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2-05
100 瀏覽
來到台南,每每到了晚上總是往人多熱鬧的夜市前去,但其實府城的夜晚,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體會的!就像這篇要和大家介紹的老厝1933,坐落在寧靜的巷中,以老木房改建的造型呈現,再結合台式燒烤的熱鬧氣氛。於懷舊氣息之下享受食物香氣與酒精微醺,別有一番韻味,挺適合三五好友聚餐聚會,感受不一樣的府城之夜。台南的老屋文化在近年是越來越流行了,不論是咖啡館、餐廳、甚至民宿,幾乎都要和老屋搭上關係。一直都很喜歡這樣的老屋翻新,將歲月痕跡保留,成為新時代產物下的珍貴寶藏,也讓身在現代的我們能親身體會那歷史、傳統的風貌。老厝1933便是如此,整間店的建築便是起源于1933年代的三合院,經過翻修與整理,如今成為了熱鬧的夜宵地點。走進老厝1933,好似回到了舊時的純樸生活,在三合院裡,可以見到古舊的木桌木椅、牆壁上所掛著的傳統手繪海報、以及各種散發著濃濃復古味的小物,散落在各處角落。老房並未經過大量的整修,所以依舊能看清歲月刻畫的痕跡。儘管剝落的地磚、斑駁的門牆,看似滄桑,卻擁有濃濃的情感,更讓人開始想像著,自八十多年前以來,有多少人在此地駐足、又有多少記憶被遺留在這裡?走著走著,更發現了牆面上有著好多美食節目
就像這篇要和大家介紹的老厝1933,坐落在寧靜的巷中,以老木房改建的造型呈現,再結合台式燒烤的熱鬧氣氛。
於懷舊氣息之下享受食物香氣與酒精微醺,別有一番韻味,挺適合三五好友聚餐聚會,感受不一樣的府城之夜。
一直都很喜歡這樣的老屋翻新,將歲月痕跡保留,成為新時代產物下的珍貴寶藏,也讓身在現代的我們能親身體會那歷史、傳統的風貌。
老厝1933便是如此,整間店的建築便是起源于1933年代的三合院,經過翻修與整理,如今成為了熱鬧的夜宵地點。
在三合院裡,可以見到古舊的木桌木椅、牆壁上所掛著的傳統手繪海報、以及各種散發著濃濃復古味的小物,散落在各處角落。
儘管剝落的地磚、斑駁的門牆,看似滄桑,卻擁有濃濃的情感,
更讓人開始想像著,自八十多年前以來,有多少人在此地駐足、又有多少記憶被遺留在這裡?走著走著,更發現了牆面上有著好多美食節目的簽名,前來之前還不曉得原來老厝1933已是如此俱有人氣的小店!
顧名思義便是培根將蝦仁卷起的串燒,一般我們常見到培根與番茄、金針菇做搭配,這次在老厝吃到卷蝦仁的培根感覺還挺特別!
雖然蝦仁的味道沒有很突出,但培根烤的還蠻多汁好吃。
挺家常的一道烤物,就像是每年中秋節一定會出現在烤肉爐上的烤青椒一樣!味道也不錯。
骰子牛口感偏硬一些,有兩種口味可以選擇,我還蠻喜歡孜然口味的香氣,讓牛肉的味道更突出了些。
雞肉串肉質較像雞胸肉、偏乾膩,且份量蠻小的所以感覺普通。
沒有吃到蛋黃的味道,但是這道黑輪烤的還蠻好吃的,很香很脆,裏頭QQ軟軟的!
拌著豬油與蛋黃的米飯變得又香又滑嫩,雖然是很簡單的料理,但是味道挺不錯的!
肥腸烤的外脆內嫩,味道也不錯,只是覺得份量挺少的,這樣價格貴了點。
鹹豬肉味道不會過鹹,單吃或是沾醬汁吃都蠻不錯,最推薦的吃法是配著啤酒品嚐!
魚肉挺新鮮,淋上檸檬汁享用很好吃!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