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0
電話號碼
052277886
營業時間
今日營業
11:00 - 20:00
星期一至日
11:00 - 20:00
付款方式
現金
其他資料
外送服務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
食記 (1)
火雞肉飯、白醋(美乃滋)涼麵是嘉義市常見的代表小吃特定知名品牌美食則除了砂鍋魚頭以外,還有就是文化路夜市商圈的「阿岸米糕」啦前(2022)年搬遷到民生北路上的「阿岸米糕-阿彰的店」,是我第一次來訪招牌鹹米糕口味經典依舊,土魠魚羹則是變更好吃了整體有老字號新氣象的Level UP感覺! 餐廳名稱:阿岸米糕-阿彰的店 (嘉義市西區民生北路10號)營業資訊:05-2277886 11:00-20:00;公休日請參考店家公告餐點介紹:米糕/滷肉飯/土魠魚羹/湯類/單點/冷凍包▲阿岸米糕-阿彰的店 店面位於民生北路上,接近垂楊路,附近有舊市政府、嘉義女中、文化公園等地標步行到文化路夜市也只要450 m,約5分鐘時程。吃完米糕還有胃口的話,還能去文化路夜市再吃一波(客串演出: J哥、Na哥)▲阿岸米糕-阿彰的店 用餐環境兩個店寬的內用座位區總共有5組二人桌和10組四人桌,座位間距寬,桌面又大,坐起來很舒適內用的燈光明亮又不刺眼,冷氣也很涼!(客串演出: Na哥)▲阿岸米糕-阿彰的店 自助區自助區有餐具、衛生紙、調味料(辣椒粉)以及兩壺的柴魚湯(客串演出: J哥、Na哥)▲內用免費柴魚湯就是用柴魚片熬煮,無額外添加味精或柴魚粉極少油、清甜暖胃...讓我好想吃春捲(嘉義很多春捲攤位也都會有柴魚湯)(客串演出: Na哥)▲阿岸米糕-阿彰的店 招牌鹹米糕糯米蒸熟後拌入豬油和其他調料,並且放在竹飯桶內保溫;老闆會隨時用爪子型的飯杓稍微攪拌糯米飯,避免內部的糯米被燜太久而變太軟▲阿岸米糕-阿彰的店 招牌鹹米糕用爪子飯杓將糯米飯鏟到碗中,再淋上獨家肉燥和適量滷汁▲單人行,必食「鹹米糕+土魠魚羹」經典組合多人行,則必有更多口福焉滿滿一桌豐盛的飯與菜肉,看起來真的蠻營養均衡的(笑)鹹米糕 NT 35/ 小 米糕上的肉燥是切成細片狀,多瘦少肥,少吃起來既有瘦肉的精實與肉香,並有少許油脂的柔嫩以及脂肪香氣;肉燥裡還有少少的蝦米和油蔥,兩者味道都不重,是要咬到了才會浮現出他們的味道,因此主要多是嚐到肉燥的肉與醬汁為主▲學Google map上有人就這樣在米糕上淋了一個螺旋的甜辣醬看起來好像量太多,但整體吃起來很剛好,香甜的肉燥味多了甜滋滋帶微微辛辣的滋味但考量到鈉含量問題,還是斟酌使用~▲糯米飯已經有先拌入豬油和調味料,飽滿精實、粒粒分明又保有黏性,不像白米飯綿軟易糊,又不如油飯那般顆顆都有彈性和嚼勁加上油和滷汁的濕潤使糯米飯更適口好咀嚼,滷汁和油香更是誘人一口接著一口 滷肉飯 NT 30/ 小滷肉飯乍看則跟米糕實在有八九分相似,不過店家會用碗做區別:有印花的碗裝滷肉飯、全白碗裝米糕當然,專業的食客們也可直接從飯和肉燥辨別:米糕是用糯米且有拌油汁,米粒細長且有點油亮;滷肉飯則是用蓬萊白飯,白皙且無油亮感另外,儘管兩者的肉燥是來自同一滷鍋,不過滷肉飯的飯沒有額外事先調味,所以店家會特意放較多比例的肥肉,增加更多脂香我個人喜歡有咬勁的米食(與麵食),也比較喜歡瘦肉、不愛肥肉,因此對於這兩種飯食,我舉雙手都投給米糕! ▲土魠魚羹和菜羹的羹湯透徹,適量的勾芡使羹湯喝起來稠中還是帶湯水感;配料簡單,就是只有幼嫩的大白菜葉;味道甜而恬淡,熬煮時無醬油、爆香蒜頭等重調味土魠魚羹 NT 50 上桌前店家會有淋少少的烏醋,但客可自行添加更多烏醋、胡椒粉、辣椒粉和蒜汁每碗的土魠魚有四、五塊,約略是一口大小。是以魚肉裹魚漿的「浮水魚羹」的作法,跟常見的裹麵粉漿再油炸的紅燒土魠魚羹不同,兩種土魠魚羹風味差蠻多的,各有特色我喜歡他們的土魠魚羹在於魚肉比例超高! 整塊的土魠魚肉塊外層裹上薄薄的番薯粉,因此不會像吃魚羹或魚丸那般彈脆,主要還是吃到整大塊土魠魚肉本身的鮮味以及細緻的肉質,這些是再怎麼真材實料的漿或丸類都無法比擬的 綜合湯 NT 20 內容:貢丸1顆、油豆腐2顆、湯不像大多小吃店的丸子或油豆腐湯會有不少的白胡椒粉和芹菜味,他們的清湯類就跟柴魚湯很像,只是柴魚味道淡了點,也是很少浮油,口味清雅恬淡、不嗆辣油豆腐裡外都非常軟嫩,飽含湯汁而不油膩、無油耗味當然,桌位上的白胡椒粉也是可以自行斟酌添加佐味的啦 睫毛菜 NT 30 大多涼拌小菜如睫毛菜、木耳、小黃瓜,都是醋溜和少許香油調味,酸酸甜甜的是刺激味蕾又解膩其中睫毛菜是相對較少見的。其實他就是裙帶菜的「一個部位」,是中間梗條旁邊的鬚邊,產量最少也最貴雖然味道就是海帶,但最輕薄與細緻,因此口感會比較柔軟帶一點點脆度而已,不那麼富有嚼感 豬耳朵 NT 30 有細絲、也有大片肉質滑嫩,有點煙燻香氣;軟骨Q脆好咀嚼 在嘉義頗具盛名的「阿岸米糕」是年近半百(至今第48年)的老店阿岸就是創始人阿公的名字,最初攤位是在文化路上的「老張米糕」,後來二代移到民族路店面,也是在文化路口處附近,並改名為阿岸米糕而兩年前(2022年)則再度搬遷至文化路和民生北路上。 目前由二代阿彰與三代接掌的「阿岸米糕-阿彰的店」內用環境寬敞舒適、免費柴魚湯喝到飽,對面就有公用停車場,很是方便此外,外帶包裝的設計和冷凍品的推廣均有兼顧,整體經營得更有規格、精益求精 阿岸米糕-阿彰的店 菜單(拍攝日期:2024.04)品項不算多,就是飯類(米糕、滷肉飯)、羹類(土魠魚羹、無肉的菜羹)、涼拌菜、清湯以上。 繼續閱讀
(以上食記乃用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