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 - Food Makes Me Happy 等級4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20-10-20
應該是今年開始,家裡茶葉不夠時會跑到重慶北路這邊補貨, 順便長點知識,和茶商簡單聊上幾句總覺得獲益良多, 買完茶,家中提神存糧補足,也吸收了一點茶葉大小事,再來就是肚囊的問題。 ![]() 在大同區,想填個肚子打打牙祭根本就小菜一碟, 到處都是寶,這裡簡直就是台灣小吃集散地, 過個馬路,對面巷子裡就一家老字號佳興魚丸。 ![]() 非正餐時段來就是一股輕鬆。 ![]() ![]() 菜單 - ![]() ![]() 簡單吃吃,晚上還有頓正餐等著我 - ![]() 魚丸湯 - ![]() 魚丸最迷人的想必就是外層幼白模樣且拋拋的口感, 佳興的魚丸,咬下去的彈牙度類似打到很細的蘿蔔糕, 單純點份魚丸湯的話,湯頭喝起來比較鮮美, 對比另一碗混入油麵的湯頭,會更加清爽,帶些微微的鮮甜。 魚丸香菇丸湯/油麵 - ![]() 對了,這裡的魚丸就是福州魚丸,連菜單上也特別囑咐,裡頭有肉的那種。 ![]() 多加了香菇丸,想說試試口味, 但少了預期中的香菇味,反倒更像是肉打的較細的貢丸。 ![]() 乾麵 - ![]() 麵條的粗細,覺得有比方才的油麵再胖一咪咪。 ![]() 挺喜歡這麵條帶點拋度的咬勁,更有存在惑, 而且拌勻後沾上油脂會更加鼓溜,意外順口。 ![]() 燙青菜 - ![]() 這天提供青江菜,店家還在上頭撒了些味精, 整體來說,是那種醬汁略微被湯水稀釋後的鹹度。 這回想吃清淡些,不然靠近店門口的柱子那有不少調味料, 還有泡菜,夾一點配著吃會更夠味。 ![]() 說是打打牙祭,買完茶葉,在正餐前簡單填個肚子, 雖然有麵有丸子,吃下來倒也沒啥負擔, 或許是相對清澈的湯頭, 如果是和新竹幾家魚丸名店比較,佳興確實會再清爽一些,也沒那麼油膩。 再等兩三個月,待家中茶葉喝完再來補貨, 到時候看改吃哪家好料的, 話說上回也在這附近吃了米苔目,夏天賣冰品,十月開始賣鹹的, 當時嘗試米苔目冰,和佳興魚丸的透白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Q彈有勁, 或許再走一遭,看看鹹食的米苔目滋味如何。 美味指數:★★★☆☆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回訪率:70% 佳興魚丸店 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10巷21號 (02) 2553-6470 Facebook:佳興魚丸店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 9:00 a.m. ~ 6:30 p.m.、星期日公休 ![]()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其它大同區美食: 呷二嘴 (夏季甜品米苔目) - 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樓梯好陡 SteepStairs - 有溫度的老屋咖啡店 衝衝衝我的重慶豆漿炸蛋餅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20-10-06
在伊通街小巷弄間穿梭,主要是散個步,順便看看有什麼好玩的店家, 那晚記得還被我找到一間原本收在口袋名單的綠豆蒜, 雖然才剛用過晚餐,不過小小一碗綠豆蒜,總是能擠點空間給甜食, 有時候就是這樣亂走閒晃,偶爾會發現美食新大陸, 石村商店就是個例子,也不是從網路上或朋友那聽來的, 就是胡亂逛,猛然看到一家滿有感覺的店面, 很像在條通會出現的居酒屋,也有幾分捷運中山站後方年輕人經營小餐廳的氛圍。 ![]() 店裡頭生意很好,挺熱鬧的感覺, 正好門口有張貼菜單,湊上前查看一番。 ![]() 中日文參半的手寫式菜單,忽然更是增添幾分信心, 不少日式家常菜,走的是比較親民歡樂的路線, 而且看樣子廣島燒是主打料理之一, 再仔細端倪,竟然還有"炒麵飯", 就是大阪會吃到的,那種把切碎的麵條和白飯一起拌炒的料理, 哦哦,更有感覺了,趕緊用手機記下店名,找個機會殺回來試試。 ![]() ![]() ![]() 耐不住性子,馬上打電話給石村商店訂下緊接著到來的週末晚餐, 本來還怕打過去店家只會說日文, 當初路過,石村商店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麼日式, 倒是電話那頭傳來一位男性的聲音,中文可好, 還親切訊問說我有來過嗎,怕我找不到路,想事先提醒一下。 ![]() 沒來過,倒是走過、經過幾次,這次我可不會再錯過。 ![]() 用餐當晚天氣陰陰的,趁雨還沒下來提早抵達, 不過石村商店是準時六點才開門,我們正好是頭幾桌入座的客人, 一走進店家,正前方一個大鐵板, 試想小型鐵板燒的模樣,差不多那個樣子,沿著鐵板周圍也有位子, 算是某種程度上的搖滾區吧, 正面對著師傅準備各樣鐵板料理, 不過視野好的代價就是那迎面而來的香氣與熱度, 好在這次被安排在後頭的吧檯區,收銀機正前方, 非常適合不太能跟著炙熱鐵板溫度一起high翻天的我。 ![]() 吧檯下方有做斜板,可以直接放置隨身物品, 空間挺大的哦,我用來揹單眼相機的後背包也能塞進去。 喝點輕鬆的,來杯哈蜜瓜蘇打和梅酒 - ![]() 記得喝酒不開車。 ![]() 這裡的梅酒有兩種價位,一個是基本款$160,另一個是店家手工款$240, 菜單上的日文看了似懂非懂,好像說是店家注入了滿滿愛情的梅酒(笑)?! ![]() 吧檯上還有好幾桶其它口味的水果酒 - ![]() 不過手中這杯梅酒有比預期來的淡,不論是酒精濃度還是酸度都是。 話說,石村商店並沒有禁止客人自帶酒,不過開瓶費如下 - ![]() 蔥鹽牛舌 - ![]() 肉質極為軟嫩,表面的油光鐵定有幫助,整個更加滑潤, 一旁除了蔥鹽,還多了像是蒜味美乃滋的醬料, 我自己喜歡兩個都沾一點,口味更重,而且反倒比較不容易膩,更耐吃, 多了那抹蒜味,也會比一般常見的蔥鹽牛舌再特別些。 ![]() 炸雞 - ![]() 正常日式居酒屋水準的炸雞,調味或是醃料上並沒有特別獨到之處。 鐵板雞肉丸子 - ![]() 這個就絕對在一般水準之上, 通常講到雞肉丸子,我的聯想會是燒鳥店裡那種捏成橢圓狀的雞肉丸, 石村的版本有點像凪拉麵店裡的拳餃子,圓圓一球一球的呈現。 ![]() 丸子裡摻了雞軟骨,口感多元,配著日式鹹甜帶點稠度的醬汁, 中間還有雞肉丸般大小的生蛋黃,這蛋黃一拌下去怎麼可能不加分。 ![]() 也不單只是蛋黃,店家其實打了整顆蛋下去, 所以吃到最後,底下會翻出放久受熱後稍微凝固的蛋白, 這道應該也算是石村商店名物之一,的確值得一試。 由於收銀機和廚房出入口就在旁邊,用餐過程中常看到老闆娘忙進忙出, 感覺就像是位很和善、很好客的阿姨, 石村商店裡請了一位在台灣讀書的日本妹妹, 正好有朋友來用餐,老闆娘就像招呼自家小孩朋友般的親切, 幾個人中日文夾雜聊了好一會兒,有說有笑。 不一會兒又忙著四處招呼客人,偶爾回到收銀檯這邊時也和我們聊上幾句, 當時看到檯面上有兩份桌曆,畫著和店家風格幾乎一模一樣的圖案, 好奇訊問,才知道原來是客人送的, 店家一開始也不知情,是月曆印出來後客人直接送過來的, 好像是位插畫家,久而久之當然也變成熟客, 光桌曆就有兩款,還是不同年份的印刷版。 追加冷清酒 - ![]() 店家是用很熱情款待的方式倒清酒,滿適合錄影放上Instagram, 瘦長的酒杯會放在枡裡面,枡,發音masu,就是底下的方形木盒,有些店家會用塑膠方盒, 店員會持續不斷倒酒,直到酒杯滿溢,再一路倒到枡也快滿了為止。 奶油綜合菇 - ![]() 完全合乎想像的料理,不過倒是和清酒一搭一唱, 話說痞客邦後台可以看到自己部落格中當日點閱率最高的幾篇文章, 中秋假期剛過,連續好幾天,差不多十年前的日式烤奶油金針菇食譜文一直保持在前幾名, 可見得大家中秋節少不了烤奶油金針菇這一味啊。 撿到便宜的廣島生蠔 - ![]() 正好是土曜日,星期六,石村商店剛好有星期六廣島生蠔買一送一的活動, 這個不點一下補補身體說不過去,我自己過不了我這一關。 ![]() 蘆筍培根 - ![]() 猛一看覺得怎麼乾乾的?實際吃起來確實屬於比較乾爽型的培根, 不過重點是一旁附上的日式美乃滋和味噌醬, 兩款組合在一起,是少見搭配蘆筍培根的沾醬組合。 鉄匠名物廣島燒 - ![]() 前陣子吧,日劇正好在播阿部寬的《熟男還不結婚》, 順道再次回味好幾年前的《熟男不結婚》,裡頭有阿部寬認真製作okonomiyaki的劇情, 不確定他當時是在做大阪燒還是廣島燒, 這兩者都是okonomiyaki,主要差別在於製作過程, 將全部食材喇在一起後再料理的是大阪燒, 廣島燒會再費工些,要一層一層堆疊而上, 看到什麼就會心生饞念也想吃什麼,先別管到底阿部寬是做大阪燒還是廣島燒, 總之okonomiyaki也給我來一份! ![]() 很難評斷好壞,這東西有點像是台灣的滷肉飯, 外表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但各家滋味口感有微妙的差異, 重點是想懷念一下,不能出國、不能去大阪,至少在石村商店品嚐一下濃濃日式風味。 ![]() 上桌後也別急著吃就是,記得先依喜好淋上日式美乃滋再...開鏟! ![]() 本來想追加炒麵飯,店家菜單上是寫"飯麵吵架", 沒想到廣島燒挺有份量,吃完整個肚子開始撐起來,只好作罷。 結帳時繼續和老闆娘聊天,才知道原來鉄匠總共有三家, 名字和風格有一點不一樣,不過都有提供拿手料理廣島燒, 像是朱侖街走的是比較地中海風格,配杯葡萄酒那種, 哪天有機會說不定去試試, 不過石村商店老闆娘實在太親切,有點捨不得跑去其它家用餐, 踏出店門時正好飄著細雨, 老闆娘還貼心問我們有沒有帶傘啊,沒有的話可以拿店裡的愛心傘去用, 明明是微涼飄雨的天氣,心底卻滑過一抹暖意, 你看看,哪有辦法不捧場跑去別家鉄匠吃飯啊?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整體環境:★★★☆☆ 回訪率:90% 石村商店 鉄匠 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106巷5-1號 (02) 2502-8878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irostore25028878/?ref=page_internal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 6:00 p.m. ~ 12:00 midnight、星期日公休 ![]()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其它中山區美食: 酉志 - 一個吃了近二十顆大蒜的夜晚 葫蘆小郭鐵板燒 - 蚵蛋真不錯 吳留手串燒居酒屋八德本店 - 就是那個光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0-09-24
跟米苔目不太熟,頂多有過幾次鹹食的經驗, 記得那天是為了買茶葉,來到重慶北路二段, 事後附近走晃,才發現怎麼巷弄裡有條小小的排隊人龍, 望向招牌,似乎是個老字號店家。 ![]() 呷二嘴,以米苔目為主,夏天賣冰、冬天改賣鹹食, 甜的米苔目,這像白胖米粉的東西吃甜的是啥滋味? 考慮了一會兒,頭頂豔陽可沒因為我的猶豫而減緩威力, 就當消暑氣,順便湊熱鬧,我也來排隊吃一碗試試。 ![]() 夏季冰品的菜單很簡單,大原則就是看想吃幾種料, 大滿貫的話就是四種:米苔目、粉粿、大紅豆、仙草, 既然都來了,無懸念全數上桌。 ![]() 呷二嘴這邊,不論是內用還是外帶,一律都得排隊, 而且內用的話點完才可以入內用餐, 為此,店家還特地做了個告示 "請勿直接佔位", 但也別看到排隊人龍就退縮,出餐速度還算快,站一會兒,值得。 ![]() 正好大桌客人剛離場,趁沒人快速拍一張, 加上可能正好頭幾個還在排隊的客人都是外帶, 幾分鐘的空檔都沒人入內就座。 ![]() 眼前這碗冰乍看之下或許沒什麼, 但對我來說,光是頂層那一片一片的碎薄冰和周圍染上糖水色澤而微微陷入甜汁中的半融冰, 已十足迷人,而在當時,我還不懂隱藏在底下,那米苔目的好。 ![]() 吃冰考驗技術,也考驗定性, 如何拌的剛剛好又不讓冰或是料溢到外頭,就技術面來說,輕柔些或許還過得去, 但想快點吃到的心情,總是會讓握著湯匙的那隻手忍不住加快翻拌, 哎啊,不小心又少了幾口的量。 ![]() 米苔目、粉粿、大紅豆、仙草這四種食材, 只有大紅豆本身有用糖下去熬煮,其它單吃其實不帶甜味, 主要靠的是各款食材的口感表現和古早味糖水的甜香在一旁襯托。 ![]() 仙草切成條狀,滑順的咕溜入口, 比起口感,更顯著留下的是如中式薄荷般的存在,微微地讓整碗冰飄著一抹涼爽芬芳氣息, 大紅豆則是煮透透,完全不會被最外層的皮膜礙著,施些力整顆粉在口中, 壓成了大紅豆泥,已入味的甜更加釋放出來,為整碗冰的糖水助攻。 ![]() 粉粿有著凝露、凝凍般的口感, 最邊邊更軟糊的部份,有點像是吃綠豆蒜或白木耳飲那種稠稠的感覺, 舌頭在一開始施壓時,還會微微陷入粉粿中的觸感,溫柔迷人, 好似人整個陷入柔軟床鋪中的感受,不過範圍整個縮小於口中, 剛剛光是單一大紅豆就覺得足以稱場面,現在更認為即便只有粉粿也毫不遜色。 ![]() 總算來到主角米苔目, 不得不承認,這東西乍看之下真的好像蟲, 是整碗冰發散的涼爽感和糖水香一直把我從幻覺中拉回這是米苔目的現實, 仔細抓好比例,湯匙中一定要帶點碎冰,滿滿的糖水和幾條米苔目, 我要完美的體驗第一口甜米苔目, 一吃,也太Q,是完全意料外的彈性,細細體會,其實還帶點拋拋的口感, 有點像是福州魚丸,不過更加緊縮彈牙的質地, 邊咬著,口中的碎冰糖水也逐漸隨之融化, 這股咬勁,想必就是甜米苔目的主要魅力之一, 配上古早味的甜汁,難怪這麼多人喜歡, 現在才吃到,我過去真的錯過太多,以後得好好補吃回來。 ![]() 慶幸把自己的甜米苔目初體驗給了呷二嘴, 雖然無法和其它店家相比, 但很確定的是,單純以第一印象來說,呷二嘴的甜米苔目真好吃, 很有可能一次到位,未來對於甜米苔目的標準會拉很高, 至少呷二嘴在我腦海中種下的是"甜米苔目很好吃"這個記憶種子, 讓我有完全的勇氣與好奇心,不斷嘗試其它商家的甜米苔目。 ![]() 試想萬一第一次品嚐某樣料理,運氣不好留下恐怖的回憶, 像是沒洗乾淨的大腸,或是沒煮透還帶著強烈生土味的茄子, 往後的日子很有可能失去不少認識各款美味大腸及茄子料理的機會, 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以我自己對於甜米苔目的例子來說,是相當成功的一試成主顧。 有撩起一絲嘴饞的念頭嗎?想吃真的要火速殺過來, 冰涼Q彈的米苔目甜品是呷二嘴的夏季限定款, 看板上寫著供應到十月, 或許天氣再熱下去的話會稍微延長供應時間, 不過何必冒這個險,我自己也想再衝一波, 沒料到甜品版米苔目口感如此迷人,彈牙到可繃的,和店家糖水又超對味, 晚一步就要全面換上冬季鹹食料理, 雖老派,但心動真的不如馬上行動,把整個冬天的份也先存著吃飽吃滿。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回訪率:100% 呷二嘴 (米苔目) 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34號 (02) 2557-0780 營業時間: 夏季冰品 (4月中旬至10月) - 星期二至星期日 9:30 a.m. ~ 5:30 p.m.、每週一公休 冬季熱食 (11月至4月中旬) - 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 a.m. ~ 5:00 p.m.、每週一公休 ![]()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其它大同區美食: 樓梯好陡 SteepStairs - 有溫度的老屋咖啡店 衝衝衝我的重慶豆漿炸蛋餅 阿蘭大鼎魩仔魚炒飯 - 誘人的豆鼓辣椒 香連鐵板燒 - 下次逛寧夏夜市不妨改吃台式鐵板燒 Solo Pizza Napoletana (台北海外店) - 越嚼越有韻味的麵皮才是重點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20-09-17
撇開可以輕易一口接著一口的雞皮仙貝,還是韻味深長迷人的醬燒雞肝, 明明是台北燒鳥名店,那晚,我確津津有味地吃了滿滿的大蒜。 ![]() 酉志位在中山區條通內,在台北市裡自成一格, 特別是入夜後,猶如化身日本在地居酒小巷,充斥著滿滿的日本風情。 ![]() 店家六點準時開門營業,我們太早到,索性在附近逛逛, 穿梭鄰近巷弄,光是看著只寫著日文的酒吧招牌也覺得有趣, 附近還有人氣鰻魚飯肥前屋,已有一小條排隊人龍, 還有一個小小的店面,裡頭全是年輕人,跟著擠進去, 好幾排扭蛋機,不過和一般的扭蛋不太一樣,樣式更特別, 塞滿人的空間裡同時收藏無數公仔、模型,啊! 櫃臺邊還有一隻超想和客人玩球的法鬥, 大概是身旁每個人都在轉扭蛋,被這氣氛影響,也跟著轉一次, 一次,不論結果如何,只能轉一次,定力! 定力! ![]() 換來一隻不倒翁體態的小柴犬, 難得多了小道具在身邊,就作為在酉志陪吃的小夥伴吧。 ![]() 雖為燒鳥店,同時也提供多樣串燒之外的料理, 而且此行之後才發現,這些或許本該為配角的菜餚才是強棒。 ![]() ![]() 酒單,記得喝酒不開車 - ![]() ![]() 要注意一點,大致上來說酉志不提供客人自帶酒,但有現場喝不完的寄酒服務, 來到日式居酒屋,記得一開始就點個喝的,算是沒說明的規矩,也是種禮貌。 就以一小瓶鳳凰美田冷酒開場,中場配合口味重的菜餚再換上另一款較辛口的清酒 - ![]() 雞柳/山葵口味 - ![]() 算是個人吃燒鳥的並點款項,另外還有佐以梅子泥的選擇, 不過更偏好帶點力道,那股微微衝鼻的山葵辛辣感, 與柔軟略生的雞肉形成溫和的對比。 ![]() 下酒嘛,來份綜合日式醬菜 - ![]() 大部份是瓜類漬物,不過最邊邊那個蒜瓣,我的媽啊,超~好~吃!! ![]() 本來就很愛吃大蒜的我,一次要咬整顆大蒜之前還是會猶豫一下, 會不會很辛辣?會不會吃完嘴超臭? 想這麼多,吃了再說,完全沒料到竟是那種一顆接顆一顆會讓人上癮的口味。 調味非常像另一種日式下酒菜花枝塩辛,有著深沉的鹹甘滋味, 混入些許柴魚片,隱隱約約也多了一點鮮, 大蒜本身的辛辣在醃漬的過程中被軟化,但脆口度依舊, 而那抹甘,不能用甜來形容,反而像是食材被醃透透而自然熟成產生的一抹韻味, 重點是,它超下酒,真的會想一口酒一口醃蒜頭地無止盡循環下去。 鹽味豬五花與雞肉蔥串 - ![]() 被炭火熱度逼出的豬油,和撒上的鹽粒及黑胡椒是絕配, 而且那鹽份更加逼出豬油脂的鮮美滋味,在口中享受著不斷出汁的嚼勁。 ![]() 雞皮仙貝 - ![]() 讓我想起另一家同樣有著招牌菜色雞皮仙貝的居酒屋吳留手, 不過吳留手的版本是用烤的,且成紙片狀, 酉志是用炸的,還會Q捲起來,嚐起來會更有份量感, 各有千秋,可我還是心儀吳留手的版本, 看著透光的烤雞皮,油脂逼出後的薄片爽朗口感,會讓人不自覺一口一口啃個精光。 ![]() 另一道蒜料理,大蒜烘蛋 - ![]() 其實看菜單選擇的時候,以為會像是西式烘蛋般的呈現, 沒想到是道用麵包片沾著吃的料理, 而且剛送上桌時我也忘了有大蒜,單純以為盤上這一小盅是單純的起司濃醬。 ![]() 服務生特別叮嚀,記得先拌勻後再享用, 這一拌才發現不得了,舀起來後濃醬之間交黏無數顆蒜粒, 不過這次和一開始的醃大蒜不一樣, 醃大蒜口感帶脆,有點像在吃偏脆口的蓮藕, 烘蛋的蒜瓣,是烤過的那種, 想像一下牛排館有時會附上的烤大蒜,差不多那個感覺, 所以沾醬放在麵包片上時,一抹,蒜瓣整個和濃醬糊在一塊兒, 再加上些許半熟蛋黃的稠度中和, 留下的僅有蒜頭沉沉的香氣與口感,絲毫不嗆辣, 酉志的蒜料理真的很棒,出乎意料, 不是說它的串燒遜色,而是蒜料理特別突出, 沒想到來燒鳥店,最驚豔的竟是這些蒜瓣菜餚。 烤櫛瓜及杏鮑菇,稍微中和一下過份肉食的大餐 - ![]() 炸雞塊 - ![]() 最喜歡吃日式炸雞塊,酉志的醃料點到為止,口味不會太重, 主要還是爽脆的雞皮及裡頭帶汁雞肉取勝, 之前這一帶有家鶏の料理専門居酒屋大地,它的炸雞可真夠味又多汁, 可惜後來再訪已變樣,少了之前初嚐時大吃一驚的感動。 烤飯糰 - ![]() 表面的米粒烤過後帶脆,喜歡鍋巴的人可以點一顆來填個肚子,還可以配著醬菜享用。 近用餐尾聲,我想以酸爽帶甜的單杯山崎梅酒作結 - ![]() 再來一份豬五花,不過這次換個口味,佐以柑橘醬油 - ![]() 和之前單純的鹽味相比,多了一抹果酸,還有蔥花蘿蔔泥, 種種配料之下,油脂感會比鹽味來得清淡,都和酸爽的蘿蔔泥混在一起了。 ![]() 雞肝,店員特別囑咐會是半生熟度,此外可以選擇鹽味還是醬燒, 心想這粉粉厚實的雞肝,醬燒吧,和那濃稠帶甜的醬汁一定很搭, 果不其然,還另外多了一個和我手中梅酒相輔相成的好處。 ![]() 熟度正好,中心還留有粉嫩色澤 - ![]() 店家以雞湯收尾 - ![]() 酉志或醃或烤的蒜瓣著實叫人著迷, 顧不得什麼小約會還是三五好友聚餐,哪怕事後可能口氣逼人, 又究竟是忘了自己大蒜吃太多會脹氣,還是選擇性遺忘,當下直覺先享受再說, 大剌剌地一口蒜一口酒, 眼前師傅搧著扇子烤串,熏煙四起,同時籠罩在中日文混雜的談天聲裡, 這陣子想必出不了國,來到中山區吃吃走走,暫時替代性的沉浸於這條通特有的日式風情。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回訪率:70% 酉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135巷33-2號1樓 (02) 2564-1191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ou.zhiii/ 營業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6:00 p.m. ~ 11:00 p.m. 星期一公休 (Facebook 會另外告示不定時公休日) ![]()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延伸閱讀: 吳留手串燒居酒屋八德本店 - 就是那個光 推薦美食: 醃大蒜,大蒜烘蛋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4 CP值 3
2020-09-08
短短一條興安街,想不到駐紮多家人氣美食小吃, 燒臘、涼麵、陽春麵等老招牌,還有甜品、複合式餐飲這類吸引年輕人聚集的小店, 是該好好一一記錄下來, 首發,選定用餐時段門口永遠人潮不間斷的老字號家鴻燒鵝/燒臘。 ![]() 初訪沒注意到時間,抵達時接近中午12點, 但心裡早已決定就是想吃家鴻,只好摸著鼻子乖乖等, 先入內找個座位,想好要吃什麼後再去前頭點餐付款。 ![]() 差不多二十來分快半個鐘頭,還好店家備有一大桶微涼帶點甜味的仙草, 邊喝邊等待,同時讓燥熱的身子稍稍放鬆,至少不要被偶爾飛衝過來的蒼蠅惹怒, 桌上又還沒有吃的,一直飛撞過來是想幹麻? ![]() 不過飛蟲歸飛蟲,畢竟店家門口開著,又這麼香, 想起附近轉個彎另一家燒臘,門口外帶人潮可不輸家鴻,應該還勝出, 有次去內用才驚恐,地板滑不溜丟,不誇張,會打滑的程度, 是那種走出店家,會想找個石子地板磨鞋底的油膩度, 裡頭蒼蠅才叫多,而且店家也不管旁邊有內用客人, 拍打小黃瓜時四處噴,還掉到地上,真的一次就夠了,連外帶的可能性也沒有。 ![]() 因此反觀家鴻,這內用環境,還可以,我沒那麼挑剔。 ![]() 招牌烤鵝飯 - ![]() 其實菜單上還有一個比較少見的烤鵝腿飯,才差十塊, 但既然烤鵝的選項強調是招牌,就這個吧,喜歡的話下次再試試使用半隻鵝腿的鵝腿飯。 鵝肉總是比較柴,但家鴻的烤鵝帶汁, 肉的紋理間,當施加壓力咬下去的同時還會微微溢出鹹甜的肉汁, 和骨頭邊的肉拔河時也是,拉扯的同時,肉香也隨著發散口中, 有些部份明明吃的很辛苦,即便連整塊肉的部份也比不上雞肉柔嫩,卻是另一種越嚼越香的享受。 ![]() 吃鵝皮就不用那麼累了,最好是色澤更深的那幾塊, 脆度加倍,可以邊享受店家調配那股鹹中回甘的醬汁,同時又脆又些許透油脂的口感。 蜜汁叉燒飯 - ![]() 上桌前,店家阿姨先在前方大喊 "肥一點可以嗎?" 可以,肥的也很好, 隨後送上一盤比平常再肥嫩些的蜜汁叉燒, 說它肥,倒也不膩,在口中咬起來似乎更滑嫩,不至於油到產生噁心感,挺好。 有了上次的經驗,知道正中午過去十之八九得等上好段時間, 外帶也是,看街坊上所有人氣燒臘或是便當店,外帶人潮總是比內用還來的驚人, 但也不表示內用有空位就能馬上大快朵頤, 要炒要切啊,沒空就是沒空,內用外帶,想吃通通照順序乖乖等。 索性這次我早點到,直接外帶回家舒舒服服地享用, 店家早上10:30開始營業,抓個11點抵達應該沒問題...吧? 自己以為這麼早到妥當當,老神在在從一旁市場閒晃過來, 還聽到菜攤老闆和採買婦人間的對話, 婦人:老闆,怎麼賣? 老闆:老闆不賣啦,老闆賣給你還得了? 不爭氣的自己嘴角默默上揚15度,笑點也太低, 總之,是如此愜意地走向家鴻,輕鬆點餐外帶, 心想這將會是個不用和其它人擠在一塊兒的悠哉午餐。 15分鐘,畢竟也是得現炒的餐點,我等, 旁邊幾步路正好有個超市,去逛逛隨便買個小東西殺時間, 好比過在外頭傻傻地熱呼呼地痴痴地等。 ![]() 外帶同樣附上兩碗不是例湯的東西,是消暑聖品仙草,不知道入秋後是否會換成熱湯? 乾炒牛肉河粉 - ![]() 就用上回吃乾炒牛河的記憶來評比, 茗X園,是近期才吃到的乾炒牛河店家,唯二感想,很油、無鑊氣, 對比家鴻版本,至少沒那麼膩,不差,但總覺得那種大火快炒的香氣呈現上還可以再更好。 臘味炒飯加辣 - ![]() 比起乾炒牛肉河粉,臘味炒飯快炒的香氣比較顯著,而且粒粒分明的米粒絕對加分。 ![]() 但目前還是喜好九記何的臘味炒飯,額外以韭菜入味, 細緻度升級之外,吃起來也比較不會生膩, 偏偏這次在家鴻的炒飯中吃到幾顆純油丁的部位, 一咬下去還帶點硬度的肥油並不是那麼討喜, 反而肉的表現追不上米飯的快炒香,當然也或許好巧不巧碰上那幾塊油丁壞事, 看來我下次再訪,暫且先專攻鵝腿飯為上。 家鴻生意這麼好,照這情勢,即便早一點到,內用還是外帶都得等一會兒, 還好旁邊有個小超市,至少還可以先走去逛逛, 再不然先打電話過來訂餐? 運氣,全憑運氣, 內用時的觀察,店家真忙起來時,電話一直響也不見得有時間接, 想吃,要嘛乖乖等,要嘛更早來,努力避開尖峰時段, 所有的辛苦與配合,真的就是為了一飽口腹之慾, 幸好餐點到手的那一刻、入口的那個 moment,至少它值得。 美味指數:★★★☆☆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服務態度:★★★☆☆ 整體環境:★★☆☆☆ (兩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回訪率:80% 家鴻燒鵝/燒臘 - 興安店 台北市中山區興安街53之4號1樓 (02) 2518-1802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iuMeiXingan/ 營業時間:每日 10:30 a.m. ~ 8:30 p.m. ![]()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