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6-23
91 views
Solo Pasta據說是台中K2小蝸牛上來台北開的店,老闆本身對於義式料理又蠻不同的想法,他認為義大利麵就應該回歸其原本的風味,因此才打出”正統義大利麵”、”相信,真的在乎義大利麵的人”等等驚人標語。衝著這個標語,當然要去看看什麼才是義大利麵!有鑑於正餐索價不斐,我們點的是商業午餐,399+10%商業午餐主要是三種義大利麵,我和朋友各點了一種來嘗試。一開始上來的是南瓜湯,油醋麵包,還有沙拉。南瓜湯味道蠻濃郁的,但個人覺得喝不出什麼驚人之處;油醋麵包和沙拉走的都是道地義式風格:有滿滿的橄欖油XD麵包吃起來有滿滿的橄欖油香,雖然有些不習慣,但既然是異國料理吃起來,臺灣人很習慣反而有些奇怪,對吧?沙拉請原諒我,過了四個月,我真的忘了他的味道了…我點的是銀魚芥蘭苗拿坡里帕克里管麵。它採用臺灣很少出現的4cm大管麵,上面綠色的蔬菜不是芥藍,是青花筍和辣椒,加入銀魚拌炒,提昇整體的海味。整體而言,看起來非~~常的台式,但吃起來完全不一樣!那種味道和口感是我從來沒有吃過的!味道的部份,是有些接近橄欖油炒出來的味道,大管麵則提供了很好的嚼勁,和著銀魚和青花筍一起一口吃進去,是前所未有的體驗。朋友點的
老闆本身對於義式料理又蠻不同的想法,
他認為義大利麵就應該回歸其原本的風味,
因此才打出”正統義大利麵”、
”相信,真的在乎義大利麵的人”等等驚人標語。
衝著這個標語,當然要去看看什麼才是義大利麵!
商業午餐主要是三種義大利麵,
我和朋友各點了一種來嘗試。
一開始上來的是南瓜湯,油醋麵包,還有沙拉。
南瓜湯味道蠻濃郁的,但個人覺得喝不出什麼驚人之處;
油醋麵包和沙拉走的都是道地義式風格:有滿滿的橄欖油XD
麵包吃起來有滿滿的橄欖油香,雖然有些不習慣,
但既然是異國料理吃起來,臺灣人很習慣反而有些奇怪,對吧?
沙拉請原諒我,過了四個月,我真的忘了他的味道了…
它採用臺灣很少出現的4cm大管麵,
上面綠色的蔬菜不是芥藍,是青花筍和辣椒,
加入銀魚拌炒,提昇整體的海味。
整體而言,看起來非~~常的台式,但吃起來完全不一樣!
那種味道和口感是我從來沒有吃過的!
味道的部份,是有些接近橄欖油炒出來的味道,
大管麵則提供了很好的嚼勁,
和著銀魚和青花筍一起一口吃進去,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五大塊貨真價實的鴨胸肉就這樣擺在麵上,看起來超滿足。
這個麵搭配的是一般較粗的麵條,非常有嚼勁。
味道我真的吃到忘記了,只記得是好吃的!
大家可以去試試看,這一道應該很多人可以接受。
我覺得奶酪的口感算是中規中矩的,
但是搭上微酸紅酒櫻桃之後就不太一樣了。
在味道強烈的主餐之後,是一個適合為用餐收尾的甜點。
餐點的部份,義大利麵不外乎就是三個要素:(自以為)
麵、料、義大利麵。
麵的部份,我們吃的大管麵和粗麵口感都很有嚼勁。
料的部份,用料大方、調味精雕細琢(可惡,我寫不出來!)
義大利麵,也就是兩者結合的部分,是這家店獨到之處。
不換麵、不加麵,是這家店的堅持。
如同傳統義大利料理,老闆認為每一種義大利麵、
都有其最佳的醬汁和配料以及份量。
相較坊間不斷將義大利麵的吃法推陳出新,
老闆堅持將最原本的東西做到最好,
什麼樣的麵就該用什麼樣的條理方式去吃出它的口味。
我覺得這樣的態度令人激賞,也是我誠心推薦的理由!
另外,相較於坊間義麵坊的menu裡面,
就是青醬白醬紅醬等等、會有許多濃稠醬汁的口味,
這裡的麵收汁都收的很好,這部份是私心比較喜歡的。
(個人不喜歡吃淋的太濕的義大利麵,又不是湯麵…)
店內用餐環境很高雅,無愧於一般套餐要價600左右的等級;
外場店員服務也很周到,10%服務費給得很放心。
如果預算跟我一樣沒有很足的朋友,可以來吃平日商午;
只要385元,就可以嚐到真實的義大利麵和老闆的用心。
完全無愧於老闆的初衷:相信,真的在乎義大利麵的人。
後續自己有朋友去吃過,也有別的部落客私底下一起跟我討論表示:
這家真的是個會讓人大愛大恨的店啊~
畢竟道地義式口味並不是多是臺灣人習慣的,
所以有很多朋友會覺得並不若想像中美味,
也因此我們收到了一些來自親友或粉絲負評。
但是站在主觀的體驗上,我還是決定推薦這家,
因為我不反對異國料理做在地化調整,但我更認同老闆對於異國料理原味的追求。
因此還是分享給大家囉~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