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9-03-03
79 views
一直在台灣很受歡迎的泰國菜,有實力堅強的生力軍加入台灣餐飲市場,這家來勢洶洶的「baan」餐廳,是由台北米其林星主廚Richie林泉力邀曼谷米其林一星,亞洲50大餐廳排名第14的曼谷Le Du主廚Thitid Tassanakajohn(Chef Ton)來台開設,主打最傳統的泰式家常菜,要顛覆台灣人對泰式家常菜的印象,呈現傳統的泰式家常菜色。當然Ton並不會經常在台北,但開幕初期他領著團隊實作,強調在餐廳裡做出「做給家人吃」的那種費時費工、講究食材的菜色,並且要求所有食材都要新鮮,像是泰國菜中一定會用到的甲猜、打拋葉、泰國皺皮檸檬....等等,到自製的各式醬汁,如三色咖哩醬、甜雞醬、沙嗲醬等等,都是自己手工製作,以做出和台灣其他泰國餐廳不一樣的風味。 米兒來這裡用過兩次餐,滿喜歡這裡的用餐氛圍,但是很可惜的是因為生意好,所以訂位限制比較多,例如晚餐只能訂17:30和20:00兩個時間,而且用餐時間限制二個小時(還是二個半小時有點忘),雖然實際上你把餐桌上的菜吃完用不到那麼多時間,可是有個用餐時間限制的心理壓力,感覺就是沒辦法好好放鬆用餐,這是我個人很不以為然的一點,畢竟又不是吃到飽餐
當然Ton並不會經常在台北,但開幕初期他領著團隊實作,強調在餐廳裡做出「做給家人吃」的那種費時費工、講究食材的菜色,並且要求所有食材都要新鮮,像是泰國菜中一定會用到的甲猜、打拋葉、泰國皺皮檸檬....等等,到自製的各式醬汁,如三色咖哩醬、甜雞醬、沙嗲醬等等,都是自己手工製作,以做出和台灣其他泰國餐廳不一樣的風味。
米兒來這裡用過兩次餐,滿喜歡這裡的用餐氛圍,但是很可惜的是因為生意好,所以訂位限制比較多,例如晚餐只能訂17:30和20:00兩個時間,而且用餐時間限制二個小時(還是二個半小時有點忘),雖然實際上你把餐桌上的菜吃完用不到那麼多時間,可是有個用餐時間限制的心理壓力,感覺就是沒辦法好好放鬆用餐,這是我個人很不以為然的一點,畢竟又不是吃到飽餐廳,如果我想多點幾道菜來試,或是像我們這些都習慣"讓相機先吃"的人拍完一輪照片,其實也耗掉不少用餐時間了,結果真的在品嘗菜色時,感覺就有點圄圇吞棗。
因為強調不因台灣人的口味而作調整,所以米兒兩次用餐吃到的好幾道菜色辣度都很高,像是青木瓜沙拉、綠咖哩炒海鮮、檸檬魚.....等等,那個辣度對我來說實在是辣到覺得舌頭痛,所以吃個幾口我就舉白旗了。
和朋友相約第二次用餐的時候,因為在座只有我一個人吃過,所以大家都問我什麼菜最好吃?我愣了一會兒,最後回答:糙米飯很好吃。妙的是,大家吃完之後,不約而同跟我說:終於知道為什麼問你什麼最好吃,你只回答糙米飯最好吃了~~
至於為什麼我會這樣回答?
我只能說,這家餐廳的菜呢,你在吃的時候覺得口味都還不錯,除了某些菜真的很辣之外,沒有一道菜不好吃,但是吃完之後,真的能烙印在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的菜嘛....老實說我還真的想不起來......
ps:這裡的菜單有單點有合菜,每道菜分量都少少的,所以單道菜價格不會很高,但要吃飽的話,就得多點幾道菜。合菜算是比較不用傷腦筋的選擇,因為一個人有低消600大洋的限制,就看你要怎麼點菜囉。
以下照片是兩次用餐分別拍攝的,有些菜因為實在沒有很喜歡就不放了。
十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