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8-04
38 views
臺北東區是很多人逛街吃飯的首選,這種類型的飲食店家可說是應有盡有。靠近仁愛圓環的東南側這兒,被仁愛路及敦化南路的綠蔭包圍的住宅區裡,有著許多較為精緻走向、座位不多、品項專一的人氣店家。諸如Les Bebes, Le Ruban, Jamling Cafe, Fabrica Cafe……等等,相較於仁愛路以北,這一區的消費也稍稍高了些,但還是阻擋不了消費者對於美食的渴求,店家們似乎也很清楚XD。於是乎,人氣法式甜點 Le Ruban 法朋,也在這區開出了他們新的二店、以巧克力為主題的 Le Ruban Chocolat,可可法朋。說來又是滿心慚愧,每回去法朋要嘛都是過於匆忙,只能外帶些容易包裝的餅乾或常溫蛋糕,說是愛店、卻也從沒有時間坐在店內好好吃上一次下午茶。但這回看到很多美食界的前輩們接連為文分享他們的新店可可法朋,又憑藉著之前對於法朋的好印象,顧不上本店的品項都還沒好好吃過一輪,就趕緊找個好時機來二店嘗鮮。可可法朋位於仁愛圓環附近,開車騎車的朋友可以從台新金控的巷子進來是比較順的,捷運的話忠孝敦化或信義安和都差不多距離。位在住宅區樓下的他們,外面蠻靜謐的,沒什麼人潮在外走動。店面的
說來又是滿心慚愧,每回去法朋要嘛都是過於匆忙,只能外帶些容易包裝的餅乾或常溫蛋糕,說是愛店、卻也從沒有時間坐在店內好好吃上一次下午茶。但這回看到很多美食界的前輩們接連為文分享他們的新店可可法朋,又憑藉著之前對於法朋的好印象,顧不上本店的品項都還沒好好吃過一輪,就趕緊找個好時機來二店嘗鮮。
可可法朋位於仁愛圓環附近,開車騎車的朋友可以從台新金控的巷子進來是比較順的,捷運的話忠孝敦化或信義安和都差不多距離。位在住宅區樓下的他們,外面蠻靜謐的,沒什麼人潮在外走動。店面的外觀看起來蠻簡約的,比一店大上不少。雖然外頭有幾個座位,但最近這樣濕熱的天氣下、應該是擺設的成份居多吧!
和先前介紹的 Oui Cafe, 法米、貝爵妮不太一樣,店家會將甜點們擺在一個大盤,坦白說這樣的形式個人還蠻喜歡的。看到其他前輩們試吃可可法朋,也有分裝成幾個小盤的,還不太清楚店家擺盤的依據是什麼就是了。
接著則是舒芙蕾巧克力起士。看外型會覺得好像有些硬實,結果切下去卻是非常軟綿、一刀到底。巧克力和起士兩者味道並存,巧克力的調味則是中間偏微甜;口感上吃起來很軟綿,放進嘴裡之後會慢慢化開。整體而言中規中矩,不太有深刻印象。
白玉:白胡麻
嫣紅:玫瑰與覆盆子果泥
紅水:烏龍與桂圓
綠蕊:香菜
醍醐:醬油
紫辛:老薑與黑糖
將這些素材和巧克力要好好結合在一起,可不是簡單一句"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那麼容易的。一如吃香檳巧克力、焦糖巧克力時,我們會很清楚的明白,自己吃的是香檳和焦糖風味的巧克力、而不是吃巧克力和香檳或焦糖,設計台灣六味時、營造這樣的味覺體驗的意圖想必也讓師傅傷透腦筋。據說為了結合不同的風味、每一種口味的巧克力都用上了不同的基底的巧克力,添加的風味也是精挑細選。事前看了諸多介紹( Kuni前輩關於台灣六味介紹的蠻詳盡的!大家可以去參考看看! ),便打定主意要點來試吃看看,今天拜訪時還蠻早的,全都都還有。挑選了最喜歡的茶香基底–紅水來試吃。
咖啡的部份則是選擇單純的冰美式。如同之前所提,我蠻喝不懂咖啡的,就僅貼上來分享照片、不多做評述囉。
整體餐點而言,可可法朋又超出我的預期。原先和諧淡雅的甜點風格、加上用心設計的口味搭配,新的可可法朋著實讓我對各種風味的巧克力有了新的認識(因為個人原先對調味的巧克力都蠻感冒的XD)。整盤甜點、共四類單品吃下來,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甜膩感,好吃的基本底韻加上精心設計的各種風味或口感組合,我想這正是法朋家族的魅力所在吧!
用餐過程中,店員除了幫忙加水之外、也很熱心的詢問我對餐點的心得、並簡單介紹了餐點的素材們(然後就很快的跑去櫃檯後面跟同事們聊起我對甜點的感想了XD)。難得跟店員聊天,我也直接跟他們反應、如果舒芙蕾巧克力起士的鋁箔可以事先撕掉的話、其實擺盤會變得很好看,他們的回覆也很合理,因為其實鋁箔撕掉會稍微破壞甜點的美感、所以才會交給客人們自行處理鋁箔這樣。不管是用餐環境還是店員們的服務熱忱,我個人也都想給予可可法朋在餐點之外很高的評價。
整體而言,可可法朋和法朋的定價等級差不多,算是平價偏高的法式甜點。依甜點水準、服務品質、用餐環境三者綜合而言,我覺得可可法朋是很值得推薦而嘗試的店家。不管是店家精心設計的新品甜點,還是那些將巧克力與添加風味巧妙組合的巧克力們,抑或是應該只有他們獨家製作的台灣六味,都值得專程去拜訪嘗鮮。推薦給喜歡巧克力或法式甜點、或是時常光顧法朋的老顧客們,我自己也要趁他們大紅之前、快點去嘗試其他品項才行啊!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