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0
0
等級4
客人城地址:宜蘭縣羅東鎮北成路二段219巷53號 電話:(03)961-3613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價位:$420+10%/1人早就慕名客人城的無菜單料理已久,趁著這回來宜蘭趕緊排進午餐計畫,不走宜蘭最常見的澎派海鮮路線,客人城靠著樸實的台式懷舊美食抓住饕客的心,意外的卻讓那份手作的好味道,遲遲在味蕾記憶裡縈繞不去......無怪乎身邊拜訪過客人城的朋友總是毫不吝於推崇和讚揚這裡的美味,吃多了豪氣如宴客料理的無菜單,客人城結合藝術的精緻餐點令我眼睛一亮,在品嘗每一道佳餚的當下,我們的喜悅和感動也隨之增加,真的,用不用心一吃就知道。紅磚砌成的屋子門前有個大爐炤,上頭還蒸著今天的中餐,可不只是擺著好看而已,牆邊堆高的木柴是升火專用,在以林業為主的羅東,木材資源從不缺乏,這裡有50%以上的料理都是靠柴燒,回歸傳統的做法,讓我們懷念起家鄉的味道,想起斗六老家也有一口灶,每逢年節回去,蹲在爐邊燒柴看著火花跳呀跳的也是一種美好。照片看起來雖然是空景,但週末假日其實是客朋滿座,尤其銜接的長桌長凳,像是一家子聚在一起吃飯,從裡到外是風格一致的中式復古調調,店裡頭不時
更多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客人城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北成路二段219巷53號

電話:(03)961-3613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價位:$420+10%/1人


早就慕名客人城的無菜單料理已久,趁著這回來宜蘭趕緊排進午餐計畫,

不走宜蘭最常見的澎派海鮮路線,客人城靠著樸實的台式懷舊美食抓住饕客的心,

意外的卻讓那份手作的好味道,遲遲在味蕾記憶裡縈繞不去......

無怪乎身邊拜訪過客人城的朋友總是毫不吝於推崇和讚揚這裡的美味,

吃多了豪氣如宴客料理的無菜單,客人城結合藝術的精緻餐點令我眼睛一亮,

在品嘗每一道佳餚的當下,我們的喜悅和感動也隨之增加,真的,用不用心一吃就知道。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紅磚砌成的屋子門前有個大爐炤,上頭還蒸著今天的中餐,可不只是擺著好看而已,

牆邊堆高的木柴是升火專用,在以林業為主的羅東,木材資源從不缺乏,

這裡有50%以上的料理都是靠柴燒,回歸傳統的做法,讓我們懷念起家鄉的味道,

想起斗六老家也有一口灶,每逢年節回去,蹲在爐邊燒柴看著火花跳呀跳的也是一種美好。
1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照片看起來雖然是空景,但週末假日其實是客朋滿座,尤其銜接的長桌長凳,

像是一家子聚在一起吃飯,從裡到外是風格一致的中式復古調調,

店裡頭不時輪播著寶島曼波、捉泥鰍、快樂的出帆這類懷舊歌曲,

很搭客人城的氣氛,也令我們不禁會心一笑。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店主人陳大哥是藝術工作者,擅長陶藝和書法,店裡頭的杯盤餐具也多出自他手,

明明最不想碰的就是餐飲業,卻偏偏踏上這條不歸路,把母親從小傳承的手藝,

在客人城繼續傳承下去,據說,這裡是宜蘭第一間提供無菜單料理服務的餐廳,

並且擁有自己的菜園,料理中的食材亦多使用自家種植的有機蔬菜,

讓越來越重視養身保健的現代人,也能吃的既安心又美味。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兩落木頭櫃上錯置著瓶瓶罐罐,這些可是自醃醬菜,絕對是下飯好物。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我們早早就訂好了位,從民宿退了房後扛著大包小包行李前來,

竹簾間夾的方桌是我們的特約席,2人坐4人大位,空位都讓行李安身,

擺明著就是觀光客來著,和在場熟門熟路的熟客們完全不一樣。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桌上鋪了張粉紅色的桌紙,2人份餐具一絲不苟的整齊擺放,

更特別的是陳大哥為每張桌都挑選了不同的花布裝飾,真覺得和陳大哥心有靈犀,

我一直很喜愛客家花布上盛開的喜氣牡丹,這花色經常隨處可見,亦有多種配色,

但其中我特別中意藍底桃花,此話一出同行人Ju yu馬上表示贊同,看來大家都是有志一同。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可能因為我們用餐的時間是中午,因此燭臺並沒有被點亮,但器皿看得出手作痕跡,

即使只是擺著都好看,不曉得晚餐時間是否就派上用場了。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乍看之下是顆硬梆梆的石頭,要不是因為早看過網路上的人們分享,大概連我也會被騙到,

其實它翻過來是個茶杯,妙吧,渾圓的杯底站的可穩了,不用說,當然也是店主人的傑作。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吃台菜自然要配好茶,特選梨山烏龍茶總覺得像是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和問候,

偶爾見陳大哥穿梭在席間,不時和各桌閒話家常,比起餐廳老闆和顧客的關係,

有朋自遠方來的親切感更為貼切,或許,這就是之所以為「客人城」的緣故吧。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看見兩個小圓甕封口裹著紅布很令人好奇,也不曉得到底可不可以動手,

陳大哥就自己幫我們拆了包裝,原來裡頭的秘密就是自家醃的冬菜,

有醍醐味,湊近一陣香氣馬上撲鼻而來,客人喜歡,店內的庫存都賣光了,

忽然間眼前的冬菜變得很珍貴....「吃吃看,這我們從小吃到大的。」陳大哥鼓吹,

充滿著古早味的醃漬冬菜,是餐桌上的最佳配角。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花生豆腐+筊白筍+紫蘇梅醃南瓜

說起來也很巧,行前和Ju yu聊起宜蘭無菜單料理,她還正嚷著好想吃花生豆腐,

沒想到客人城像是Ju yu肚子裡的蛔蟲,首盤就端出花生豆腐,把我們給嚇了一跳,

三道小點吃法順序由左至右,花生豆腐底層鋪上玫瑰鹽提味,略帶點鹹和濃郁花生香,

綿密口感確實表現不俗又有層次,也讓我對花生豆腐的印象大為改觀;

中間的切塊筊白筍用上家人自製的醬油醃漬,清甜爽脆簡單樸實好味道;

最右盤紫蘇梅醃南瓜讓一向對南瓜沒什麼好感的我加分許多,酸甜滋味像吃蜜餞零嘴,

這打頭陣的開胃小點令我們驚喜不已,沒有可以用來說嘴的昂貴食材,

但每一份精緻都是細心思量的搭配,以最襯托食物本身的方式來凸顯美味。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生菜沙拉

不再是一貫的和風蔬果沙拉,後面菜園種的高麗菜葉新鮮可口,吃起來很清爽,

上頭擺上少許自製高麗菜乾,忽然間原本的平淡就變得有意思了起來。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紅麴肉+手工古早味香腸

紅麴是時下養生食補聖品,尤其在宜蘭各處常可見用於傳統美食、小吃上,

這裡的紅麴肉做的很好,我覺得連牙口不好的老人家也能吃,

手工製作的古早味香腸當然也有別於市面上添加過度添加物的紅香腸,

褐色腸衣和一吃就掉進懷舊時光機的古早味,連我和Ju yu兩個不愛豬肉的人都被折服,

再加上薄可透光的切片小黃瓜,輕鬆就幫洋溢著紅麴香的嘴重新進行了一次洗禮,

就不用再說這精美的擺盤有多引人入勝,活脫就是一件藝術品了。
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高麗菜

油潤的炒高麗菜很單純,但就是我喜歡的那一味,想不到更好的詞來形容了.....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豬油飯

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是這碗豬油飯,到現在還令我回味無窮,明明早餐還在肚子裡沒消化,

但這豬油飯竟然好吃到讓我忍不住嗑了兩碗,而且只要你吃的下,愛吃幾碗就吃幾碗,

完全自助式,想貪心多澆點醬汁也無妨,最讓我們驚訝的是,這醬汁裡竟然完全沒有肉,

除了豬油本身是葷的之外,裡頭看似肉末的居然全是醃製的菜干!要不是陳大哥提點,

我們還後知後覺,絲毫沒有料想到豬油飯裡居然會沒有豬肉末,實在是不可思議,

米飯煮的也好,搭配豬油醬汁簡直就是天衣無縫,是一種會讓人再三想念的味道。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柴燒蒸蛋

滑嫩的蒸蛋上有菜脯妝點下有細碎筍干,口感很細緻,蛋香也溫醇,

可惜涼得很快,相較起來更喜歡剛出爐的燙口蒸蛋,吃到溫溫的蒸蛋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梅子酒

接著端上釀製了2、3年的梅子酒解膩,來個中場休息,這梅子酒真是酸得過癮,

才一小口而已,我就酸到鼻子眼睛都皺在一起,Ju yu光在旁邊笑我的窘樣就樂開懷,

看來我還真是不耐酸,不過酸歸酸,這梅子酒真的是有層次,值得細細品味。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冬瓜肉

「冬瓜在哪裡?」Ju yu馬上發問了個好問題,我們東瞧西瞧都看不見冬瓜的蹤影,

「冬瓜已經和肉和在一起囉。」陳大嫂終於幫我們解惑,但這似乎也顯得我們很無知,

很喜歡這道一口就能解決的香菇襯冬瓜肉,搭配爽口的蘆筍和鮮甜湯汁,

清清淡淡的就能劃下痕跡,沒有負擔的好吃。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地瓜年糕+金桔槽餅

宜蘭有三寶,槽餅和糕渣並列其二,傳說糕渣是象徵著宜蘭人的個性外冷內熱,

但因為傳統糕渣的作法是使用高湯和太白粉等不健康的材料,因此陳大哥特別改良,

用地瓜年糕取代傳統糕渣,炸的酥脆的表皮內是熱呼呼的地瓜年糕,好吃的緊又不油不膩,

且金桔為宜蘭特產,咀嚼著槽餅也有金桔香散發,真的很討喜。
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菜脯排骨湯

老菜脯熬成的排骨湯,光用看的就覺得很補,湯色雖然深喝起來卻很清,絕無人工味精,

軟爛的蘿蔔和排骨輕鬆就能用筷子分開,陳年菜脯的滋味精華也融入湯頭裡。
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紅豆紫米粥

飯後收尾甜點是我最愛的紫米粥,濃郁又不甜得過份,實在是美好作結,

這一餐下來,我興奮得不得了,在吃過那麼多宜蘭無菜單料理,歷經了那麼多視覺饗宴,

就在已經覺得無菜單不過爾爾,好吃、但是大同小異的時候,

客人城的美食又帶我到另一個境界,我本來以為,沒有豪華海鮮撐場,

無菜單料理可以發揮的是有限的,卻沒有想到這個想法會被顛覆,

原來就在我們追求創意、豪邁,會留在心裡的可能是最原始樸實的那些,

只有用心會被看見,我非常喜歡客人城,已經迫不急待下次見面了。
(以上食記乃用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CP值
用餐日期
2012-10-24
用餐方式
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