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5-05-19
70 views
認識老公一段時間後記得有天他帶我來到這家餐廳,聽說這家西餐廳是全台北市第一家西餐廳,當時都是政商名流、軍政高階、仕伸財主聚會的場所,我們上一代的父母很多也都是在這約會相親,不過這得是台北人才會知道的地方。話說這天來吃這家餐廳時(我們前前後後也來過五六次以上了),我心血來潮傳了幾張照片給年輕一代的朋友(大概是20-30歲),居然沒有人猜的出來這是哪裡?問老媽,老媽也說她不知道!那這樣我就得好好的來介紹了。據官網介紹波麗路餐廳是台灣現今僅存最具歷史的西餐廳,成立於西元1934年,至今已有八十一個年頭(相當是祖母的年紀了),日據時期由廖水來先生創辦,他曾經在日本人所開設的西餐廳學習,餐廳的招牌料理為鄉村咖哩飯及精緻西式套餐。廖先生一生長期資助台灣年輕本土畫家,而波麗路的名字由來就是以法國名作曲家拉威爾一首圓舞曲BOLERO為店名。在那個年代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也是當時的流行時尚聚首之地。這首曲子也被公認為20世紀法國最有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之一。這日我們去了迪化街,於是就順道來這家;一開始我還走到新店去【台北市民生西路308號】本店在【台北市民生西路314號】營業時間:11:00-21:30其
廖先生一生長期資助台灣年輕本土畫家,而波麗路的名字由來就是以法國名作曲家拉威爾一首圓舞曲BOLERO為店名。在那個年代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也是當時的流行時尚聚首之地。這首曲子也被公認為20世紀法國最有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之一。
其實不知道新店與本店的差別在哪?但本店用餐的顧客很多,走進去看到幾乎客滿,原來大家也喜歡來懷舊餐廳
其實早些年也有帶過孩子來這裡用餐,當時他還覺得這家店非常老舊;事隔二三年再次重遊舊地,他居然跟我說他覺得這家店好有設計感!果然這幾年培養對美學的欣賞有進步。
主廚特選鮮嫩的鴨肉切塊放入羹湯熬煮後再淋上竹筍、洋菇及粉絲等,而咖哩飯的獨特口味也可以一試。
老公每次都要聊到這裡古老的沙發椅及他小時候極度排斥的沙拉,當然還有最後非常期待的冰淇淋。
進入食用階段,時間彷彿一下子瞬間倒轉,鐵製的沙拉盤,還有裝湯的碗及盤子都是使用瓷盤(之前看到的相同花紋都是塑膠製品),心想當時用這樣的餐具算是高檔的吧!
沙拉裡的蘆筍口感好奇特,不知是哪個產地(不過這是商業機密),在當時蘆筍是高級品哩!也使用至今,口感好多汁又很香甜,那個口感現在外面也吃不到,我個人覺得好吃極了~
洋蔥湯喝起來香濃,口感質樸,我還滿喜歡的,它不是那種會讓人驚豔的味道卻相當耐人尋味。
波麗路在當時是高檔牛排餐廳,現在也不算平價,屬於中上價位,若跟一般中價位牛排餐廳比較的確在水準之上,
畢竟也經營多年,送上的牛排在鐵盤上吱吱作響香氣直逼腦門,附上玉米筍及通心麵的搭配。吃起來帶著焦香特別好吃!
後來才知道婚後的幾年我跟長輩們去吃到的牛排餐廳都是老字號的,像是沾美、聯一、雅室牛排等等,老味道果然還是比較吸引人啊!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