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5-05-18
586 views
從小在眷村長大的妮妮總是特別懷念村子裡大伙都住一塊很有人情味的感覺農曆過年前家家戶戶都會掛起香腸臘肉準備迎接春節妮外公打從山東到台灣,教會外婆一手擀麵和麵的好手藝不論是蔥油餅、水餃、烙餅等各式麵食都難不倒外婆漸漸地離家到台北工作,朝思暮想眷村外省菜想要重拾那股熟悉的老味道正巧,經妮叔叔推薦台北老外省都愛到這間有人情味的村子口吃眷村菜當下就約定我們時間要請客咧!!!所以很抱歉~長輩請客,每道菜的標價不得而知!村子口位於八德路上的巷弄非常不起眼又破舊不堪客人卻是多到擠在店外,不畏台北下著毛毛細雨甘願做在鐵皮屋門口用餐還好幾天前就先訂好位子,不然肯定吃不到外觀有點像是用鐵皮搭建,微微露出的遮雨棚和煮麵檯掛著木牌用毛筆字寫著滷味、榨醬麵、砂鍋水酒的招牌菜頗有幾分光陰的故事裏頭場景模樣這凌亂簡陋的餐廳樣兒就像是老兵自個兒家牆上的反共抗俄 增產報國真醒目,還有早期藍色鐵片的電風扇、雞毛撢子和國旗飄揚軍官帽、頭盔上都還沾有汗漬就這樣掛在窗邊看到這張照片就想起身為職業軍人的妮爸每次放假回家就會偷偷在窗外嚇小孩......比起前陣子才吃過的陸光小館,村子口這種非刻意營造出來的眷村味更真實親切簡單的一張菜
農曆過年前家家戶戶都會掛起香腸臘肉準備迎接春節
妮外公打從山東到台灣,教會外婆一手擀麵和麵的好手藝
不論是蔥油餅、水餃、烙餅等各式麵食都難不倒外婆
漸漸地離家到台北工作,朝思暮想眷村外省菜想要重拾那股熟悉的老味道
正巧,經妮叔叔推薦台北老外省都愛到這間有人情味的村子口吃眷村菜
當下就約定我們時間要請客咧!!!
所以很抱歉~長輩請客,每道菜的標價不得而知!
客人卻是多到擠在店外,不畏台北下著毛毛細雨甘願做在鐵皮屋門口用餐
還好幾天前就先訂好位子,不然肯定吃不到
掛著木牌用毛筆字寫著滷味、榨醬麵、砂鍋水酒的招牌菜
頗有幾分光陰的故事裏頭場景模樣
牆上的反共抗俄 增產報國真醒目,還有早期藍色鐵片的電風扇、雞毛撢子和國旗飄揚
看到這張照片就想起身為職業軍人的妮爸每次放假回家就會偷偷在窗外嚇小孩......
比起前陣子才吃過的陸光小館,村子口這種非刻意營造出來的眷村味更真實親切
像是必點的炒餅、砂鍋魚頭、榨醬麵之外,滷味和私房熱炒也不可錯過
老人長輩配高粱一定會點這道下酒功夫菜!
重口味的鯽魚先炸後加入蔥段紅燒,整隻入味酥脆連骨頭魚刺都可以咬碎
韭菜末炒豆鼓絞肉,最重要是辣度!
就算是冷的小菜還是吃得出韭菜的脆甜,齒頰留香!
這盤小菜表現較不突出,不夠酸不夠辣也少了點層次變化
妮妮家出品的酸醬豆才是一絕!
除了小菜要用搶的,滷味動作也要快!
妮叔叔早就趁兵荒馬亂之際見縫就鑽~夾好了一大盤等著排隊,晚了就吃不到囉!
切著滾刀塊狀的綠竹筍一看這實心漸層的琥珀色就知道入味
著實鮮嫩多汁、口感細緻吃不出纖維老梗,是滷菜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這有著適度鹹味、不甜、不油、沒有五香粉的滷汁味道極好
入味的滷大腸、豆干、豆包、豬耳朵也是大夥兒的下酒菜
顧名思義麻醬配炸醬就是外省最愛的雙醬麵
可惜兩種醬底量都太少無法散發出誘人的芝麻香,攪和起來略顯單薄清淡
從小到大吃過不少好吃的炒餅和燴餅,有湯的、乾的、清炒的各種方式
外婆家冰箱更是永遠都會有手工自製烙餅,吃不完的餅加點料下鍋就是一盤炒餅了
基於這樣的原因,對於炒餅我總有股獨特的鄉愁在裡面
相較陸光小館烙餅乾硬,炒的又太過頭導致焦氣過重
村子口的餅皮特別大塊,一吃就知道是用燙麵桿製所以相當軟Q不硬還帶點筋性
本身就帶有點鹹味的烙餅炒過滋味更豐富,這才是記憶中的味兒啊
再加入雞蛋、小白菜大火快炒下起鍋油收的極乾,炒餅也需要真功夫!!!
水餃上桌才知道包的是高麗菜餡而非最愛的韭菜餡,又可惜了一次!
從小被外婆自桿水餃皮給寵壞了,對於吃水餃這檔事嘴巴挑剔的很
清清淡淡的肉餡包的扎實飽滿,沾上特製的花椒辣渣才夠味
這是當晚無意間看到隔壁桌客人一對情侶點了炒餅和四盤熱炒
每道看了都好想加點,其中像是炸/臭豆腐當晚要加點就賣完了
還好,妮妮我最鍾情的臘肉還點的到
臘肉炒糯米椒真夠下飯,就愛那獨特的煙燻香氣
要說美中不足之處應該就是臘肉太少了........
來村子口也必點砂鍋!
冷冷的冬天一家人窩在小館吃著下酒菜,桌上冒著煙圍爐聊天的感覺真是舒服
熱心的服務店員還會不時的來幫忙翻動砂鍋、加湯兼噓寒問暖聊聊天
比起陸光小館硬是要我們點菜的大姐多了些人情味呢!
鰱魚頭油炸後越煮湯頭越鮮美,海鮮提味下搭配芋頭融化在湯頭中喝起來圓潤濃郁
暖了肚子心也暖了.......
可訂位
營業時間:11:00~14:00 17:00~21:00
電話:02-25796455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34號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