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吃漢 等級4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19-05-30
蔡記是新竹老店,這一代接棒的老闆娘和我是認識的,由於店內比較適合多人用餐, 所以我也只有趁著公司聚餐時去過兩次,其他則曾自己來外帶過, 雖說店名是燒酒雞,但其實裏頭的一些中菜水準還不錯。 <食記以手機拍照,照片比較醜> ![]() ![]() ![]() ![]() 算過平均一道在300元上下,雞鍋可先預訂,之前吃過鮑魚山藥筍烏骨雞(全隻1,800) 和筍朴菜陳年蘿蔔烏骨雞(全隻1,600),大家好像都比較喜歡鮑魚雞。 ![]() ![]() ![]() ![]() 兩次過來都有點,皆是夠甜。 ![]() 感想同涼筍,本質不錯的話川燙就有甜好吃,這裡擅長海鮮類的料理。 ![]() 中式的板油馬蹄,偏甜,很久之前在龍鳳食堂吃到的也差不多這樣。 <燒賣> 指的不是港式那種小巧燒賣,味道不差, 來這通常作為主食之一,點一籠大家share吃。 ![]() 清炒稍微提個味而已,烏魚腱爽脆。 ![]() 以我個人喜好角度來看,算是堪吃,無功無過。 ![]() 蔡記的菜色裡較多油炸料理,不過處理得都還不錯,裹漿的炸絲瓜薄脆不油。 ![]() 九層塔與微辣醬味,小顆的九孔Q嫩嫩、有鮮,搭配這調味挺好挺合拍, 這類菜餚可能要喜歡嗑海瓜子等貝類的人才會吃得開心。 ![]() 這個就一般常見的味道,金錢蝦餅雖然也不是特殊口味,但個人就是比這有愛。 ![]() 雖然墨魚香腸很多地方都有供應,但蔡記用的口感和鮮味總覺特別好, 尤其外皮處理出的焦香脆度讓人不喜歡都難。 ![]() 烏魚子品質不錯,但印象中附近誠食堂善食館做得還是比較好味。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19-01-17
黑食堂的主廚Ping詢問我是不是很久沒來吃飯? Ping是近期才回來接手(之前待過台北文華東方), 幾年前對黑食堂的印象本就不錯,既然都開口了那就再訪試試。 ![]() ![]() ![]() ![]() 店裡頭有bar和散桌包廂,提供的是偏向熱炒店或台菜的菜色, 某些酒吧也會有這樣類型的下酒餐食,但就是以酒為主, 這裡則菜色品項多、手藝也較專門,感覺上是以菜為主~ ![]() ![]() ![]() ![]() ![]() ![]() ![]() ![]() ![]() ![]() 三訪點了湖南燒蛋(180元) 、手作鮮蝦捲(240元)、欣葉煎肝(110元)、 避風塘軟絲(260元)、滷肉飯(30元)...等,湖南蛋是以水煮蛋切片用辛香料下去炒, 材料簡單,青紅辣椒與豆豉的鹹香,乃一道湖南家常菜, 蛋黃綿密不乾、口感不錯,個人喜好~味道還可再重些。 ![]() 蝦捲是自家剁蝦餡用豆皮包的,想表現出的口感~應近似台南點心店那類蝦捲的密實與脆度、 而非港式腐皮捲的酥鬆,不過炸粉稍嫌偏厚且不夠酥(味道是好的),這在四訪時獲得平反。 ![]() ![]() ![]() 欣葉煎肝依然好味、熟度理想,特別反應了當天滷肉飯不太ok(以前印象是好吃多了), 避風塘軟絲Ping說麵衣有用了蛋白比較蓬鬆,放蝦皮等增添香氣,但不宜吃多仍會膩, 泡椒鴨舌(招待)用花椒鹽水泡入味的,這還不錯吃,嫩脆、有香麻味而不過於刺激。 ![]() ![]() ![]() (三訪手機拍攝,四訪帶了相機) 四訪點老皮嫩肉(半份90元)、蝦捲(半份120元)、黑胡椒牛仔粒(360元)、 烤松阪肉(220元)、孜然羊肉串(120元),之前沒在這吃過老皮嫩肉,是招牌菜, 雞蛋豆腐處理得很細緻,尤其喜歡調製的川味醬汁(走的是輕柔路線,但滋味有層次), 拿來沾些別的也適合,這次蝦捲夠脆、內餡也更緊實彈牙,說是因為酥炸粉調配比例的緣故。 ![]() ![]() ![]() ![]() 牛仔粒的醬汁說用了紅蘿蔔、洋蔥、青椒剁碎去調製的,蘊含了一股蔬菜甜、不會死板, 羊肉串有醃過淡淡孜然味,孜然粉撒盤上要吃重味點可另外沾, 松阪肉則是醃味噌,香氣夠甜味少,搭配的客家桔醬也是鹹酸較多的,蠻涮嘴。 ![]() ![]() ![]() Ping是眷村人,這次請我吃自製的炸醬麵(非賣品),炸醬麵我少吃、吃不多, 這碗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但就是很合意,炸醬的濃厚度、香氣、鹹甜味,十分順口, 最後炒一小碟蒜頭白花芥藍,嫩且不苦,四訪比三訪更滿意,改天再去。 ![]()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19-01-17
找了一天平日晚餐前往竹北聽說評價不錯的大七,到竹北我一般從中華路過去, 已經很久沒有沿著頭前溪這樣走了,當年剛到新竹時, 對竹北的印象就是這排高樓景觀豪宅,不過近年竹北發展快速,與當時印象已不太相同。 ![]() ![]() ![]() ![]() ![]() 分為大七(1,300)、妙花(2,000)、闌曲(3,000),這天選了大七,先上一碟毛豆豆腐, 擺了酥脆的櫻花蝦,之前在昭和食堂吃的毛豆豆腐好像是純毛豆做的,比這更加黏實。 ![]() 軟絲(點綴少許紫蘇花香氣,甘甜度不錯)、 愛媛縣的真鯛(頗為油潤的部位,以柚子胡椒搭配)、 北海道鮫鰈(以果醋調味、茗荷切絲,魚肉嚼感偏軟綿、尾韻有甜)、 南非小鮑磯煮(Q彈、甜鹹味不重,突顯昆布風味)、 干貝(炙得太過而偏老,海苔不夠脆), 一道熟食茄子,淋上紅味噌與雞肉煮製的醬汁,感覺還可以。 (鰤魚) ![]() ![]() ![]() ![]() ![]() ![]() ![]() J女到後面已有點吃不下了,我這個大鳥胃則覺得這餐七八分飽, Otoro(捏好時用手指沾某物點了一下,問師傅說是藻鹽)、胭脂蝦、 縞鰺(肥脆、油質甘甜好味)、秋刀(紅醋飯酸味不重,微炙帶出油脂香氣)、 比目魚緣側、青花(肥而不膩,微酸的餘韻很好)、海膽、厚燒玉子(口感意外不夠綿密)。 (Otoro) ![]() ![]() ![]() ![]() ![]() ![]() ![]() ![]() ![]() ![]() ![]() ![]() 整體來說單純吃吃生魚片、握壽司應該還不錯, 比如午餐和假日晚餐就有千元內的握壽司set。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3
2019-01-17
這天又到湳雅街附近覓食,享喫就來是一間眷村外省味的麵食餐館, 飯後聽老闆(老伯)說他是河南人,應該就是早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的, 自製道地的傳統道口燒雞、醬鴨,整體覺得是會願意再來吃的小店。 ![]() ![]() ![]() ![]() ![]() ![]() ![]() 這天點了幾樣,道口燒雞(腿)與簡單的豆干海帶、干貝老虎麵、韭菜水餃、 豬肉餡餅、牛筋麵,道口燒雞是河南道口的名品,相傳曾受慈禧太后青睞, 目前台灣有在賣這一味的不算太多,大多是河南老一輩人來台後根據家鄉味製作的, 雞肉要經由中藥滷汁燜製,稱之為"燒",皺皺的雞皮應乃事先稍微炸過, 待吸滿了滷汁後,雞肉質地一剝即分、軟滑不老,滋味鹹酸香,頗為開胃不膩。 ![]() 老虎麵拌上自製的干貝辣椒XO醬,看上去紅通通一片,我本身不吃太辣的食物, 或者淺嚐即止,這碗對我而言大概中等辣度,這辣椒不會非常的辛、算容易入口, 但說這中辣也只是起頭如此,愈吃愈香但也是辣度疊加,沒喝一點冰水不行, 是好味的麵,旁邊那碟小黃瓜偏酸,台灣味通常糖放多些、較甜。 ![]() 牛筋麵(微辣)的牛筋或麵體都覺尚可,不過我覺得湯頭不錯, 尤其加了一點辣油在內,味道不死有變化,並非一般的辣油風味。 ![]() 至於韭菜水餃,滋味不壞但不夠飽滿,最近較喜歡的是老段牛肉麵的餃子(麵則不喜), 豬肉餡餅有汁,但是一吃,我就聯想到這附近的那間"原湖南味",尤其牛肉餡餅更對味。 離開時老伯說:「下次再來試試醬鴨吧!」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19-01-17
在新竹想要找一些道地的義式餐廳吃吃,大概不少人第一間會想到彼刻, 我覺得之後也會找時間三訪,上次去吃了竹北的義家歐歐小館, 感覺還行,但不會特地再訪,這次則來試試關新路的Pane e Vino, 聽聞有義大利人吃過覺得餐食可以,主廚本身也是一位老義。 ![]() ![]() 連一瓶常見品牌的氣泡礦泉水都要價180元(+10%),這比一些高檔餐廳的訂價還高了, 想起最近多訪的A Cut,S.P氣泡水也不過訂價120元, 而餐桌面來看,刀叉、餐盤的品質..等,以這價位令人不敢恭維。 ![]() ![]() ![]() ![]() 透抽表現煎烤出的香氣與鮮度,內裡塞的是麵包屑、濕軟細綿, 其鹹酸調味使整體增色不少(有大蒜、牛至、巴西里等),檸檬汁的味道特別強勁開胃。 ![]() ![]() 燉飯上桌時呈現高低起伏,光看就知絕對不差,強烈的松露香氣徐徐飄來,入口, 義大利米粒咬勁Q實、濃郁中帶有滑順,我本來就很喜歡牛肝菌,這盤可說是料豐味足。 ![]() ![]() ![]() ![]() ![]() 以這開出來的價位...個人覺得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除了料理,說實在其他方面不值一提, 應該多學習台北相似類型餐廳的作法,可惜在新竹同此料理水準的選擇太少,總之不會再訪。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