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5-28
405 瀏覽
前幾天去了淡水一趟,看見先前完工的一大片人造草地,就想到很多事情,除了一間淡水很有特色的餐廳漏掉介紹之外,還要先碎碎念一下淡水這一次的「環境綠化」。去年五月的時候,淡水水邊一大片空間都在施工,當時看見很多白鷺鷥站在怪手上面的模樣覺得頗辛酸,但如果是一些很重要的工程設施能怎麼辦呢?等到完工之後,去到淡水看到做出來的成果還真是超級傻眼... 一整個很心痛很大一片,好一個綠化工程... 填掉了一大片的河口生態,做出了一個讓人遛狗時給狗上廁所的地方,淡水這邊已經沒有以前那樣都是白鷺鷥在沙洲覓食抓河口生物的景象了。那天正好傍晚有人在拍婚紗,前幾天早上在這邊倒是也發生了不少故事 回到介紹餐廳這一個主題~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間可以在古蹟裡面用餐的餐廳「紅樓」,以前聽過這棟建築,可是沒看到過,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在高處所以逛老街不會看見。還算要爬滿多階梯才會抵達的,要從一間叫做「德裕魚丸」的店旁邊小巷子上去有點不好意思的是,當時相機還未給他裝上廣角鏡頭,所以在拍攝上比較無法像現在這樣子一張展現出整個大範圍樣貌(這也是很多先前的東西就沒拿來發文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我當時拍照並沒有去調整白平衡,很多
很大一片,好一個綠化工程... 填掉了一大片的河口生態,做出了一個讓人遛狗時給狗上廁所的地方,淡水這邊已經沒有以前那樣都是白鷺鷥在沙洲覓食抓河口生物的景象了。
這邊也來介紹一下紅樓的建築特色,此篇部分資料參考紅樓官方網頁
一、陽台殖民地樣式住宅:
Bungalow﹞此一類型的建築物再近代的殖民歷史中,出現的許多被殖民的港口城市。陽台做法主要是解決亞熱帶地方夏日強烈陽光與多雷雨的氣候問題,而成為此類型建築物的特色。
三面連續的拱圈迴廊直接成為紅樓的立面表現。上下分開二層,等距分佈的磚拱圈與方柱,加上線腳處理,使得整棟建築散發優雅的氣質。之外,從室內空間望外,拱圈成為景觀剪影的畫框,特別是東側迴廊,正好成為眺望觀音山與淡水河的最好畫面。 花崗岩臺基將整棟建築襯托起來,散發優雅的氣質。底下有通風孔留設,以防止潮濕。
平面空間雖然已經改變,但是仍可以看到舊有的形制。不同於洋樓置於中央位置的門廳,淡水紅樓的入口式中式大廳,大廳隔屏後側有餐廳,旁側樓梯通到二樓。大廳二側為室,服務空間﹝廚房與廁所﹞集中在後陽台週邊。二樓廳室可以與迴廊連通,是重要的休閒空間。
四、內石造、外磚牆的構法:
淡水紅樓建築的基本構成簡單分為,內圈為開口較少的磚石構造,外圈則是相對輕盈的拱圈構造,塑造出多層次的空間經驗。在整體的外牆立面構成上近似淡水英國領事館官邸,為全紅磚拱圈,拱圈與方柱,線腳加上綠釉花瓶﹝取保佑平安之意﹞欄杆,兩相對比,更顯生動。最特別的是一樓迴廊內側的房間外牆全為唭哩岸石堆砌而成,砌功樸實大方,是同期洋樓建築所少見,而是陽明山系石造民宅建築的地方特色。
其實這邊的餐點價格我覺得不算便宜,不過嘗試看看在這樣的古蹟吃飯也是不錯的體驗,而菜的味道也挺不錯的。我會比較建議晚上來,因為燈光的關係,建築物本身在晚上看起來美多了。也可以考慮看看樓上的西餐,我是沒吃過,不過看官網上的菜單,價位還算中偏上,因為是算一份一份個人量的,所以不至於像中餐點個幾菜一湯就很高價。
淡水紅樓中餐廳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二巷六號 時間:AM11:00~PM10:00 (全年無休)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