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olic 等級2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14-09-27 ![]()
到底臺北是個國際化的大城市,各式各樣的異國飲食在大台北都不難找到,廣受男性朋友們愛戴的燒肉丼亦若是。(個人主觀印象中,)男性族群對於肉類多數來者不拒,對於丼飯這樣一個有著好吃燒肉、適量(?)蔬菜、和著非常有飽足感的米飯組成的料理,接受度可說是非常的高啊!吃了幾家之後,決定要寫出來介紹的、是最近市民大道上的新寵兒:職人燒肉丼店鋪。 ![]() 職人燒肉丼店鋪的確切位置在市民大道上、微風廣場這一側,在復興南路和敦化南路中間,機車的話人行道還蠻好停的。外觀非~~常的顯眼:鳥居的入口及小瀑布的造景,引顧客進入日式拉門裡面。 ![]() 間不大,但在市民大道上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段,完全可以體諒~~。目前不接受預約,現場登記候位。即便是週四晚上十點這種一般店家的冷門時段,都還得等上20分鐘,如果要在尖峰時段用餐,得有等等等的心理準備。半開放式的廚房其實讓空調有些吃力,沒有明顯的涼爽感,但接續即將入秋入冬的季節,卻是容易讓人暖起來的地方。桌子上有很多可愛的調味罐,但因為個人習慣吃原味,而且他們家上桌的東西調味早已很到位,就沒有多加留意了。店內雖然位子不多,但是所有餐點現點現烤,也讓內外場忙的不可開交。在版上苦蓮前輩的食記中提及、號稱"板橋孫芸芸"的老闆娘倒是真的跟孫芸芸有幾分神似>////< ![]() ![]() 初訪時點了牛排丼系列中的牛小排丼。基本的一個Set就像畫面中這樣:大大一碗丼飯、一碗蔬菜湯、還有用來烤海苔的小烤爐。以200~420這樣的價位而言,光看這樣一個托盤的份量都覺得滿意啊!除此之外,加59元可以加上沙拉一份、軟性飲料一杯、以及麻糬冰淇淋一個。 ![]() ![]() ![]() 肉類的部份,店家的牛肉用的都是USDA的Prime或Choice等級的,可說是下足了重本啊!雞豬的部份也不馬虎,用的溫體肉等級。最近食安事件鬧的沸沸揚揚,但還是有很多在乎顧客的店家努力在替消費者尋求更上乘的飲食體驗。我點的牛小排丼用的是Choice級的牛肉。用日本備長炭火烤過的無骨牛小排,烤的程度抓的恰到好處啊!外皮烤的微脆,內裡則是微微血紅,吃起來Q彈有勁。鮮甜的肉汁帶著油花的香氣,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都是讓人陶醉的上乘享受啊! 除此之外,上頭的溫泉蛋也不馬虎,用上的是高級機能蛋,看蛋黃顏色就知道品質不俗。上桌後戳破蛋黃,立刻和熱熱的米飯和在一起熟掉。上頭的蛋白用肉類沾著一起吃,熱熱的米飯拌著蛋黃以及燒肉丼中、調味適中不過鹹的醬汁一起大口吃下,完全滿足啊! ![]() ![]() ![]() ![]() 在害怕因為太多前輩推薦所以得大排長龍之餘、還是斗膽推薦給大家!
評分: 味道 5 環境 5 服務 4 衛生 5 CP值 5
2014-08-02 ![]()
炎炎夏日,對於一般日常生活的飲食安排真的是一大考驗。上班上課、又不能跟假日一樣三五好友約去悠閒吃頓大餐;外頭懾人的高溫,湯湯水水、熱呼呼的東西著實難以下嚥。這種時候、涼感系飲食就很重要啦!今天要推薦的店家,是巷弄內的排隊名店、很適合夏天的日常飲食,慶城海南雞飯。 之前其實是對海南雞飯很陌生的,在百貨公司的商店街或電視節目介紹有看到都未多做留意,”大概是什麼南洋風格的酸辣雞肉飯吧?”這樣天真的想法跟了我好幾年啊XD。直到去年底,在試吃麻膳堂時、看到別桌點的海南雞飯覺得很新奇,看起來就像是白斬雞和飯而已、沒有什麼瘋狂的(?)酸辣調味欸,覺得看起來蠻好吃的、便開始四處搜尋。 最一開始試吃的店家是忠孝復興附近的文慶雞(因為慶城海南雞飯公休...)。號稱新加坡當地直接過來的它們,海南雞飯一餐吃下來直達兩百多元,單單雞飯普通份量一碗、就賣上25元,越吃越心痛啊!味道上也沒有想像中濃郁,雞肉也就是中間偏上一點點的水準而已,挺失望的。直到後來來慶城海南雞飯拜訪之後,總算一解對海南雞飯的疑惑與饞意啊! 慶城海南雞飯位在捷運南京東路站旁、慶城街的巷弄裡,詳細位置是從慶城街的 Hooter’s 酒吧旁的巷子進去就到了。雖然蠻好找的,但是週邊停車小小不易,建議可以搭捷運或公車、騎車來都會比較好些。 看起來中間 Size 的店面,據說已經是搬家整修過後的結果了。之前是在慶城街其他地方的他們只有小棚子,夏天還得頂著酷暑來吃,真是佩服彼時的美食前輩們啊!現在的他們有了冷氣和不少座位,可以舒服的享用海南雞飯。 ![]() ![]() ![]() 海南雞飯的靈魂自然是他們的米飯了:用雞湯去煮的白飯、外觀看起來黃黃的,聞起來有股雞湯的香;外觀看起來較細長的米粒、猜測是用泰國米,咬下去可以吃到明顯的米芯、微微偏硬。整個飯吃起來的是粒粒分明、比較乾一些,不若其他人那麼濕潤,微微偏硬的口感是我個人的最愛。雞湯的香則是充滿整盤米飯,真的是光吃飯就很滿足的啊! ![]() 如果是趕不及在店內用餐的客人,也可以選擇外帶的方式。內場的製作方式小小有趣,是一個旋轉的檯子,每人負責一小部分。他們的外帶便當可以選擇要湯或飲料,份量和內用沒有相差太多。但不知道為什麼,那天買的外帶餐盒吃到最後實在蠻油膩的,這一點和印象中先前內用時差異蠻大的,之後再多觀察幾次看看了。 ![]() 整體而言,就是超。推。薦。目前不但是個人在台北吃海南雞飯的首選,更是炎炎夏日用不簡單的料理、簡單吃上一餐的好方法。不管是下班來吃上一份,還是中午包便當回桌上慢慢吃都很棒,地點又在台北市中心,真的是好吃便宜又方便,誠摯推薦給大家!
評分: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5
2014-07-31 ![]()
七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實在是太瘋狂了!厲家菜、彌生軒、添好運一一到位,搏得不少媒體和部落客們的青睞,最後一家感覺就稍微低調了些。在彼處的香江走的轟轟烈烈、多少人搶著吃上最後一回、就怕以後這味道沒得回味,來這頭卻是稍嫌安靜了些。這家店就是來自香港北角、擁有大批粉絲的新朋友:十三座牛雜。 ![]() 十三座牛雜原先在香港北角,因為租金過高問題決定整個店搬來台北經營,可以說是完全的原汁原味遷店來台,完全沒有來台就走味的問題!在台灣這邊的店址選擇在士林夜市,詳細地點是在大南路上,士林慈誠宮斜對面。 從店面前來看,外頭是煮牛雜的檯子,站老遠就聞到魯汁的香味。在這裡點餐之後、自行到裡面”選邊站”。是的,沒錯,他們是站在桌邊吃的方式喔!雖然當天剛跑完步、小腿實在很痠,但還是忍痛慢慢吃完了......旁邊大大的裝飾、正是香港的代表--叮叮車,裡面是搖飲料的地方,現場點完之後一樣由服務人員送到位子上。 ![]() ![]() ![]() 一次寫完六種的口感真的很累,但整體吃起來的口感層次實在是太豐富了!除了牛膀吃起來沙沙感很重之外,其他的都很順口。最神奇的是、完全沒有內臟讓人皺眉的腥羶味,處理的手法讓人稱奇。牛雜串的滷汁收的較乾,吃起來蠻清爽的。即便如此,滷汁的中藥氣息卻在口齒間微微的燻香,個人會推薦第一次來的朋友們可以先點一串來試吃看看! 接著上桌的則是整碗的牛雜,約莫是兩串的分量。除了上述的內臟、還有多上牛的板筋及肥腸。板筋咬起來非常Q脆,肥腸的脂肪則是更多了,吃起來滑順但還是不會很膩。相較於牛雜串,三種口味的碗裝牛雜好似會再滷得更久,所以滷汁的味道會更濃烈。上層的牛雜們吃起來和牛雜串沒太大差異,但底部的蘿蔔泡足了滷汁、變得有些過鹹了。但整體而言,整碗牛雜和牛雜串一樣,在我眼裡真的是新奇又好吃,有如撒尿牛丸一般啊XD ![]() ![]() 店內精心設計的用餐環境很棒,店員也都很親切!一樣,餐點品質、用餐環境、服務品質,以一串50元、一碗120元而言,我覺得值得一試。冰沙椰奶雖然70元有些高價,但畢竟是在材料上下了本錢的,不忍苛責。 對照其他店家的高曝光率和大排長龍,週一晚上拜訪的十三座牛雜人氣普普,詢問度有、但是聽聞只有牛雜、凍奶茶賣完之後就離去的人也有。畢竟台灣的消費者們不吃內臟的、不吃牛肉的,實在為數不少,牛雜專賣是否能在台灣有市場著實需要等待時間的考驗。但是如果各位網友不排斥吃牛肉和內臟,不妨可以去試吃看看香港另類的在地味道、街坊美食,感受一下另一個角度的香江人文。 文末不得不再表示抱歉,我真的不是很確定牛雜的部位們。近期內會再去試吃一回,如果有謬誤會再儘速更新,還請各位海涵!
評分: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5 衛生 5 CP值 5
2014-07-26 ![]()
七月最後一個週末,真的是眾部落客最忙的時候了。北京宮廷菜、日式定食店、港式點心店、以及港式牛雜店接二連三開幕,一天一家。這當中,最廣受大家矚目、媒體曝光度最高、個人也最期待的,正式頂著好幾年米其林一星認證、主打道地港式點心、擁有最評價米其林星級餐廳稱號的添好運,要在台北開出一號店了! 添好運並不是第一回在海外開分店了,新加坡早已有分店許久,臺灣這邊、君品飯店也曾經引進其餐點。但這回開幕的,是真正在臺灣長期營運的一號分店,二號分店則據說八月份會在台北開幕,希望可以有效紓解一號店可怕的排隊人潮。 雖然很多朋友對於去排隊搶鮮這種事情感到蠻不屑的,但畢竟添好運是我對香港的美好想望之一啊~~早在幾年前看到食尚玩家介紹時就記在~深~深~的~腦~海~裡~~,這幾年也被臺北的四不像港式料理弄得很光火(添好運開幕之前,著名的應該只有西門町的維多利亞茶餐廳吧…)。一聽到添好運要在熟悉的臺北開幕,管他什麼冷言冷語,一個人吃也沒關係,排再久都得吃到啊! 說是這樣說,排隊的時候非常的難熬啊。十點半到場時,店門口繞了一個S型出來之後,經過一個L轉角,後頭則是繞了一個U型後繞回L角,人多的崩潰。店家有提供超級大涼扇在現場幫客人們降溫,也三不五時的送上免費的檸檬茶和冰開水,這點真的蠻窩心的~~。排到最後時,因為自己只有一個人用餐,就繞過前面大概四組客人直接進場,真是對無住啊~~。最後排隊時間:四小時十五分鐘。 ![]() ![]() 首先上來的,是人氣最夯的四大天王之首–酥皮焗叉燒包!第一道上來的竟然就是最好吃的,這真的很讓人傷腦筋啊~~酥酥的外皮像是菠蘿麵包一樣,有著濃厚的牛油味。一口咬下之後,內餡不像之前吃過的叉燒包那樣又乾又死鹹,而是非常的多汁啊!肉香四溢,叉燒的口感也很豐富,搭配又香又酥的外皮吃下去,真的是侯塞雷啊~~難怪有香江的網友表示:”沒吃到這一款,就別說來過添好運了”。原先預期點太多、要打包幾樣東西回家的,結果三兩下就把這盤吃光了。試營運期間,每人只能點一份喔! ![]() ![]() ![]() ![]() ![]() ![]() 外皮看起來十分滑嫩,吃起來還算滑Q,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咕溜。黃沙豬潤腸的內餡是豬肝(就是所謂豬潤!),吃起來口感很棒,不會沙沙的而不順。腸粉、豬肝、醬油三者一起吃下去,口感和味道都很有層次,沒有特別喜歡,但是是個還不錯的道地腸粉初體驗。 ![]() ![]() ![]() 一定要點的:酥皮焗叉燒包、香滑馬來糕、 杞子桂花糕 吃起來不錯:鮮蝦燒賣皇、豉汁蒸肉排、黃沙豬潤腸 我覺得還好:香煎蘿蔔糕、 古法糯米雞、免治牛肉腸 用餐體驗上面,可能由於是第一天開幕,服務人員都有些匆忙和緊繃,但是臉上也還是很多笑容。除了會很親切的詢問加水、續飲料之外,對於很多服務要求、例如打包或確認餐點進度等等,都很迅速。今天含飲料總共十個品項,在一小時內上齊,平均六分鐘一道的出菜時間,個人覺得蠻好的,不算有什麼拖延。 整體用餐環境蠻好的。約有六十人的座位,以及一個十幾人的圓桌包廂(今天沒開放);長排背對沙發座和可移動的桌椅提供很多樣性的用餐人數組合。對坐時、會有人得坐在沒有椅背的凳子上,雖然不忍苛責,但這點真的有些可惜。半開放式的廚房在油煙、水氣、熱度控制上蠻好的,但是用餐人數較多時、空調有些不夠力、室溫有些偏高。(隔壁走了八人桌之後,真的就整個涼快了!)這一點也有在結帳時即時向店家提出建議了,店家很誠懇(過於誠懇了啦你們!)的表示會迅速改進,感謝我們提出建議。 ![]() 雖然有些網友們會拿出香港本地的價格來做比較、覺得添好運在臺灣貴上約四~五成不太合理,但是在『參考幾篇香港台北都有吃過的網友們給的評價:吃起來味道真的差不多』的前提之下,我給出的短評是:考慮好吃的程度與方便性的話,我覺得只要過了初開幕的大排長龍,是一家好吃、可以來吃的道地港式點心店。至於要不要搶著跟大家一起排隊,就端看各位網友們有多愛添好運囉~~ 文末,誠心希望這陣風頭趕快過去,因為好吃的要再吃一次、沒點到的鮮蝦腐皮卷也好想快點吃到啊!XD 推薦美食: 酥皮焗叉燒包,香滑馬來糕,杞子桂花糕
評分: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5 衛生 5 CP值 4
2014-07-23 ![]()
不管在日本或臺灣,上班族們常常在下班後,有著三五同事一起聚聚、私底下招待客戶等等的場合需要交易應酬。每當朋友們吆喝著 Magic Words ”喝一杯”,Lounge Bar, 熱炒, 運動酒吧等選項總會應聲而出。但其實這當中,精緻而小份量的日式居酒屋、是我自己最喜歡選的選項(但卻往往沒有成行,原因後表)。今天要介紹的,是台北近期最夯的居酒屋店,說起居酒屋就會想到的第一個名字:吳留手。 如前面所述,日本的我不太清楚,但在臺灣、居酒屋對食材的新鮮度都頗為要求。許多店家甚至推出USDA Prime等級的牛肉、或是標榜空運進口的漁獲等等,坦白說,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是個頗有負擔的選項。也因此在決定要忍痛試吃之前、小魯我可是做足了功課,最後還是決定來到臺北市非常知名的吳留手。 吳留手在台北開了三家分店,在台中勤美也有一家分店。根據老習慣,試吃當然得從本店開始,畢竟本店比分店差的店家真的不多(有啦,內湖737鹽酥雞就是其中之一…)。詳細位置在八德路華漾旁邊的巷子,外頭掛著燈籠其實很好認。 店面本身不大,一走進去旁邊就是吧臺用餐區了!很害羞(?)的跟店員表明沒有訂位之後,店員竟然還是願意給了我們吧臺的位置!可以近距離看到師父們料理,是人數少時吃居酒屋的大樂趣啊!另外,誠如大家所知道、居酒屋的燈光多數是昏黃的,所以這篇的照片光線都有些不足,還請多多海涵啊! 首先上桌的是可爾必斯和冰清酒,以及招待毛豆。可爾必斯比我想像的大杯些,冰清酒因為我還得騎車回家就沒喝了(本部落格無限期支持開車不喝酒喔!)。毛豆調味吃起來和一般店家無異,但是口感有些濕軟了。 ![]() ![]() ![]() ![]() 合吃起蔬菜了。扯遠了,奶油綜合菇就是要點來均衡飲食的。各種菇類讓口感很有層次,奶油的量也算適中偏少,不會像有些店家、整個都是奶油味。整份的湯汁不少,雖然平時個人喜歡收汁收的較乾些,但還是覺得蠻好吃的。 ![]() ![]() ![]() ![]() ![]() ![]() ![]() ![]() 卡服務,但是吳留手這樣子號稱高品質高消費的店家、還是只能偶爾為之啊。畢竟同樣價位的選擇實在不少,串燒到底也不是我最喜歡的烹飪方式。但以居酒屋而言,我想吳留手並沒有辜負他的高人氣,新鮮的食材與用心製作的餐點之品質也算對得起他的高消費。如果有預算可以吃到這個價位的朋友,我覺得可以來試試看。下次有機會的話,也想試試看市民大道上的一氣爐端燒! 推薦美食: 一夜干午仔魚
評分: 味道 4 環境 5 服務 5 衛生 5 CP值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