。牛豬雙拼價格為兩 百一十元,麵條可選通心粉或油麵。 ![]() 店內有免費紅茶提供,沁涼而甜度合宜。台式牛排店慣有的濃 湯倒是沒找著。 ![]() ![]() ![]() 排餐上桌時會附一個空碗。一度以為原來有濃湯只是自己沒發 現,為避免被發現是菜鳥,特地起身觀察鄰桌的空碗功能,才知道 原來是鐵板堆得太滿,為方便客人享用排餐,才放個空碗讓肉排有 空間可以另外挪放。 鐵板麵選了油麵條,彈性一般,近鐵板處略有如鍋巴的焦脆感 。醬料感覺很像黑胡椒醬與蘑菇醬的混搭風,但醬味偏甜,油量很 高。雞蛋上桌時是半熟,介意者請自行拌開。 豬排與牛排都有先醃過,不佐醬單吃也行。兩者都沒什麼肉的 纖維感與肉味,也許在料理前都經過了什麼處理手法,大抵就夜市 牛排會預期的肉質。牛排的筋相對較多,不用刀子切小塊會有些難 咬。 整體而言,印象最好的是紅茶,排餐部份重點在於肉與麵的份 量,品質就是夜市牛排等級。在離開店家時留意四周,發現大仁街 近中正路一帶餐飲店密度之高,著實一級戰區,相信當中應該臥虎 藏龍。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3
2021-08-03
![]() 因媒體介紹而得知下河幫,轉眼情報便拖上兩年,最近總算有 緣一訪。 ![]() 店家有麻辣、紅燒及清燉三種湯頭,搭配牛腱心、牛五花、羊 腩排及豬肥腸四種主料,麵條則有細麵、拉麵和刀削麵三款選擇。 除麵食外,很奇妙地有提供不少港點。麻辣及清燉均抄得推薦,決 定先試較多好評的麻辣款。 ![]() ![]() 入座時店家會端上茶水,很有誠意地用茶壺浸泡再附上杯子, 頗有飯店用餐的錯覺。店內有提供免費冰綠豆湯,甜度舒服。 招牌麻辣牛五花拉麵 140元 魚子蝦燒賣 50元 ![]() 招牌麻辣與一般麻辣的差別在於多了溏心蛋、香菇及鴨血。溏 心蛋熟度稍高,鴨血軟嫩入味,個人覺得與其點招牌,不如點雙紅 (牛腱心加鴨血),價位反而便宜些。裡面放的豆芽是自己比較無 愛的黃豆芽。 拉麵麵條保留些許麵心咬勁。牛五花油香尚可,口感帶嚼勁而 非軟嫩款。湯頭重辣,其次為麻,鹹香一般,整體不是個人喜歡的 麻辣湯頭走向。 ![]() ![]() ![]() 港點似乎需要等候較久,直到拉麵食畢準備去櫃檯退單時才上 桌。燒賣個頭略小,外皮軟薄而肉餡彈實,能明顯吃到蝦肉。提供 的沾醬有點像甜辣醬,自己偏好單吃。 下河幫初訪,除鴨血和綠豆湯外沒有太亮眼處。然而店家生意 興隆,客人甚至常需併桌,想來該是口味差異問題。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