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5-01-15
0 瀏覽
原本興趣不大的一家餐廳,這次一試~大概可以理解為何後來蠻多好評,先是食材烹調的基本功,熟度、香氣、口感沒遇到什麼奇怪的,至少好球帶邊緣,這樣就有一定的美味度,而調味的基底以及食材選用、之間組合搭配還蠻跳的,充分感受無國界,本來聽每道菜的內容介紹時,會小小擔憂~~😂但chef對味道的掌控覺得是有天份。使用的元素少重複性也不像追逐流行吧,在數種調味基底和食材碰撞之下,層次感與平衡感都不錯,且大多直覺易懂的好吃(沒有一直繞彎彎),也無那種"過於使力"或是"硬要合體"的fu。(第一道軟絲,用腰果奶油、柚子胡椒、山椒葉這樣的組合,想不到腰果的油潤並沒有蓋過軟絲的風采,而是堆疊了上去)鬆餅、馬糞海膽、Serrano火腿,聽到友人說餅似乎有調整成比上次更酥的口感,這樣一想,應是比原本呈現的對比性更好,冷熱甜鹹酥潤北海道鱈魚白子、甜豆仁茗荷絲、百里香油與青蔥醬,把鱈魚白子做這樣的發揮還算可預期,溫潤之味,灑上現烤陳皮提香倒是一妙著花枝薄切偽裝成河粉,鮮味充足、軟脆適中,上頭灑了七味粉,底下是焦化胡蘿蔔的高湯底以及芝麻油和炒豆苗,一道呈現出亞洲米麵食的印象,如船麵河粉般,好吃焦化奶油、榛果..sauce
[照片記錄]
原本興趣不大的一家餐廳,這次一試~大概可以理解為何後來蠻多好評,先是食材烹調的基本功,
熟度、香氣、口感沒遇到什麼奇怪的,至少好球帶邊緣,這樣就有一定的美味度,
而調味的基底以及食材選用、之間組合搭配還蠻跳的,充分感受無國界,
本來聽每道菜的內容介紹時,會小小擔憂~~😂但chef對味道的掌控覺得是有天份。
且大多直覺易懂的好吃(沒有一直繞彎彎),也無那種"過於使力"或是"硬要合體"的fu。
最後盜用一下朋友做的無酒精pairing筆記:
第一杯杜松子、通寧水,出來是好喝的Aesop
第二杯芹菜汁喝出楊桃汁的感覺加上藥膳排骨的尾韻
第三杯用南非國寶茶、咖啡油做Americano調酒概念,有肌樂+感冒糖漿的感覺
第四杯招牌無酒精紅酒,風格是好喝的甜菜根汁
最後一杯好喝,黃金葡萄乾+青蘋果+桂花+蜂蜜,有做出好的貴腐甜酒的層次,但配上有紫蘇花的前甜點,就變成"波蜜"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