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2-06-17
33 瀏覽
台中新開了一家別具特色的和洋料理-青子Aoko 特地從台北專程來拜訪,事實證明,非常值得店名取自老闆奶奶名字中的“青”字 賣的料理也有許多與奶奶的回憶故事⎡奶奶的身上總是可以看到日式教育與台灣文化交融的影子 奶奶也最喜歡動手做糕點,作為跟家人、街坊鄰居的連結⎦屬於青子Aoko的故事,就此展開... 青子的內裝,貫徹了和洋、復古兩種元素 沈穩的木質色調,搭上竹編的天、壁裝飾和古董傢俱,很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二樓又是另一種樣貌,兩張六人桌適合多人聚餐,也不怕打擾其他散客 個人很喜歡暖黃色的壁面,手刷的肌理帶點歐式復古風格 那天才笑說這裡好像自然光攝影棚,結果隔天果然看到有新人來這邊拍婚紗呢XD 原本包著紅色塑料的樓梯扶手,在老闆的編織達人手下,改頭換面變成如此獨樹一幟的風格 保留了老屋的魔石子地板和石綠色的窗框,還有從老家搬來的楓樹 很喜歡青子運用老件、融合符合店裡風格的媒材所營造出來的暖度 和老闆小聊了幾句,真心佩服他的理想與勇敢 前往青子的路上,我心裡還嘀咕著怎麼會開在這麼偏遠的地方 連不熟悉台中的台北人都知道南屯區挺邊陲的,幾乎是只有在地人生活的區域,更不像是會開店的熱鬧地段原來南
特地從台北專程來拜訪,事實證明,非常值得
店名取自老闆奶奶名字中的“青”字
賣的料理也有許多與奶奶的回憶故事
⎡奶奶的身上總是可以看到日式教育與台灣文化交融的影子
奶奶也最喜歡動手做糕點,作為跟家人、街坊鄰居的連結⎦
屬於青子Aoko的故事,就此展開...
沈穩的木質色調,搭上竹編的天、壁裝飾和古董傢俱,很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個人很喜歡暖黃色的壁面,手刷的肌理帶點歐式復古風格
那天才笑說這裡好像自然光攝影棚,結果隔天果然看到有新人來這邊拍婚紗呢XD
保留了老屋的魔石子地板和石綠色的窗框,還有從老家搬來的楓樹
很喜歡青子運用老件、融合符合店裡風格的媒材所營造出來的暖度
前往青子的路上,我心裡還嘀咕著怎麼會開在這麼偏遠的地方
連不熟悉台中的台北人都知道南屯區挺邊陲的,幾乎是只有在地人生活的區域,更不像是會開店的熱鬧地段
原來南屯是店主從小生長的區域,也是台中特產-麻芛的產地
麻芛是台中人共通的語言,講到麻芛台中人都會眼睛放光,但出了台中卻鮮少有人知道
麻芛是黃麻的葉子,盛產於夏季,要將其製成可以食用的過程非常繁瑣
最常見是煮成湯,略帶苦味的麻芛湯,因為富含營養又消暑,養成台中人喜歡吃苦、願意吃苦的習性
老闆感嘆年輕人口外移、屬於台中在地的特色卻沒有被發揚光大
為了留住有季節性的麻芛文化,青子將麻芛做成各式料理,將台中人共同的回憶延續到餐桌上
就是這個炸雞翅!吃完沒有唱歌,而是直接立刻又點了一份外帶回台北
雞翅肉質多汁飽滿,外皮炸得薄而酥脆,調料的味道也是恰到好處
嗐...原諒我詞彙這麼貧乏,這個炸雞翅的好必須你們自己去體會才知道
喔還有畫龍點睛的炸大蒜!如果老闆忘記放了一定要跟他說!XD
外皮酥脆洋菇一口咬下依然會溢出汁水的功夫是如何練就的!
果然是三餐都在炸洋菇啊...
咖哩上灑了肉桂堅果糖,可以選擇不添加,但我真心認為這是神來之筆!讓咖哩更有層次
肋條也處理得很柔嫩,不帶筋不會咬不動,非常好吃
除了炸雞翅,牛肋咖哩也是青子必點!
如果不是肚子已經吃撐了,我真的很想再點一碗不同主食的咖哩
此外,青子的和食均附蕃茄豆腐和味噌湯
蕃茄豆腐也是有個關於青子奶奶的可愛故事在裡面
還未入口松露的香氣便已盈滿我的嗅覺系統
炒得粒粒分明又不油膩的炒飯是我最愛的類型,干貝的鮮甜及口感更是加分,份量也給的很大方!
去年吃到青子的麻芛月餅是我第一次認識到“麻芛”這種植物
當時好多台中網友跟我說這就是他們從小到大會出現在飯桌上的家常菜
最普遍的是麻芛湯,有人喝熱的、也有人喝冷的
而青子研發出了好多種麻芛料理,從裹子點心到鹹食飲料都有,是店裡的一大特色
義大利麵的麵團是加入了麻芛自己手桿而成的,麵體厚實有嚼勁,有點像是麵疙瘩
肉醬帶點輕微的辣度,一盤下肚非常有飽足感
左邊是肉桂堅果糖,右邊是馬告貴妃磅蛋糕
中間圓圓的那顆就是麻芛酥,餅皮混入麻芛,有微苦的淡淡茶香
內餡是紅心地瓜和麻糬,還有會帑流出來的流沙(鹹蛋黃)
最重要的是整體吃來不會油膩,搭配茶飲剛剛好
我個人最喜歡的麻芛甜點是麻芛生乳捲,同樣也是微微苦味不會過於甜膩,畢竟它份量很大,太甜吃了很負擔
矇著眼睛吃還會誤以為自己在吃抹茶,也有一說麻芛是台中人的抹茶
至於兩者有什麼不同,待各位自行去探究啦~
我喜歡的巴斯克是那種起司味濃郁,口感像冷凍退冰一下、帶點濕潤又有點脆的那樣
配上一杯手沖我會瞬間吃完好大一塊
我真的好想隨時都能吃到炸雞翅和咖哩飯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