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郭銘哲](images/Roger_Special/head/head01.png)
延續《高雄鹽埕.小吃散步》,您是否跟我們一樣"一遊"未盡?台灣小吃的迷人魅力,OpenRice特別企劃《食家帶路》實體版,請Roger 郭銘哲帶領眾食家們,再度依循鹽埕細訪五家在地的巷弄小吃。
此次的散步路線是場美麗的偶然與巧合,我們順經鹽埕六家老戲院,時光漫漫的午后,一起共同回味鹽埕風華的五零年代 —那個美好鹽埕電影院最蓬勃的黃金年代。
時間流轉下的物換星移,台灣在地的古早滋味仍能代代相傳,所屬莫大幸福!請跟著Roger郭銘哲與OpenRice,一同細細品味台灣經典的傳統好味,一起踏上《高雄鹽埕.小吃散步 II:戲說美味》的尋味之路。
【番外企劃】
採訪整理=TammyChiu
攝影=Sidean Photography/享象
帶路食家-Roger 郭銘哲
高雄人,研究所主修行銷,畢業後一頭鑽進旅行和飲食等相關之大小領域。造訪過19國,目前從事文字攝影、活動企劃,以及旅行.飲食.文化等專題演講者。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經營臉書專頁「飽島部藏_美食郭銘哲」,即將於年末發行歷時三年創作,人生第五本旅行文學著作。
![](images/Roger_Special/main_img/p_01.jpg)
帶路之前,請跟我們稍微介紹一下自己吧!
我是Roger郭銘哲,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在台北就學、工作,輾轉回到高雄,覺得高雄較我當時所居的台北更能兼具生活品質與步調,所以決定回到家鄉。我熱愛美食與旅遊,目前正著手撰寫下一本關於旅遊的著作。
請跟我們分享一下《雄好呷》這本書的開始…
《雄好呷》這本書完成於2013年7月,在歷經初版七刷後也在今年的2月份改版,從當時101間的店家增拓到111家。這本書從企劃到完成,總共耗經了整整六年的時間,自當時我替誠品書店寫美食專欄「高雄味道」的文章打底,再進行擴充、延伸所集結成出,為了做出區隔,「高雄人自己都喜歡的小攤」和「巷仔內的無名人氣小店」成了這本書努力的最大重點。
![](images/Roger_Special/a_01_03.jpg)
位在鹽埕當地土地銀行前的阿寶姨綜合茶,是在地民眾熟知的老字號冷飲攤。古早味的綜合茶,由彈珠汽水為基底,再以金桔檸檬、冬瓜茶及醃梅等特殊比例混製而成,乍喝之下會有那麼一點新鮮奇特,就味覺而言,顛翻了一些既定想像,奇妙的口感又有那麼一點搭,Roger郭銘哲戲稱這杯綜合茶是「復古豪華版的大人味飲品」,形容得確切到位,大家務必親自嚐嚐!
![](images/Roger_Special/b_01_01.jpg)
高雄「阿囉哈滷味」遐邇知名,更是許多外遊客來港都的指定伴手禮之一。由洪治老先生所創設的阿囉哈滷味,熱滷涼吃的吃法風靡高雄60餘年。追溯當年原是在瀨南街的金城大戲院旁經營舶來品生意,同時兼賣唰嘴滷菜給看戲的客人,沒料自行研發的中藥滷包口味廣受歡迎,遂將秘方傳承給女兒-盧洪操女士。
戲院沒落後,舉家遷移至大溝頂一帶開設專店續賣。能讓阿囉哈滷味美味不敗的關鍵,在那陳年老滷的祖傳秘方,由十多種中藥材按比例製成的滷包,以甘草及冰糖提甜,特選辣椒提振香氣;每日清晨開始處理當日進貨食材,依不同食材各有不同的燉滷時間,滷好後置涼,使滷汁徹底附著、催化,越放久越加好吃。
超人氣的鴨舌頭、鴨翅及鴨米血,香氣醇厚,適合當開胃小點或下酒良伴;俗稱「口香糖」的鴨腱腸是招牌,爽脆口感一吃上癮;「樓梯」就是蘭花干,酥炸後泡水去油再予以浸滷,程序雖耗時費工,但經典滋味不容馬虎,在時間流傳下的經驗累積,日復一日的作工堅持,是其多年來仍廣受歡迎的不二法門。
郭家肉粽
南、北部粽,美味特色大不同,各有其箇中滋味也分別有忠實的擁護者,位於鹽埕區北斗街上,遠近馳名的「郭家肉粽」即是南部粽的翹楚之一。自民國40年於路邊攤起家,至今已由第三代承襲,在當年那個北斗街,因鄰近新高戲院,人潮總是絡繹不絕、熱鬧非凡,圍繞著戲院周圍的小吃攤販,前來尋味的人客更是川流不息。
![](images/Roger_Special/c_01_00.jpg)
隨著時代變遷,戲院拆建,市井小攤也跟著落幕,但郭家肉粽堅持傳統本味,決定開立店面將美味延續。郭家肉粽的店頭說來逗趣,招牌是一個大大的蒸籠,蒸籠裡裝著滿滿的招牌粽;店內裝潢更是古色古香,牆上印有當年戲院的風華事蹟,傳統小吃的經典再現,負有記憶當年的好滋好味。
郭家六十年來的肉粽配料和口感,秉持始終如一的傳統味道。水煮肉粽餡包豬肉、鹹鴨蛋,灑上花生粉後的香甜滋味讓美味加乘;沾醬更是過人,店家利用炒肉過後的肉汁所製成醬料,散發著淡淡的肉燥香氣,餘韻不絕。
以豬前骨熬燉的鮮甜湯底所製成的四神湯及豬腳湯,古早鑄鐵鍋將湯頭底蘊燉得香濃,加入幾滴米酒提香是使其美味的必備程序,端上桌的滾燙溫度,滿盈真切實在的人情味道!
黑乾溫州餛飩大王
![](images/Roger_Special/d_01_02.jpg)
隱身於菜市場內的「黑乾溫州餛飩大王」,鄰近於大舞台戲院新樂街底,由六零年代開業迄今,美味承襲近甲年,由小名黑乾(ㄑㄧㄢˊ)的許老師傅所開店,單憑著每天新鮮現做的鮮肉餛飩,擄獲專攻巷仔內美食行家的味蕾。
黑乾師追憶當年因緣際會接觸到溫州餛飩,從端麵的學徒做起,在生意興旺的榮景下,每日店與點的折返往來,端麵、送麵近乎手軟而苦嘆無真正習得理餡的機會,當時師傅的一句「求功夫,心不要急」,許老師傅說他花了整整三十年才參透其箇中涵義。
一生習得的真傳手藝,黑乾師的餛飩是包得札實、精準,小小餛飩不僅包進了逾六十年的精湛手藝,更有歲月人情的飽滿厚度。
「黑乾溫州餛飩大王」對食材講究,肉餡是每日新鮮現宰溫體豬的後腿肉,為了要保留豬肉的新鮮肉汁故不經冷凍,堅持手工拍打揉攪肉餡,嚐起來是格外鮮甜彈口。
這裡現點現炸的炸餛飩是特色,酥炸後的餛飩呈金黃色澤,餛飩皮的完美薄度,油炸過後脆口酥香;咬下之後的肉餡更是美味過人,餡體經高溫酥炸仍能保留甜美嫩汁,美好滋味在嘴裡迸口,嚐盡台灣小吃的真正本事。
![](images/Roger_Special/e_01_00.jpg)
坐落在鹽埕近第一公有舊市場入口的「李家圓仔湯」,是諸多老饕們心中的口袋名單。鄰近於已不復見的亞洲戲院,小小店面未曾起過招牌,全由李氏老夫妻樸實地打理一切,低調堅守古早味道五十餘年,只要親自接過一碗李家手工的圓仔湯,保證難以忘懷那份初嚐的真情感動。
店內陳設的老式刨冰機、充滿歷史記憶的白磚露臺,那在木櫥裡的手工配料更有說不盡的精采!店家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備料,所有芋頭、紅豆、綠豆堅持產地嚴選並自製熬成,經溫燉燜煮後的豆餡香甜滑順,散發天然食材的好味,選用大甲芋干蜜漬的甜芋餡,入口絲滑,綿密繞纏;手工圓仔當天桿製,現點後店家依憑老道手勁,將圓仔俐落地手切下鍋,煮後的圓仔彈嫩脆口,無論是夏天吃冰或冬天甜湯,總是心繫那碗手作黏糯圓仔的無限美好!
由於12點半去,店家都還在備店趕製配料中,內行人知道,想吃李家圓仔湯最好選在下午1點過後去,才能飽盡口福哦。
看更多《食家帶路》:
編輯嚴選推薦:
企劃合作|tammychiu@openrice.com.tw 意見聯繫|cs@openrice.com.tw 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
企劃合作|tammychiu@openrice.com.tw
意見聯繫|cs@openrice.com.tw
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
![](images/ci/CI_192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