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尼 等級4 | 關注 留言給此食家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哭臉
編輯推薦 餐廳總分
文章形式 | 地圖形式
2024-04-09
不過兩家都是下午才營業,而中午就抵達埔里的我,早已飢腸轆轆 於是先去下車站附近的「蘇媽媽湯圓」後,依舊很有食慾 於是就想說找一個我從來沒吃過的食物吧! 便找到「游記扣仔嗲」,因為我從來蚵嗲和肉嗲 餐廳名稱:游記扣仔嗲(南投縣埔里鎮隆生路80號) 餐廳連結:FB粉絲專頁 營業資訊:04-92423705 週四至二10:00-19:00;週三休 餐點介紹:炸物/麵類/湯 內用桌有六桌,桌上都有五香醋甜辣醬和胡椒粉 (客串演出: J哥、Na哥) 但一就座還沒點餐,老闆就會先遞上一碟米糊漿和醬油膏 米糊漿就是有股淡淡甜味,沒有味道; 醬油膏則是一入口就是香氣奔放,後帶出甜甜微酸的尾韻,老實說還真是好吃不膩 甜辣醬也是甜味跟辣感都很均衡,有增添不一樣的香氣和味蕾的刺激,卻又不會甜膩或鹹辣,單吃也是很好吃的 我平常住離東石那麼近,卻大老遠跑到台灣唯一不靠海的南投...來吃炸海鮮!!! 因為第一次吃「嗲」這種炸物,覺得新鮮,就任慾望而點了四樣 結果送上這麼一大盤!! 太罪惡了吧 各種嗲也都有一樣的小問題,上層麵皮都很脆,但底部可能因為比較薄又太熱而被蒸氣燜到變軟爛 豬肉有肉絲且有切大塊的瘦肉塊,口感扎實帶點Q,有黑胡椒調味 肉嗲的內餡也比蚵嗲或魷魚嗲有較多醬汁,因此更濕潤,味道也是最重,也跟韭菜麵衣最融合的 蚵嗲 NT 50 切成四塊,每塊約有1-2隻蚵仔;蚵仔大且飽滿,還都有汁水,無腥味 炸麵衣還殘留一些油量,但還算乾鬆酥脆,不至於吃幾口就膩 除了滿滿韭菜的菜味外,炸粉漿本身就是很淡的麵味,沒有太重的味道或是油耗味 後來從網路參考幾帖食譜才知道炸嗲粉漿是用在來米粉、酥脆粉、麵粉...等去混的,不一定要蛋,所以若味道很淡可能就是沒有蛋的關係吧? 每塊有將近四、五塊魷魚丁;魷魚是新鮮魷魚而非發泡魷魚,口感軟中帶脆、而且有烤魷魚的濃郁香氣,很是好吃(很像高速公路休息站常見的韓式烤魷魚味) 內餡則最乾,也有種魷魚跟韭菜麵衣分開吃的感覺 長條的板豆腐炸到外層剛剛好的厚度和脆度,微硬卻又不會硬到割嘴 外硬脆和內柔嫩的雙重質地,口感豐富 試試看店家給的醬料碟:米糊漿+醬油膏 米糊漿單吃都沒味道了,搭配炸嗲就真的沒什麼不一樣;但醬油膏倒是不錯,增加甜甜香香的滋味; 或是配桌上的五香醋(八成肯定跟蘇媽媽湯圓給的一樣,都是大越五香醋吧!!)或甜辣醬,都很好吃 游記扣仔嗲 菜單(拍攝日期:2024.04)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4-04-06
同時也有找幾家從Google map上看起來不錯、有眼緣的大餛飩 這次安排很多點都在北屯區,因此也就順道來一家我的大餛飩口袋名單「政義兄溫州大餛飩.牛肉麵」 餐廳名稱:政義兄溫州大餛飩.牛肉麵(台中市北屯區昌平路二段2-5號) 營業資訊:04-22414122 04-22426255 11:00-21:00;不定休 餐點介紹:麵食/湯類/抄手/小菜/招牌特餐 用餐日期:2024.03 (客串演出: J哥、Na哥) 內用桌位總共有四組兩人桌、兩組四人桌 但有一張四人桌已經被放滿滿一鍋鍋的滷味、食材,看起來是不太可能花一、兩分鐘就能挪出來空位 且旁邊的貨架、流理檯上也都堆了滿滿的包材、貨物,乍看覺得蠻像在倉庫裡用餐的 門口的半開放的廚房旁還有滷味櫃、餐具、調味料和衛生紙 (客串演出: J哥、Na哥) 內容:鮮蝦餛飩五個、特製醬 特製醬料有豆瓣、滷肉燥、酸菜和辣椒等調成,豆瓣的鹹味和油量都蠻剛好的,直接吃醬也能接受,不到太重 一入口就是肥瘦摻半的滷肉醬和豆瓣醬混合的濃郁肉醬和發酵豆香和鹹味,還能吃到酸菜酸味; 辣感是後來才出現,(客製化小辣)只會輕微辣在舌根和喉嚨,持續十幾秒,不會太刺激 大餛飩餡是豬肉餡裹著整隻蝦仁,因此不會發生鮮肉餡和蝦仁完全分開的狀況發生 蝦仁是十圓硬幣的平均大小,有去腸泥,不過就是少了新鮮蝦子的甜味,口感也微Q脆,有點像蒟蒻 內容:鮮肉餛飩五個、菠菜、海苔絲 湯清澈、少浮油,有柴魚和蔬菜甜清味; 總之,不是很單純的豬肉而已,感覺還有加很多其他成分(可能有澱粉)和調味,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跟這家大餛飩味道蠻類似的有高雄的廣招英溫州餛飩、嘉義縣朴子市鐘記意麵、彰化縣員林市柳家紅油抄手 政義兄溫州大餛飩.牛肉麵 菜單(拍攝日期:2024.03)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4-03-26
儘管我不是高雄人,也沒有在高雄長居過,但這次來吃巨揚餛飩, 可不是路過或看網路好評這麼簡單的動機而已 而是抱著一個尋根與朝聖的莊重心態啊 餐廳名稱:巨揚餛飩(高雄市苓雅區苓雅一路199號) 營業資訊:07-3354772 週二至六 11:00-19:30(週二至五11:00-13:00僅外帶與外送,無內用);週日一休 餐點介紹:麵食/湯類/小菜/飲品/組合餐;參考官網菜單 用餐日期:2024.03 附近有文化中心、忠孝夜市 「巨揚餛飩」創立於1983年,於當時高雄最具盛名的百貨公司——大統百貨的美食街起家 而在1995年十月底,大統百貨因電線走火而發生非常嚴重的火災,導致店家被迫遷移;「巨揚餛飩」而後在1997年於同為大統集團的大樂購物中心Dollars Mall美食街繼續經營,最後於2007年搬遷至現在的地址,獨自開設店面營業之今。 我不是出生於高雄,也不曾在高雄久居過, 因此當時大統百貨火災事故,對年幼又非當地人的我來說完全無印象 巨揚餛飩當時還在百貨公司美食街時,就生意很不錯 後來火災事故而被迫搬遷,也讓許多高雄鐵粉們,跟著店家搬去哪就跑去哪吃 不過為何我對巨揚餛飩會是「還沒吃過就已經有好幾分崇拜」的心態呢? 原因其實就是個想在異地找到童年回憶滋味的小故事而已 (以下是一堆個人回憶,可略過) 我常說我「超愛」大餛飩,僅次於春捲潤餅的程度;但非大就好,而是味道得跟小時最常吃的某家溫州大餛飩相似的才會滿意。 那家溫州大餛飩位於嘉義新榮路上(可見文末照片),店名就是「溫州大餛飩(高雄)」。但在我國小某年級時就歇業了,聽母親大人說是老闆身體欠佳且當時老闆兒子無意接手。歇業的那陣子同時,在嘉義家樂福B1美食街也開一攤高雄溫州大餛飩,起初味道跟我愛的一模一樣!到近年來第一次去雲林北港吃某家溫州大餛飩時我才知道是他們去開的,但後來他們不續約而換人接手後,家樂福的那家大餛飩口味就大變,真的大變...吃了一、兩次,心死拒吃。以上,是我在嘉義的學生時期記憶。 後來在外地長住、工作以及慢慢經營部落格時,就常常趴趴走、尋找外觀看起來類似的大餛飩試試,偶爾遇到口味有幾分雷同的,也會很開心。 近年先後在雲林北港和嘉義西區都吃到味道不論餛飩、湯頭、配菜都「極~似~」的溫州大餛飩,讓我又重回兒時美味。甚至透過店家張貼的沿革介紹以及親自與老闆聊天而發現,其實這幾家是有家族淵源的! 這發現真的讓我感動到痛哭流涕 這幾家店是同輩的(親或表)兄弟姊妹們,其中一位把技術教其他人,後來大家各自創品牌經營,不互相干涉 嘉義西區大餛飩的老闆有說大家彼此不想表明關係,所以我在此不明說店名,有興趣可以私下跟我聊天 聽說當時教大家大餛飩技術的那位,就是創立巨揚餛飩的「始祖」 也就是說,我小時候吃的新榮路大餛飩,以及後來在雲林與嘉義吃到的都是傳承自巨揚 因此對我來說,巨揚餛飩就是個我最喜歡的大餛飩的原始之味,肯定是抱著尋根的心態,要來吃一番! (以上個人回憶,結束) 店內座位約一組二人桌、一組六人桌、三組四人桌 桌間間距算寬、環境簡單明亮;重點是...冷氣夠強(但不到太冷不適)! 儘管在外烈日讓人難受,但一進門就瞬間涼起來,想吃熱食的慾望就來了 門口右邊就有個簡單的自助台;有餐具、調味料和衛生紙 剛開始營業時我就來了,當時我是第一個人客 不一會人客也就陸續進來,不論內用或已經預訂外帶取餐的都不少 兩個老闆一人負責煮;另一人負責點餐、出餐甚至也要外送,人手緊迫 因此平日上班日的中午時間(11:00-13:00)就不開放內用 出餐算快,點餐完大概過了五分鐘左右餐點就上桌啦 內容:鮮肉大餛飩5顆、小白菜、榨菜、湯 湯頭略有浮油,喝起來有滷肉汁的醬汁甜味,不會太鹹或油膩,沒有味精的感覺 湯裡的榨菜絲不少,軟脆而不鹹(但紅油抄手的榨菜就偏鹹); 小白菜切得很碎、不多,單用筷子還夾不起來,比較像是配色 餛飩皮薄卻不易破,也不會多到一堆皮漂在湯中,收合處皮比較厚一點 滿滿豬腿肉打成的肉餡緊貼附著餛飩皮,呈現密布的皺摺,還透出灰粉的肉色,這種圓渾如顆大腦的大餛飩...外觀100分!! 肉餡的滋味,完全沒有讓我失望,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好滋味!! 就是很純的豬後腿肉的香氣、肉香足、不會過度的鹹鮮味,也沒有什麼麻油或其他調味料的佐味;這樣的純粹,就是我覺得最美味、吃不膩之處 肉餡很柔軟且細緻,有帶少少的細小軟筋,也有小小塊的肥肉,肥肉不會QQ的,所以整體吃起來,口感不明顯 內容:鮮蝦大餛飩5顆、紅辣油(微辣)、榨菜、蔥花 碗內也有不少的湯水,約1/4碗;只有淋辣椒油,沒有加醬油或醋調味;榨菜偏鹹 我自己是絕對堅持加醋,酸香的滋味我更喜歡 辣椒油是店家自家栽種辣椒、自行研製辣醬,香氣很足,辣而不麻;熱辣感徐緩釋出,在口腔、嘴唇和喉嚨產生熱熱辣辣的刺激感,持續約半分鐘後漸漸消退 「微辣」對我來說已經很夠,足以讓嘴唇發熱,若再繼續吃熱的就會覺得不太舒服 對我來說,終究還是鮮肉大餛飩最好吃 除非蝦子夠鮮,有足夠蝦汁、蝦味融合於豬肉餡中,使這顆大餛飩滋味完全不同 不然對我來說,蝦子只是讓肉變少、味變淡,反而沒加分 目前吃過的大餛飩店中,我覺得加蝦有加分的有彰化鹿港名家大餛飩、彰化員林打石巷36#牛肉湯大餛飩 總而言之,我的大餛飩本命果然還是最純的「鮮肉大餛飩」啦~ 巨揚餛飩 菜單(拍攝日期:2024.03) 從該地址最早的Google Map街景圖(2010年)還能看的到招牌!! 之後該店址就變成飲料店了 以上。 評分: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5 衛生 4 CP值 5
2024-03-14
這次透過網路介紹文推薦,到斗六火車站後站附近的「隱の咖哩、丼」試試熟成咖哩 由一家人共同經營,生意很不錯,感覺來客都是鐵粉呢! 餐廳名稱:隱の咖哩、丼(雲林縣斗六市上海路90號) 營業資訊:05-5331896 週二至日約11:30-13:30 17:00-20:00;週一休 餐點介紹:咖哩/丼飯/一品料理/飲品/啤酒 ※低消NT 160/人 ※禁止酒駕 ※理性飲酒 從斗六車站後站出發步行400 m,約5分鐘即可抵達 比起前佔有傳統菜市場、商圈、老街,後站則是多為住宅,顯得清幽許多 是一層樓獨棟建築,建築周圍還有一塊庭園,種植許多綠樹植栽,有好好照顧和修剪,綠意盎然 門口和室內玄關處也擺放許多蕨類和綠色小植栽,乍看真像園藝店 看來老闆不僅是廚師,也是很擅長園藝唷 約1/3空間是半開放廚房,天花板處有好長一排抽油煙機(很像蔬果批發市場的運送帶~哈哈),因此儘管有滾鍋、炸鍋等,卻完全沒有油煙味 室內空間為灰白色系的粉刷,搭配淺色木紋家具和暖色燈光,顯得簡單乾淨又不會冰冷,很是舒適的氛圍 內用桌位有約7-8張兩人座(部分是合併成四人座),也有靠著廚房的吧台座 不僅桌面大、座位間空間都蠻寬敞的,腳邊放包包行李(店家有提供置物籃)也不太會影響其他人客 (客串演出: J哥、Na哥) 有生菜、水果和...蟹味棒(?),淋上日式油醋醬 內容:牛肋條咖哩、香鬆白飯、歐姆蛋、蔬菜(馬鈴薯、花椰菜、玉米筍、蓮藕片)、嫩薑、蔓越莓果乾 蔬菜除了蓮藕片有醃漬,其他都是純粹水煮後冰過的吧?吃起來是冰冷的,且煮得過軟,沒什麼鮮脆感了 米飯熟而不糊爛,保有點咬勁,我還蠻喜歡的 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他們的牛肋條的筋膜還是韌了點,稱不上軟嫩 深棕色的熟成咖哩,如洋蔥濃湯般既濃郁又細緻,有蔬菜和辛香料長時熬煮出的馥郁香氣 還有撒一些烤過的碎腰果,咬開時就散發出迷人的堅果香,有畫龍點睛之妙 不過咖哩醬偏鹹,得配上足量的米飯,不適合直接品嚐 根據咖哩控友人的中肯解釋,這種咖哩「不能拌」,意思是這咖哩口味重,適合每口飯都配少量醬食用,不能像燴飯那樣攪到每粒米飯都裹滿滿醬汁那樣吃; 所以說咖哩拌或不拌,不只是每個人的用餐儀式感,可能也跟咖哩本身有關係(深有感觸) 雖然稱之雞「球」,但是其實不是像雞米花或雞塊,而就是帶皮的無骨雞腿塊 雞皮炸到薄而酥脆,皮下脂肪剩一點點 每塊的肉則厚薄有差,肉薄的就顯得比較乾,略乾了點; 肉厚的則同樣絲狀紋理明顯,但是有保留足夠肉汁 適當的醃醬鹹香,搭配細緻的柴魚和甜中帶微辛嗆的山葵美乃滋,好美味又涮嘴 隱の咖哩、丼 菜單(拍攝日期:2024.02) 要留意的是,小里肌咖哩需要「提前一週」預訂 以上。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5 CP值 3
2024-03-09 (屬於相關食記)
儘管我其實都在低海拔又低緯度的台灣南部,還是連幾天都冷到凍未條 而這幾天...每天我在床上醒來,腦中都會自動迸出好多突然很想吃的「今日菜單」 羊肉爐、紅油抄手、火鍋吃到飽...都出現了 週六清晨醒來,我的大腦告訴我,早上想來點...虱目魚腸和魚皮!! 於是就找一間清晨營業中、我也還沒吃過的「在地人魚湯粥」 餐廳名稱:在地人魚湯粥(嘉義市西區康樂街286號) 營業資訊:0933617243 6:00-13:00 16:30-19:00 餐點介紹:湯/粥/乾(清燙)/飯類/麵類/小菜 在新光三越建築後方的小巷子,算是在嘉義市和平路菜市場內 非住附近居民或是有來逛菜市場的話,比較不會路過看到 店內就一個小型店面寬,前台的開放式廚房區,可以直接看到老闆在料理 (客串演出: J哥) 桌上擺著幾碗事先燙熟、瀝乾的魚頭、魚鰭邊角、魚內臟、豬骨仔肉 我猜是相對魚肉,這些都是比較稀有、每日限量的部位 在地人魚湯粥 常態菜單(拍攝日期:2024.01) 每張桌子旁的牆上都有貼菜單 其中一張桌子還有放滿滿的垃圾紙袋,可以用來裝魚骨等垃圾 店內菜單有豬肉類(滷肉飯、骨仔肉)、貝類和三種魚的湯粥料理,分別是草魚、烏鰡、虱目魚 簡單分為湯、粥、乾;乾是指「清燙」,不是乾煎的 大多魚湯粥店都是只有草魚和虱目魚,還有提供烏鰡的的確較少見 三種魚中,「虱目魚(學名:Chanos chanos)」(參考台灣魚類資料庫)與其他兩者最無血緣關係,為虱目魚科虱目魚屬,為半鹹水或鹹水養殖魚 草魚(學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參考台灣魚類資料庫)別名鯇、鯤、草鰱...等;烏鰡則是青魚(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參考台灣魚類資料庫),又稱黑鰱、黑鰡等,學名的種名piceus就是烏黑的意思。 草魚和烏鰡都屬於同目科(鯉形目Cypriniformes 鯝科Xenocyprididae)、不同屬的魚種 相較親緣更遙遠的虱目魚,兩者外形、習性和做成料理後的風味口感(XD)也都比較相似,均為台灣常見的淡水養殖食用魚 分辨方式則是觀察外觀,如:草魚體色偏淡且金黃且頭部較圓鈍,烏鰡則是體色深灰且魚頭較尖 魚肉非常緊實、緻密,是紮實像整塊的瘦豬肉,但是卻很有彈性,而不是乾澀 魚湯很清、極少油滴,僅用簡單的鹽、薑絲、蒜苗等調味,沒有酒和味精,因此味道僅有淡淡薑味、沒有辛嗆感 魚皮薄而帶點膠質感,但很薄因此不會像涼拌鯛魚皮那麼Q 乾魚皮就是清燙的虱目魚皮,不是乾煎的、也不會是其他魚的皮 沒有瀝得很乾就淋上蔭油膏,因此湯水就稀釋掉蔭油露,不僅變得半稀半露的狀態,甜味中又摻點水味,虱目魚皮本身的味道也不明顯 而且份量就八片方形小片,小貴又不是那麼好吃 菜單寫「魚腸」而不是虱目魚腸,是因為會依照當天的貨,可能會是虱目魚腸或是草魚腸;像今天的就是草魚的腸與肝 另外老闆還加碼一些草魚蛋! 魚蛋蓬鬆如一塊很鬆的橘粉色海綿,口感也很細綿、帶很細小的顆粒感,不明顯的、淡淡蛋味 粗度直徑約0.5 cm,比虱目魚腸粗很多,乍看就很像鴨腸,口感就不如虱目魚腸紮實,但還是有點QQ脆脆口感 而裡面的絨毛混著湯,吃起來有點像湯混全熟蛋黃的濃漿感 魚肝和魚腸都比虱目魚的更白,味道也沒那麼重。相比起來我還是喜歡虱目魚腸和魚肝的味道(我也好愛虱目魚皮的味道~) 多是軟嫩的軟骨和膠質部位,也有一兩塊特別的,如:俗名天梯的豬上顎、豬舌根部(應該是) 不會感覺有什麼肥肉,而且軟中帶脆、很好咀嚼 軟Q帶脆、淋上蔭油膏和薑絲就很美味 以上。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5 衛生 5 CP值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