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8-06-30
123 views
前兩週,阿發受邀到南投埔里演講,心想也十多年沒帶老婆去南投玩,於是要老婆和子女請假一天,一家四口一起順道到南投旅遊。除了原本行程規劃中,到紙教堂和日月潭一遊外,吃、吃、吃當然也是阿發家的一貫風格。而出發前,老婆說若到埔里,一定要品嘗在地兩樣特色小吃!一是鹹油條,二是肉圓。當她對我提出這兩項一定要吃到的時候,我是能理解選鹹油條,但是說要吃肉圓?!原本我還心想說,這是能特別到哪裡去,不過又聽到肉圓竟然可以兩吃!!算阿發吃得、看得都還不夠多,那就非要嚐嚐看不可囉~▲店外觀我們投宿至「永樂園青年旅館」才知道,原來「阿菊肉圓」同是位於西安路一段上,彼此門號相差50號,距離不到200公尺,真是幸運~▲排隊人潮沒想到在週六上午11點多,店家才剛開門營業,店前就已湧現大量前往用餐的人潮。▲用餐環境店內幾乎沒有裝潢修飾,但用餐環境以小吃店家相較,算是相當乾淨明亮。還沒中午12點,人潮就已絡繹不絕,且座無虛席。▲攤上價目表▲美食節目採訪照▲油鍋中的肉圓據店家的說法,每天一定用新的油,而且堅持不使用回鍋油。看得出油鍋中的油很新啊~▲淋上〝雙醬〞原來「阿菊肉圓」的特色不只是肉圓〝兩吃〞,還有另一項好吃的秘密武
而出發前,老婆說若到埔里,一定要品嘗在地兩樣特色小吃!
一是鹹油條,二是肉圓。
當她對我提出這兩項一定要吃到的時候,我是能理解選鹹油條,但是說要吃肉圓?!
原本我還心想說,這是能特別到哪裡去,
不過又聽到肉圓竟然可以兩吃!!
算阿發吃得、看得都還不夠多,
那就非要嚐嚐看不可囉~
我們投宿至「永樂園青年旅館」才知道,
原來「阿菊肉圓」同是位於西安路一段上,
彼此門號相差50號,
距離不到200公尺,
真是幸運~
沒想到在週六上午11點多,店家才剛開門營業,
店前就已湧現大量前往用餐的人潮。
店內幾乎沒有裝潢修飾,
但用餐環境以小吃店家相較,
算是相當乾淨明亮。
還沒中午12點,
人潮就已絡繹不絕,且座無虛席。
據店家的說法,每天一定用新的油,而且堅持不使用回鍋油。
看得出油鍋中的油很新啊~
原來「阿菊肉圓」的特色不只是肉圓〝兩吃〞,
還有另一項好吃的秘密武器〝雙醬〞!!
下面再來說這〝雙醬〞有何不同。
店家原本只賣肉圓和肉羹,
但店老闆夫妻的女兒阿雯,
傳承著祖傳古早味的手工做法,
做出風味獨特且風評頗佳的各種粿食,
並在店內販售。
就肉圓與羹類,價位相當銅板價囉。
店家除強調肉圓是每日手工現做現包外,
肉圓皮是由來米漿搭配蕃薯粉混製而成,
餡料則是使用豬腿筋肉與筍丁…等調配,
加上每天換新油,
保證肉圓不僅新鮮,
且吃的安全有保障。
半晶瑩剔透的模樣。
傳承著祖傳手工做法的草仔粿與芋粿,
外觀看起來就很具古早味與真材實料。
很具古早味且鹹香好口感的蘿蔔絲,
重點是竟還包著個頭不小的滷肉塊,
這真是太合阿發的口味了~
口感相當具古早的鹹香美味,
同時也是相當真材實料。
這可不是吃港式飲茶還附上一壺喔!
那壺裝的可是〝蔬菜高湯〞。
這的肉圓外皮,是由來米漿搭配蕃薯粉混製而成;
餡料則是使用豬腿筋肉與筍丁,再加入鹽、胡椒、蔥頭…等調味;
最後淋上,由醬油特調而成,充滿古早味的黑色鹹味醬,以及由米漿加二砂糖調製的甜白醬,
這〝雙醬〞一淋上,讓Q彈的肉圓皮、鮮嫩的豬肉、清脆爽口的筍丁…
嗯,讓原本口感就很不錯,且吃起來不油膩的肉圓,
更是顯得鹹甜滑溜順口,完美融合,讓人吃得津津有味。
哇!
不小心就碗底朝天,
忘了這可以〝兩吃〞…
還好我們不只點一碗,
不然看現場的人潮,
若再加點一碗,可能不知要等到何時啊!
相當Q彈有嚼勁~
不要因為肉圓好吃就不小心吃完了,
可要留下內餡,
才能吃到在地特色的肉圓不一樣吃法喔!
在埔里,肉圓有著在地特色獨特的吃法;
無論您是外帶還是內用,店家都會附上一壺(袋)用蘿蔔及蔬菜熬煮的清高湯(之前是用大骨,老闆娘說現在人越來越養身,所以後來改成蔬菜清高湯)。
所以在這吃肉圓,不要急著全吃完,要留下一些餡料,再倒入清高湯,一碗極為鮮甜美味的〝肉圓湯〞,就輕鬆完成囉。
很清甜順口的〝肉圓湯〞。
鮮嫩味美~
果然是香辣帶勁,風味頗佳,
喜辣的朋友可別錯過。
外觀清爽不混濁,
很像我老婆喜歡喝的客家肉羹湯,
且料好實在。
充滿蔬菜鮮甜爽口的滋味~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