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尼 等級4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24-11-17
![]() 去逛東市場和買苜見‧好吃不胖苜蓿芽捲時,就看到中正腸粉正要新開幕 蠻喜歡吃腸粉的我就決定說要找天來試試看 然後就各種(有人排隊、當下想吃別的、今天天氣不好)大小理由而一直拖、一直延... 總之,今天就是那麼天時地利人和,我終於來吃啦 餐廳名稱:中正腸粉(嘉義市東區中正路246號) 營業資訊:0972980384 7:00-18:30 餐點介紹:腸粉/灌餅/甜點/甜湯 ![]() 開幕至今一直都這麼簡單的店面,菜單甚至還是麥克筆寫在紅紙上 老闆本人應該就是中國人,說話大喇喇地 對自家腸粉和灌餅讚不絕口,待客也熱情且阿莎力 ![]() 門口的煎台正煎著別的人客點的灌餅 灌餅是一塊麵粉煎烤到定型,然後在上方開個小洞,將打散的雞蛋液從上灌入餅中,是源於河南信陽的小吃 還會搭配少許青菜,感覺跟蔥油餅加蛋或蛋餅的組成大致雷同 ![]() 煎台旁邊的蒸箱預熱完成後,老闆抽出鐵架,並澆上一勺粉漿、搖勻,然後倒半杯蛋液(一杯蛋液=一顆蛋+水) 將兩層鐵架都淋上粉漿和蛋液後,依序放回蒸箱後,再添入青菜、豆芽菜 ![]() 約半分鐘不到,粉漿就熟了! 老闆便將鐵架抽出,以刮板將固化的粉漿推起成堆,然後切半並鏟到盤中 ![]() 點綴小黃瓜、辣椒、蒜片和蔥花,最後淋上醬汁 老闆淋完醬汁後,才說還有另一種會酸酸甜甜的醬汁(為何不早說🫠) (客串演出: Na哥) ![]() 腸粉雪白細緻,儘管沒太多湯水(醬汁沒有太多),腸粉間不太會彼此沾黏,好一條一條夾起與分段 應證老闆自豪的說:「咱的腸粉,ㄟ,不黏!」 ![]() 不會薄到易糊爛難夾;也不會厚到感覺滿嘴盡是腸粉平淡麵味 辣椒醬有辣椒香氣,隨後有股溫辣感充斥在口腔中 蔥花和碎蒜頭都是少少點綴,不太有提味效果;若是有更細碎的蒜末的話我覺得會更棒 ![]() 喝起來微甜且有淡雅的桂圓香;整杯都是滿滿的白木耳,滑順、不糊爛但也沒有脆得還要嚼,可以不用咀嚼直接喝掉 嘉義縣市旅遊資訊可參考 KLOOK客路 嘉義縣市旅遊活動 kkday 嘉義縣市自由行推薦 ezTravel易遊網 嘉義市住宿 中正腸粉 菜單(拍攝日期:2024.09) ![]() 另加肉類、玉米、起司等則再加價 其他芋泥奶磚)和甜湯(酒槽湯圓) 以上。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5 衛生 4 CP值 4
2024-11-14
![]() 只需要泡熱水或微波覆熱,五分鐘內就能端出香噴噴的米飯料理 不論是零廚藝(例如:我)、租屋不便開火(我)、講求快速方便(我),或習慣囤備長期糧食(還是我!!)都適合 本篇就來分享Hoya弘陽食品「泰式塔香植物青檸飯」和「南洋叻沙風味咖哩」這兩款常溫素食飯包吧 HOYA弘陽生技【常溫飯包】系列 1996年創立的弘陽生技,主在研發製造素食食品 以非基改大豆製作出多樣的素肉,並應用於素水餃、植物肉乾、素肉燥、滷味等常溫或冷凍食品 今(2024)年則推出主打方便保存、加熱即食、外出露營或作緊急備糧均合適的常溫飯包系列 目前有四款口味:台式黑金滷肉飯、泰式塔香植物青檸飯、南洋叻沙風味咖哩、川味水煮植物牛肉飯 使用台梗九號米、無添加人工味精與防腐劑,且均為全(純)素可食 ![]() 商品規格:熱量 535 kcal/ 330 g(米飯包180 g+調理包150 g) 注意事項:※全素食;※過敏原:豆、麩質、堅果 產地/製作廠商:台灣/弘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賞味:常溫18個月 商品名稱:Hoya弘陽生技【常溫飯包】泰式塔香植物青檸飯 原價NT 129 商品規格:熱量 461 kcal/ 330 g(米飯包180 g+調理包150 g) 注意事項:※全素食;※過敏原:豆、麩質、堅果 產地/製作廠商:台灣/弘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建議加熱方式】 米飯包:將包裝袋撕開一角再微波1-2 min 調理包:直接整包沸水加熱3-5 min,或是倒出來微波1-2 min ![]() 內容都是一包透明袋的米飯包(180 g)和一包鋁箔調理包(150 g,包含固形物75 g) 米飯包和調理包內容物都是已經熟的,僅需覆熱就能食用了 啊不建議口感的話,直接拆就吃也是...可以啦 但我還是乖乖遵照外盒的加熱方式吧 ![]() 「南洋叻沙風味咖哩」調理包以熱水浸泡、「泰式塔香植物肉燥」調理包則先倒進玻璃碗再微波 米飯包則是私一個小開口後直接微波 ![]() 南洋叻沙風味咖哩調理包我是跟飯分開放,因為我偏是咖哩「不拌派」;泰式塔香植物青檸飯調理包則是直接澆淋在米飯上 ![]() 整糰米飯經微波加熱後表面略有被蒸氣燜到而糊化,但大多米粒略有黏性又粒粒分明,口感有彈性;尤其稍放涼後更有彈性咬勁,我更喜歡 泰式塔香植物肉燥一入口就是有股醬甜與清新檸檬香氣,隨後慢慢浮現綠辣椒溫和的辣感;檸檬酸香維持不久,後來主要就是嚐到醬油、素蠔油、味霖等調味醬的鹹鮮與甜味以及隱約綿延的溫辣 植物肉燥看起來真的很像豬瘦肉燥,但口感不向瘦肉的精實而是軟Q軟Q的,剛開始我直覺有些反感(因為我很討厭QQ的肥肉,吃到類似口感就會警鈴大作),後來安慰自己這是大豆蛋白做的素肉,也就慢慢習慣了;此外,素肉燥中摻有看起來真的超像肥肉的白色塊狀物則是「蘋果丁」,非常軟嫩、入口即化 ![]() 雖然都是大豆蛋白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但兩款調理包的植物肉口感質地明顯有不同 不同於「泰式塔香植物肉燥」的密實且軟Q,「南洋叻沙風味咖哩」的植物肉排則很像麵輪或豆包,有薄層狀和很多孔洞,所以能吸附滿滿的醬汁,咬下時還會有爆漿口感 成分表也的確能看到兩種植物肉的原料略有差別,「南洋叻沙風味咖哩」植物肉成分多了高筋麵粉和糙米粉 南洋叻沙風味咖哩呈深黃色,上層有浮一層紅油;有撲鼻的咖哩和椰漿香氣與比「泰式塔香植物肉燥」更強烈一點的熱辣感(讓我有點流鼻水但不需要喝水) 有濃郁細綿的砂感,卻不會讓人有喉嚨卡到沙、癢癢的不適感 總結整理,米飯比我預期的更有口感,我喜歡 調味我喜歡「泰式塔香植物肉燥」的清新與甜鹹交融的滋味 「南洋叻沙風味咖哩」辛香料給味蕾很馥郁的刺激,但相對比較油且辣,對我來說容易膩 以上。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3
2024-11-13
![]() 不過當時還在師大路的另一側比較幽靜的區域,起初我沒有導航、直接憑印象去,結果當然是撲空了 上回是吃墨西哥捲餅,久違數年再訪,就來試試看各種類型的玉米餅(塔可)吧! 餐廳名稱:Macho Tacos 瑪丘墨式餅舖-師大店(台北市大安區師大路93巷1號) 營業資訊:02-23637518 週日至四11:30-21:00;週五六11:30-22:00 分店資訊: ▪ 延吉店(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6巷3號) 餐點介紹:玉米餅/沙拉/蓋飯/捲餅/薄餅/薯條/玉米片/配菜/套餐/飲料 ![]() 搬遷後的店面位在師大路和師大路93巷口 (客串演出: J哥、Na哥) ![]() 門面有一排吧台座、櫃台旁則是四人或多人桌位,部分桌位旁邊有插座 比較吸睛的就是後方沙發座上的可樂娜啤酒瓶組成的吊燈 Macho Tacos 瑪丘墨式餅舖-師大店 菜單(拍攝日期:2024.11) ![]() 客製化選項有很多「不要○○」(酪梨醬、黑豆、莎莎醬、……)可以複選,但可能那個餐點本來就沒有加○○,所以就算不勾,也會發現拿到的餐點「依舊」沒有該食材。 ![]() 因為我在「 #孤獨的潤餅獵人旅行中 」,白天已經吃了不少捲,稍後還要有吃潤餅形成,所以也就點個份量較少的玉米餅塔可就好囉 不過上桌的三份玉米餅,不僅是真的份量少,還是比我預期的還要少... 在北部吃潤餅時都不覺得南北物價差異,甚至還覺得北部還略便宜;不過墨西哥料理倒是真的能見識到北部的消費水平 ![]() 內容:酥脆玉米餅、豆腐、美生菜(?)、起司絲、莎莎醬、小辣醬(另附) 客製化:小辣(Green)、起司絲減半 可能因為是酥脆餅皮,所以店員把小辣的醬汁額外放,橘色醬汁的確有辣椒的香味但完全不辣,還有洋蔥、香菜和多種其他香料,還有摻雜一些粗絲纖維,清爽且味道我喜歡 酥脆玉米餅殼應該就是現成的、非自家製作,在其他墨西哥餐廳(EX:嘉義太保 塔可盒子 TACO BOX )有吃過外觀跟味道一模一樣的脆殼玉米塔可餅。從底依序鋪上豆腐、起司絲、美生菜和莎莎醬。莎莎醬是有看得到番茄丁和洋蔥丁等的Pico de gallo,不是整坨醬糊的,調味也就是檸檬和胡椒的淡淡酸香,很常見的口味,也完全不辣;豆腐是切成邊長約1 cm的小方塊,撒上椒鹽調味,不會很鹹,口感Q到有點像是豆製品的素肉;紙本菜單上註明塔可內容有美生菜(Lettuce/結球萵苣),但我覺得這白又厚的菜絲根本是高麗菜 ![]() 內容:手工軟玉米餅、牛排、香菜洋蔥、莎莎醬、大辣醬 客製化:大辣(Red) 汁很多,會滴汁並把玉米餅沾濕,但玉米餅夠厚不會破。香軟餅皮玉米餅就是店家自製的,面積比酥脆玉米餅小,大概是四寸大小,有厚度、偏硬並有咬勁,有淡淡的玉米味。全熟牛排切塊,有一些有帶筋,口感略有咬勁,乾但不澀,重點是牛味超重,類似牛肉乾(但沒那麼重調味跟鹹)搭配的大辣應該就是墨西哥辣椒,一入口都沒事,三秒後辣勁就會浮現,讓嘴周和喉嚨熱熱的,持續不到一分鐘就會消散,是辣但我還能承受的等級 ![]() 內容:手工軟玉米餅、酥炸魚肉條、高麗菜、香菜洋蔥、特製美乃滋醬 菜單上的魚肉塔可就直接註明是搭配高麗菜(Cabbage)而非美生菜(Lettuce)。炸魚肉條外層麵衣非常酥脆,咬下去的口感很療癒,但魚肉本身有點土味;搭配的特製美乃滋甜中略帶點鹹味,質地濃厚 以上。 評分: 味道 3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4 CP值 3
2024-11-11
![]() 那芋圓控們中,又有多少比例的人是喜歡「大」芋圓呢? 之前意外看到網路介紹西門町「王福芋圓」有五倍大芋圓,便收藏到待吃清單 11月初在雙北的潤餅獵人之旅,順道去見識五倍大芋圓是有多大? 嗯,真的有夠大,比五倍還要大 (⊙ꇴ⊙)!!!! 餐廳名稱:王福芋圓(台北市萬華區峨眉街5-2號) 營業資訊:0903709843 14:00-22:00 餐點介紹:黑糖甜湯/黑糖冰沙/豆花/古早味仙草 我自認為是個芋頭控,喜歡芋頭本尊,儘管他在火鍋中備受爭議,我也是愛著的 但對於芋頭甜鹹食,就是要看種類,暫不贅述 個人對於芋圓也是有條件性的喜歡,不僅得要有芋頭味,也必須夠有嚼勁 所以手搖飲料店可見的小芋圓我沒興趣;至於刻意做大的芋圓,可就相當吸引我啦(跟對餛飩一樣,越大越愛) 印象過去吃過稱得上大芋圓的有通化街夜市「九份芋圓」,以及台南國華街一帶的「芋圓大大」,是我目前吃過最大的芋圓 之前看到網友的短片介紹王福芋圓,目測比芋圓大大更大一些,就是成為我想親自嚐嚐的契機啦 ![]() 位於西門町步行區,就在著名小吃阿宗麵線的對面 店面小小的,前面有兩張內用的桌子 (客串演出: J哥、Na哥) ![]() 店面前的冷藏櫃擺放仙草、糖漿和多種配料 其中我留意到的就是蜜芋頭,每塊都好大一塊啊 王福芋圓 菜單(拍攝日期:2024.11) ![]() 另一面則是自己任選搭配,先選湯底(黑糖甜湯、豆花、仙草)、選冰熱(加冰沙、去冰、加檸檬汁/薑汁),最後選配料 每款湯底會有配料份量上限(4或5種),不是說可以瘋狂加料啦 畢竟我目標就是「五倍大芋圓」,所以得用自己選搭 配料就只選芋圓和五倍大芋圓,讓兩種規格的芋圓作口味、口感和大小比較 ![]() 仙草口感既不像果凍也不像嫩仙草那麼軟,而是類似七分仙草凍跟三分嫩仙草混合體,有天然仙草的清香與淡淡回甘甜韻 糖水約3-5分糖甜度,沁甜不膩 ![]() 正常雙色芋圓直徑約1.5 cm,口感則是內外一致的紮實帶點咬勁;芋圓有些非常細小的芋頭塊,芋頭香明顯;黃色地瓜圓則是均質光滑,味道就是黃地瓜的甜味 ![]() 什麼五倍大?隨便一估也有個10-15倍大吧!! 這是否也屬於廣告不實啦 ![]() 「五倍大地瓜圓」跟正常地瓜圓的外觀和口感有八九成類似,一二成差異在Q度和彈性約正常大小的70%,且中央區域還是會溫溫的,但整體還是就是顆被放大燈照到的地瓜圓;「五倍大芋頭圓」外觀和口感則是與正常芋圓有明顯差別,可能是配方比例不同(例如:樹薯粉比例少),且細小芋頭顆粒更密集,所以表面看起來比較粗糙,口感很像粿,更軟濡、不Q、沒有咬勁。此外,更多的芋頭顆粒讓粒粒口感更加明顯且天然的芋頭味也更重,整體像是芋圓和芋泥的混合體。 ![]() 但明明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芋圓和地瓜圓,為什麼我卻有一股似曾相似、曾經吃過的感覺呢? ......啊,原來是我已經把他們當成是芋粿巧和南瓜粿了呀(ˊˇˋ) 整體來說,五倍大芋圓不僅視覺衝擊(體積)超出預期,芋頭味道也很濃郁且好吃,芋頭控的食慾有被滿足到 有特色,可以推薦 以上。 評分: 味道 5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4
2024-11-02 (屬於相關食記)
![]() 有多種現烤三明治及飲品,三明治不論甜、鹹、素食通通有 次第N訪則就是為了這要一、兩天才上市的「皮蛋辣醬肉鬆」!! 餐廳名稱:懶的想早餐(嘉義市東區公明路286號) 營業資訊:0965385187 週二至日6:20-11:00;週一休;不定休 餐點介紹:鹹的/甜的/素的/季節限定/經典飲品 ![]() 白配黃的攤車給人乾淨又有朝氣的感覺 附近知名嘉義美食有北迴水晶餃、劉里長火雞肉飯,還有很多小吃 (客串演出: J哥) ![]() 攤位後方的空間有沙發座、長板凳可以內用 其實不久前才去吃當時新品,也就是香菜加爆的「香菜酥蛋三明治」 當天就跟老闆說:「若是這香菜再配個皮蛋應該也會超好吃的吧...而且還要加點辣!」 不知道是不是老闆應允我的許願,或是老闆自己也是個皮蛋控,過了一兩週後,皮蛋真的上市啦!! 老闆透露自己其實很愛吃辣,原本想用更嗆辣的小辣椒來拌皮蛋醬,後來考量到大眾接受度,才改為不那麼辣的大辣椒。 說不定,這攤車後方的小冰箱內就藏著一罐老闆獨享的勁辣皮蛋辣醬呢(笑) ![]() 是老闆自製皮蛋辣醬,以皮蛋、大辣椒、蒜頭、香菜等食材攪拌後冷藏保存。點餐後才會舀一球在玉子燒鑄鐵鍋上與油拌炒一下。抹上奶油後烤好的吐司片,鋪上超多海苔肉鬆,然後放上一片萵苣生菜,最後再放上皮蛋辣醬 ![]() 其實皮蛋辣醬肉鬆三明治也是跟其他口味一樣會用兩片吐司夾起來,是我自己要求只要單片吐司就好(這就是所謂的開放式三明治啦~) 所以老闆似乎就還特地把皮蛋辣醬填回到冰淇淋挖勺內,讓皮蛋辣醬塑型成圓圓的球狀,整體更好看! ![]() 皮蛋辣醬有碎皮蛋白的QQ顆粒口感,皮蛋獨特的風味伴隨蒜頭和辣椒的香氣,微鹹並帶點鮮味,好涮嘴 辣椒的辣勁溫和而綿延,在喉嚨和嘴唇產生溫溫熱熱的感覺;肉鬆鋪得又滿又厚,而且肉鬆非常細緻且不會結塊,乾爽無油,吃起來紮實而不乾澀,醬味不重 我覺得這類肉鬆直接吃、配鹹的或乾的食物都很適合,反而不適合配甜的(EX:草莓果醬、美乃滋)或濕的(EX:粥)食物 ![]() 咬下時還能感覺到依序是皮蛋醬的微Q與濕軟、生菜的鮮脆、厚實緻密的肉鬆,真的是夠味好吃,推薦 懶的想早餐 菜單(拍攝日期:2024.10) ![]() 評分: 味道 5 環境 5 服務 5 衛生 5 CP值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