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elyn.hao 等級3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16-01-29
我常怨嘆台南的外省菜館不如台北的多,在台南,家庭聚餐的餐廳菜色,主要是台菜、海鮮、或改良式川湘菜。 想吃點道地上海菜、廣東菜,只能直接進大飯店去吃,就比較沒那麼日常。 明明台南也很多眷村,但比較著名的都是麵點,想是外省菜口味在台南比較不易得到共鳴吧! 居食之家是台南唯二以上海菜為主打的餐廳 (另一是香格里拉醉月樓),如果想吃點上海菜,那就來這兒吧~~! ![]() 很多菜色都需要預定,如果是臨時起意要去用餐,可能會這個沒有,那個也沒有。 人多比較適合,建議事先訂位訂菜,上網看一下想吃的菜色,也可以跟老闆娘討論。(看菜色介紹) 口味真的就是濃油赤醬,重養生的婆婆媽媽吃了覺得很油很鹹,我自己是覺得還好,不愛重口味就自己斟酌一下。 老闆跟老闆娘很愛聊天,也對自家菜色相當自豪,我是很愛跟老闆廚師瞎聊的人,所以覺得好玩,如果你不是,我就先幫你打個預防針,哈。 材料相當講究,很多東西也都是花時間自己手工做的,所以價格偏高,錢帶多一點。 基本上,上海菜館會有的菜色做的都不錯,畢竟在台南也沒有太多選擇呀~~XDD 小吃研究所裡介紹的是煨麵,不過來了兩次都沒機會點到,期待下次吧! ![]() ![]() 店內不算大,一樓兩張大圓桌,另外三四張四人小桌。 二樓也有包廂,不過有最低消費,就看個人需求。 ![]() 將冬菇,和切塊過油的冬筍加冰糖、醬油、水燜煮而成,無論是筍子或香菇都十分入味。 這道菜特別能體現出上海菜「濃油赤醬」的特色, 醬油與糖透過久煮燜燒,自然使水分散逸,湯汁收縮,濃油赤醬就跑出來啦! ![]() 有點忘記這臭豆腐是不是他們自己做的,豆腐的品質很不錯,蒸過之後孔洞很均勻,剛剛好可以吸收鮮美的湯汁。 一口咬下去,湯汁肥美加上豆腐香嫩,相當過癮。 ![]() 這其實是一道杭州菜,一般是用河蝦,可能台灣買不到,所以他們用的是草蝦仁,沒抓什麼粉,很有誠意,但看起來粗獷了一點。 另一個美中不足的是紹興酒下太重,把龍井的茶味都蓋過去了,有點失去該有的雅緻。 ![]() 「鯗"火靠"」這兩個字常在上海餐廳看到,先來說文解字一下。 鯗(念ㄒㄧㄤˇ)是指魚乾;火靠(似乎是念ㄎㄠˋ,是個方言字,沒有正式入字典)則是一種烹調方式,指長時間以小火燒菜,燒到味濃汁稠,如蔥火靠鯽魚、火靠排骨、大蝦、海蔘等。 所以鯗火靠指的是把魚乾(現在多用金錢鰻魚乾)川燙去腥後,跟著食材一起把魚鮮味燒進菜裡。 常見是鯗火靠雞圈 (最後面),或鯗火靠排骨,今天點的是霜降豬,燒得很入味,又可以扒好幾碗飯。 但我私心覺得,霜降豬不太適合作這道菜,燒太久有點可惜了霜降豬脆彈的口感。 ![]() 黃魚口感細緻,煙燻的味道也挺優雅,一下就被大家吃光光了。 ![]() 這是道廣東菜,很難得看到台南在賣,所以就點來試試看。 恩...跟我愛的醉楓園或羊城小館比,還差了一點,有種芋泥太厚肉太少的感覺。 ![]() 這看起來是道家常菜,但我以前好像還真的沒吃過。 臘肉蒸過之後,下鍋用小火炒香,再放入菠菜一起快炒,滋味還真不錯,以後臘肉又多了一個作法。 ![]() 他們家的菜飯是先蒸好飯再跟配料拌炒,這樣的好處是青江菜會比較鮮脆。 另一種做法是把料跟飯一起放在爐子裡蒸煮,餐廳如果這樣做,放久了菜會變黃,在家倒是可以這樣做。 這個菜飯還不到超級好吃,但也還算清香有致。 ![]() 「火瞳」是為火腿腳的部位切開,紅色的肉中間的骨頭形狀似火眼金星;「芽白」只取大白菜的中間菜心。 這個雞湯將芽白、鮮筍加上扁尖、火瞳一同熬煮,讓雞同時吸收兩種筍及芽白的鮮香。 阿~說到這裡我就流口水了,燉雞湯總是暖心又暖胃,永不退流行呀~~! ![]() 吃到尾聲,隔壁桌客人嚷嚷著要甜湯,聽到好像是個招牌菜,所以我們也跟著點了三四份,六個人分著吃。 這桂花酒釀也是他們自己做的,我不怎麼愛吃酒釀,但他們家的的確是好吃,有一股溫暖的風雅味。 ![]() 老闆叫我要把湯圓咬開,拍內餡流出的樣子,但我技術不好,喬不到一個讓內餡流出的角度,大家就意會一下吧... ![]() 這湯圓好吃耶,皮不厚芝麻餡又香...^^b 以上是六人的晚餐,雞湯和酒釀沒吃完打包,這樣是7000多塊,價格不便宜,給大家做個參考。 以下是更早之前吃過的菜色。 ![]() 螃蟹炒年糕是讓年糕吸附蟹的鮮甜美味,同時享受年糕的咬勁。 這是一道我不會主動點 (因為懶得啃螃蟹又不愛嚼年糕),但通常店家會推薦,而且同桌通常都會有人愛,然後每次吃到都會覺得好吃的菜。XDD 螃蟹、調味醬汁和年糕一起火靠,手工年糕吸附了醬汁裡的鹹鮮味,軟Q軟Q的,實在是很好吃。 但,我下次依然是不會主動點這道菜的... 亂堅持一把... ![]() ![]() 烤麩是用高筋麵粉加老酵麵糰發酵膨脹,形成蓬鬆多孔的蜂窩狀組織,先經過蒸煮,然後再用熱油炸過定型,之後再加竹筍、木耳、香菇、醬油、冰糖燜煮製成。 看似一道簡單的小菜,其實是個功夫菜。 他的麩是自己做的,吃起來口感不錯,調味也不賴。 ![]() 因為郝媽媽做的獅子頭很好吃,所以去外面吃飯,都會想要點別家的來試試,看可不可以偷學別人的優點精益求精。 居食之家的獅子頭也好吃,肉味挺足也不會軟趴趴,還蠻推薦的。 ![]() 鯗火靠在前面已經解釋過啦,鯗火靠雞圈也是經典上海菜,雞指的就是雞肉,圈就是大腸頭。 所以這也是把處理過的金錢鰻魚乾,和雞肉、大腸頭,加上調味料一起煮滾,然後再放醬油調味,燒到湯汁收乾。 很下飯的一道菜,吃得意猶未盡呀~~~ 真希望台南這樣的館子多開一點呀! 推薦美食: 清蒸臭豆腐,雞湯,紅燒獅子頭,桂花酒釀湯圓,鯗火靠雞圈,煙燻黃魚
評分: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3
2016-01-15
其實這家店是看食尚玩家才知道的,畢竟那一區不是我的活動範圍。 最近走五條港導覽時剛好經過,導覽結束時看店還開著,便和朋友進去吃吃看。 信義街有古城門,有老廟,現在還有文青小店,是個安靜舒服的景點,離其他景點、小吃也不遠 (見後述)。 來這一帶閒晃時,可以順道吃個碗粿肉羹湯當下午茶喔! ![]() 《重點整理》 其實也沒什麼重點好整理,小小店面,沒賣什麼東西。就是走進去,點碗粿配碗肉羹湯。 肉羹其實是那塊手工裹了魚漿的肉,他們家的湯是清湯,而不是羹湯,我還蠻喜歡的。 這個組合,50元嘟嘟好,又一組完美台南下午茶。 ![]() 賣的品項很簡單,也不貴。倫敦男孩說他們除了自售,也有批發給水仙宮附近的店家。 有沒有發現台南的小吃都要配個湯,肉燥飯+魚丸/魚皮湯、米糕+四神湯、肉圓+大骨湯...etc。 最近來台南玩耍的朋友說,他們在台南上廁所的次數比平常頻繁許多,歸咎於在台南每餐都喝湯,想想好像是真的齁...XDD ![]() 這個碗粿看照片還是覺得好好吃,有火燒蝦和肉塊,但沒有香菇、蛋黃。 口感是我喜歡的那種,綿密但不失Q彈。 醬油膏、蒜蓉在旁邊自己記得加喔。 ![]() 像我前面說的,他們家是清湯肉羹,現點現煮,所以需要一點時間喔。 手工肉羹裹上一點魚漿,還吃的到肉塊肉味,很新鮮,我還蠻愛這一味的。 最後來說一下那附近的玩耍路線。 信義街是條老街,街底有個仍在使用中的舊城門「兌悅門」,城門附近開了許多文青小店(據說多是香港人經營),吸引了蠻多年輕人。 同條街上還有人氣老屋台菜「筑馨居」,據說是這幾年台南市政府招待外賓感受台南味的場所 (食記後補)。 菜色對台南人來說挺家常,但的確非常適合帶外地朋友來吃,在老房子裡吃飯,的確很有台南特色呀!其實爸媽也很喜歡,因為裡面充滿了他們小時候才有的玩意兒。 從兌悅門沿著老街走,經過集福宮牌坊,穿過金華路 (也很多小吃),可以看到「慕紅豆」,再走下去經過康樂街之後,就可以看到總鋪師拍攝場景「媽祖樓天后宮」。 外面海安路上有很多著名店家,就不贅述。沿著康樂街往神農街方向走,有牛肉湯、神農街、風神廟、正興街...等。 五條港那一帶,吃吃喝喝走走玩玩,其實待個一整天都沒問題呀! 早上就從水仙宮市場開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唷! 推薦美食: 碗粿,肉羹湯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5
2016-01-14
關子嶺對我來說是個很遠的地方,所以很少去。 不過最近台南市似乎在大推關子嶺的觀光行程,所以我也跟著湊熱鬧去看關子嶺到底有什麼好吃好玩。 完美的關子嶺半日遊行程基本上就是散步--泡湯--吃土雞三部曲,順序怎麼排就看個人。 不過米其林三星導覽的時間是周六下午2~4點 (夏天3~5點),周日早上10~12點,給大家做個參考。 泡湯的話,據說景大和警光山莊的泉質最純,前者設備好,後者則較簡陋,就看個人需求囉。 ![]() 《重點整理》 關仔嶺吃土雞百百間,據吃過許多家的表弟說,崁頂是最好吃的。是不是最好吃我不知道 (我只吃過這一間),但口味真的很不錯,是讓人願意再訪的店家。 招牌竹竿雞現烤,建議提早打電話訂雞,這樣才不用乾等半小時。用餐時間較晚的話,要記得打電話請店家留雞,不然很有可能會吃不到。 人多的話,還可以再點個土雞湯類,他們家的雞肉很不錯,煮成湯也好喝。 再者,炸香菇和山野菜系列都很推薦,其他的就看自己的喜好囉~ ![]() 位於嶺頂公園的對面,蠻好找的 車可以停路邊,或再往前有一個免費停車場。 座位蠻多的,有半露天,裡面也有兩進的室內座位區。 ![]() 菜單 選擇還蠻多的 ![]() 竹竿雞LIVE秀 雞就串在竹竿上烤,跟一般放在桶子或甕缸裡不太一樣。 我不好意思也不敢太近拍,拍太清楚感覺很像中古歐洲的某個酷刑...=.=a ![]() 竹竿雞 (全) NT$700 一上桌就香噴噴,串在竹竿上烤果然多了一點大自然的氣息。 雞肉的肉質相當不錯,是真的土雞肉,很有咬勁,但還保持juicy juicy,皮也是酥酥脆脆,烤的技術很好。 除了那顆焦黑的頭,一整盤吃得一點也不剩,舔手指回味再三~~~~ ![]() ![]() 乾拌意麵 NT$100 乾意麵,點來填飽肚子, 一盤大概2~3人份。 ![]() 炒飯 NT$50 也是填飽肚子用,炒飯還蠻好吃的,大概也是2~3人份。 ![]() 乾拌麵線 NT$100 繼續填飽肚子的乾拌麵線... ![]() 炒龍鬚菜 ![]() 炸香菇 (大) NT$250 這是表弟指名好吃的菜,新鮮肥厚的香菇裹粉下去炸,相當美味,趁熱吃,但小心燙口。 據說用炸的營養價值最高呢? ![]() 刺五加人參雞湯 (全) NT$850 這個湯中藥味比較濃一點,一喝就熱呼呼,相當的補。 煮湯的雞肉也相當好吃唷~ ![]() 蔥爆山羌肉 本來是點蔥爆牛肉,但不知為何來了一個山羌肉,這個就普普。 ![]() 菜脯蛋 就是點來配主食的,但菜脯蛋真的就是一個簡單雋永的菜色呀~~ ![]() 鐵板豆腐 NT$200 這個也還好。 ![]() 涼拌半天花 (大) NT$250 半天花(檳榔花)本身就很好吃,他們的涼拌不錯,天冷也可以吃熱炒的喔。 以上是六個人吃的分量,湯沒喝完打包,其他都吃光光了。 ![]() 蜜梅子雞 (半) NT$400 這是第二次去吃,因為老闆搞錯,所以我們只有半隻竹竿雞,於是怒點半隻蜜梅子雞來湊一隻。 這個蜜梅子雞很好吃喔~ 先油炸再炒梅子醬,看的到整顆梅子,吃起來也有梅子酸酸甜甜的味道,但跟美式中菜酸甜雞絕對是兩回事! ![]() 炒山茼蒿 NT$100 炒菜都不錯,就是正常水準。 ![]() 蛋香山苦瓜 NT$150 ![]() 薑絲下水湯 (中) NT$100 料蠻多,味道也蠻足的,不想喝雞湯,喝個下水也不錯。 其實關仔嶺的步道做的挺不錯,附近也有一些山可以爬,運動完然後吃個飯,回家前再去泡個湯,怎麼想都是非常舒適的享受呀~~ ^^
評分: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4
2016-01-09
以前知道台南有好幾家虱目魚丸店,但一直都沒有特別想去吃,想說,阿不就魚丸而已。 也是因為要踩點,所以才特別找時間去吃,在扒了第一口肉燥飯之後,就決定列入經常光顧名單(其實當下第一個想法是想要再點一碗...LOL)。 因為吃了這家太驚豔,所以把整個劉家魚丸世家的店都光顧過一輪(阿川、第三代、川泰號,阿忠),結論還是這家最好吃! 美味度依序是永記→川泰號→第三代=阿忠→阿川,其他店會陸續寫完。 ![]() 永記虱目魚丸 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82之1號 電話: 06 222 3325 營業時間: 6:00~13:30 (不定期公告店休) 推薦菜色: 肉燥飯、綜合湯 《重點整理》 肉燥飯+魚丸湯是台南人的早餐,所以這些店多半都是早上開賣,下午一兩點收攤,時間請抓好。 到了現場,不管是內用外帶都要抽號碼牌,號碼到了會有人問你要點甚麼。內用的話,如果有位置就先坐,沒位置就等店員安排。 肉燥飯是必要的,另外就再點一個湯。基本款是三色魚丸湯,最高級就是綜合湯,也可以看自己喜歡什麼料自行搭配。 另外可以點滷蛋、滷豆腐,或魯腸當小菜;湯可以無限續,直接拿去料理台旁請老闆加即可。 《前情提要》 台南以小吃聞名,也出現許多「小吃家族」。說到魚丸湯,就首推劉家,天公廟、阿川、永記、第三代、川泰號、阿忠魚丸都系出同門。 第一代的劉清泉老先生是推著推車沿路叫賣; 第二代則是兩兄弟,哥哥劉甘委經營「阿川」(現在搬家變成乾女兒擴大經營的「黃阿川」,味道有差)、弟弟劉龍雄則是開在阿霞飯店旁邊,只賣魚丸湯,無招牌。 有一陣子阿川本店租給徒弟蔡昆泰經營,租約到期後,徒弟到大同路開了「川泰號」。 到了第三代,劉甘委的老大在開山路開了「永記」,大女兒和女婿在東門路和大橋開了「阿忠魚丸」,小女兒則在府前路開了「第三代」。 這種開枝散葉(或鬧分家?)的現象在台南很普遍,邊吃邊說這些小故事也挺好玩。 ![]() 熱情爽朗的老闆,邊煮湯還要邊跟熟客寒暄 他們的生意非常好,接近中午吃飯時間,門庭若市,人多車也多,門口都有點塞車。 附近停車不便,請注意。 ![]() 菜單&號碼燈 牆上菜單很簡單,價格不算便宜,但絕對值得。 湯可以自己選擇配料,這些配料也可以作成乾的。 還有一些沒寫出來如滷蛋、魯小腸、滷豆腐之類的。 另外,油條可以點來加湯裡,也可以點肉燥油條。 看那個號碼燈就知道叫到幾號了。 ![]() 湯鍋旁熱鬧滾滾 整間店的環境也都很明亮清爽,即使人多,用餐環境還算不錯。 ![]() 肉燥飯 NT$20 這個肉燥飯實在太銷魂了,是我回台南之後吃到No. 1的肉燥飯! 米飯飽滿有彈性,肉燥本身就香氣逼人,稍微攪拌一下,米飯和豬油的味道恰如其分的結合,絕妙好滋味!也不用擔心太甜唷~ 台南的肉燥飯大部分都是用肥肉手工切丁製作,怕肥肉的人真是有點可惜... ^^" ![]() 綜合湯 NT$100 第一次來嘗鮮,當然直接點綜合湯,裡面有虱目魚丸(右上白色彎彎小丸子)、蝦丸(粉橘色小丸子)、魚皮(蝦丸中間那塊)、魚肚(下方白色那一塊)、肉餃(下圖三角形那個)、粉蒸(下圖湯匙上的那個)。 虱目魚丸Q彈有勁,但不會覺得是太人工的脆感;蝦丸則是有淡淡的蝦味,也不錯; 他們家的魚皮和魚肚都是裹粉之後燙熟,新鮮沒話說,沾一點桌上的豆瓣醬也很搭喔~ ![]() 綜合湯 肉餃有點類似福州肉燕(或稱燕餃),以溫體豬肉製成外面的薄皮,裡面再放一點絞肉餡,我還蠻喜歡的。 粉蒸則是豬生腸裹粉之後燙熟,吃起來是脆脆的口感。 重點是,這個湯頭很棒,色澤很清澈,喝起來很清甜。加了韭菜末,又更提升湯的鮮甜度。 他特別註明不加味素,我喝了也沒有特別反應,應該是貨真價實的豬大骨和魚鮮熬出來的湯。 湯可以續,拿到熱湯鍋旁的台子放著,老闆就會自動幫你加了。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這是台南魚丸湯店的首選,如果想吃而且只能選一家,就來這裡吃吧!(如果我之後發現更好的,會再回來修改,哈哈) 推薦美食: 綜合湯,肉燥飯
評分: 味道 5 環境 5 服務 5 衛生 5 CP值 5
2016-01-04
要不是為了把書上的店都踩點過,我應該不會來這兒吧! 說實在,第一次來還覺得挺勉強的,想說幹嘛要特地來喝四神湯... 沒想到,一吃成主顧,沒有想到四神湯可以煮這麼好耶!所以人真的要勇於嘗試,才可以發現不同的美好呀~~~ ![]() 鎮傳四神湯 地址: 台南市民族路二段365號 電話: 06 2209686 營業時間: 11:30 - 傍晚賣完為止 (周一公休) 推薦菜色: 綜合四神湯、碗粿 (據說糯米腸也好吃) 《重點整理》 據觀察,這是一家當地人比較愛光顧的店,通常不會需要大排長龍。 四神湯是必點,如果對於吃豬內臟沒有障礙,那就請點綜合四神湯,內臟都處理得很好,保證好吃無異味。 如果不敢吃內臟,那就點肉筋四神湯,但肉筋通常比較快賣完。 光喝湯有點無聊,可以選擇配碗粿或炒米粉,我自己比較喜歡碗粿,但也有朋友很愛炒米粉 (我喜歡濕一點的米粉)。 這樣還不過癮,就再來一份糯米腸,應該也不會令人失望。 ![]() 簡單的店面,乾淨整齊 ![]() 料理台也是乾乾淨淨的 老闆正在剪四神湯配料,碗粿放在那邊看起來好好吃 ![]() 菜單 人少可以直接跟櫃台點,人多就拿菜單畫一下。價格還挺親民的,單品不超過50元。 四神湯裡的配料,也可以點來乾吃喔。 ![]() 碗粿 NT$30 其實我沒有很愛吃外面的碗粿,總覺得太Q彈緊實。但他們家的碗粿我覺得還不錯耶,比較綿密的那種口感,鹹香適中。 後來朋友說到了一個關鍵,他們家似乎是屬於米漿放比較多的那種碗粿,所以比較軟綿,我這個人就是吃軟不吃硬啦... ![]() (最近覺得開元市場外面那攤碗粿很好吃耶!!) ![]() 辣椒醬、蒜泥 辣椒醬應該是要沾糯米腸的,蒜泥則是配碗粿,碗粿不放一點蒜泥就少一味呀~~ ![]() 綜合四神湯 NT$50 四神是指四種燉湯的中藥材,淮山、蓮子、茯苓、芡實。四神湯作法是把這些「腹內料」清洗乾淨,跟中藥材,還有薏仁一起燉煮,上桌前再加一點米酒,完成。 看那燉到乳白色的湯體就知道他們家的四神湯湯頭相當濃郁,不會有恐怖中藥味,一般人應該都可以接受。 最令人稱讚的,是他們家的腹內料都處理得非常好,大腸小腸都沒有腥味,而且可以說是軟而不糜爛,嚼感Q而不韌,Perfect! 綜合湯裡有大小腸、豬肚、肉筋,如果真的不敢吃內臟,那就喝肉筋湯吧,肉筋也是超好吃的呀~~ P.S. 台南人通常是吃米糕要配四神湯,所以很多米糕店的四神湯也還不錯,可以比較看看。 ![]() 炒米粉 (小) NT$40 他們家的炒米粉也是很受熟客青睞,每一次炒一大鍋,賣完就等下一次有時間再炒,所以要吃到有點碰運氣。 用料很足,有木耳、香菇、高麗菜、蘿蔔絲,和煎蛋(以前沒見過),聞起來也很香。 不過我本人比較不喜歡吃太乾的炒米粉,所以這個我就沒有特別喜愛。 但如果是喜歡傳統炒米粉的人,這個應該會好吃到心坎裡唷~~ 我以前沒有想像到一碗簡單的四神湯可以做到這麼厲害,要不是為了把書裡的店都去踩點過,我可能也不會想到要來這家店吧! 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低估了這碗湯,所以這裡仍舊是比較不受觀光客污染的淨土,哈哈~~ 是說,台南的特色小吃實在是太多了,四神湯的確是非主流美食,排比較後面也是很合理的。 如果到了赤崁樓附近,不想人擠人,那就大膽走進來喝碗湯吧! 推薦美食: 綜合四神湯,碗粿,糯米腸
評分: 味道 5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5 CP值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