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安排的新菜色吃得非常過癮,蛋白鑲毛蟹酸辣湯是在座大多的第一名,
梅菜皇扣花膠雞搭白飯,那膠質與湯底吃出了魚翅撈飯的感覺,
以及優秀的脆皮乳鴿(說剛好被我們吃完,要等下一批進貨了😅)。


除了一直以來最喜歡的蘿蔔糕,花膠豆苗餃是預料之外的好開場,
免不了擔憂菜味感過重或味道太貧乏,顯然花膠彌補了這點,
欖菜豆仁主要還是展現本味的脆甜,雖說我原是期待欖菜的鹹香會多那麼一點兒,
吃過幾次的叉燒與冰燒三層,這回表現也是數一數二,不知道是否錯覺,
冰燒三層好像有進化?口感更細緻精巧了,桂花燒乳鴿俐落的皮脆汁多,亦比上一次更優秀。
(花膠豆苗餃)


(臘味蘿蔔糕)


(香酥蓮藕餅)


(欖菜蜜豆仁)

(金蒜黑豚叉燒)

(冰燒三層肉)

(桂花燒乳鴿)

接下來是新菜色,蛋白鑲蟹肉酸辣湯特別提到必須使用毛蟹風味才夠(與蝦子等鮮美可抗衡酸辣),
所謂酸辣,溫馴而非平淡,鮮味與酸辣達成微妙的平衡,極好!
詢問簡師傅是使用什麼醋去調配?只說用了兩種,但不說是什麼,只好默默先喝完...🥺
砂鍋梅菜皇扣花膠雞使用廣東甜梅菜,充滿膠質甜鮮的湯汁與白飯是絕配,本想說配半碗飯就好,
結果不小心吃了一碗🥴,簡師傅親自弄的啫啫煲把老虎斑燒收汁入味、酒香宜人,
熟度掌控如預期的美,咕咾和牛就是把豬肉換成和牛的版本,其餘大同小異(採用果物而非刺激的甜酸),
不過我覺得整體口感也是升級,和牛肉質當然更嫩,但是炸衣的薄脆感卻表現比先前更明顯。
(蛋白鑲毛蟹酸辣湯)


(砂鍋梅菜皇扣花膠雞)


(生啫老虎斑)



(鮮果咕咾和牛)


(發菜冬林上素)

(大地魚餛飩湯,特地製作、非常規菜色,蝦3肉2的比例非常飽滿)

(蛋塔、芝麻球、杏仁茶,這次的芝麻球空心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