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吃漢 等級4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21-02-20
2018曾獲得必比登推薦,但印象不怎麼深,前陣子相機故障準備送修, 由於panasonic維修點在民生社區旁,才想起饕友評價不錯的這間, 訂位後前一天就先傳訊把菜點好了,當日午餐匆匆來訪, 一眼望去店內空間桌子超級小!菜無法陸續上齊,只能先吃完再續上。 ![]() ![]() ![]() ![]() ![]() ![]() 這次初訪點的菜大多屬於不辣的,只有湖南小炒臘肉選擇微辣, 以及辣炒臭豆腐做小辣,我猜測辣度調整過,因為微辣若有似無, 我是吃辣能力貧弱的人,這裡也許小辣~中辣對我來說卻才剛好, 如果點了需要有辣度但辣味無感的湖南菜,也挺怪的,香氣層次會不太夠。 (欖葉筍子) ![]() ![]() ![]() 完全符合店名"我家小廚房",卻非比一般小館子手路, 隔壁桌一位外省口音的大姊就是每周到訪的熟客, 單食材選用的就不差,我最中意的一道是寧式燜肉, 軟中帶有彈牙感的肉塊、燒得鬆軟的栗子、一咬就噴汁的豆腐, 醬汁甜鹹酒香並非強烈口味,卻讓人可默默配上兩碗白飯。 (寧式燜肉) ![]() ![]() ![]() ![]() 話說..魚才是店家自慢料理,兩個人就沒點了,改日會試著揪一下訂六人位。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4
2021-02-20
許久沒來六條通的汁一,一個有著相當溫暖感覺的日本餐館, 大部份都是日籍客人,不少食材從日本運來(最近沒有生馬肉), 價格卻堪稱平實,友人學生時代起便熟識外場資深的大姊, 收到消息在新年期間有御節料理與屠蘇酒招待,因此也邀我一起。 ![]() ![]() ![]() ![]() ![]() ![]() ![]() ![]() 這裡也許沒有所謂與眾不同的招牌,但其中數道料理皆很有水準, 胡麻豆腐、漢堡排、炸肉餅、男子漢咖哩、雞鍋..都十分建議點選, 先送上一皿年節小菜,醇厚的日式調味,酒務必要先備齊阿! 雜煮則加入自家搗的年糕,還帶有微顆粒感。 ![]() ![]() ![]() 胡麻豆腐則是小驚艷作品,介於麻糬與豆腐之間香稠的口感, 芝麻氣味與調料甜鹹搭佐、恰如其分,一個人呼嚕嚕就吃完, 怪不得這道必須每人都點一份,否則會喊吃不夠。 ![]() ![]() ![]() ![]() ![]() ![]() 干貝滑蛋非干貝絲,兩顆干貝橫切六片,鋪在白飯上頭就是丼飯了。 ![]() ![]() 一股說不出來的獨特香料風味,搭一點福神漬, 或者~最後再加極少許的中濃醬進去,又有另一番風景, 但很可惜就是,這餐的白飯~真的不行、過於溼軟, 聽Eric說以前很好,最近已第三次這樣了, 在純日餐館吃到這樣的飯,的確令人詫異, 否則以這咖哩的美味,飯桶型食客值得再多點一倍的白飯來消滅它。 ![]() ![]() ![]() 每人都要喝上三杯清酒,驅除前一年的邪氣, 大姊知道我算是特地來訪,又倒了滿滿的燒酎請客。 ![]() ![]() ![]() 相當舒服好吃,買單一人也才1,200多,必定還會再訪的。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1-02-20
以台北的居酒屋來說,我還是偏愛在條通區尋覓, 東部喝酒區的老店北村家則也不錯,待客有熱度,一個人也能預訂座位, 尤其店主北村導演擅長與客人閒聊、很自然地就能談東聊西, 下酒料理頗有水準,胃有餘裕時,"紅酒燉牛的前中後"務必點來吃吃。 ![]() ![]() ![]() ![]() ![]() ![]() ![]() ![]() ![]() ![]() ![]() ![]() 北村導演說男山(特別本釀造)是店裡賣最好的, 另外兩款分別較為甘口和辛口,特別提到三井壽這款清酒, 是灌籃高手作者創出三井壽這角色的靈感原型, 不論是否曉得這個由來,都會莫名願意聽他講典故, 北村導演應該對相機也很有研究,看到我紀錄用的微單眼, 也很快就能小評一番,實在是非常健談而且不令人感覺突兀的一位先生。 (松葉蟹奶油可樂餅/炸起司漢堡肉) ![]() ![]() ![]() ![]() ![]() 北村家的demi-glace以濃醇來說還行,稍微偏鹹, 但是牛舌、牛五花、牛尾,燉得十分軟嫩,附上一點兒白飯實在絕配。 (紅酒燉牛的前中後)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1-02-19
感謝饕友許老師的提點讓我訂到位,為了這餐還下榻鄰近的老爺行旅一晚, 準時在訂好的時間造訪,從18:30吃到將近22:30, 兩道的間隔時間一開始會拉得較久,雖不免有些"冷感"下來, 但料理的確沒有失望,要有耐心等候出餐(可否來盤花生下酒打發時間?) ![]() ![]() ![]() ![]() ![]() ![]() ![]() 幸好,雖說不到賓至如歸之感,卻也穩穩當當吃完這頓, 某幾道菜色令人感到亮眼,隔壁桌一行是熟客, 店主偶與他們閒聊是正常,上菜順序或品質沒有大小眼才是重點觀察, 有時候吃飯講的是食運、或者看這家店跟你有沒有食緣, 如竹北知名的義大利餐館,我在三訪後確定與它較沒有緣分, 而我所知的一些饕友,仍是讚譽有加,也許我應是特例~ (盧嘉納 白葡萄酒,女店主Rita搭餐推介) ![]() ![]() ![]() ![]() 一人兩尾,烤至七分熟,既有甜蝦的趣向、又非單純甜糯, 入口帶著烤炙氣息,飽滿略帶變化的香氣, 與橄欖油風味搭佐挺意猶未盡,很好的開場白。 ![]() ![]() ![]() 印象是辣椒大蒜的調味橄欖油,調味只是單純引出魚的自身鮮美而已, 外表看不出來,其實切開一嚼,這生熟度很高明,柔嫩無比~ 可惜當天沒有招牌的白帶魚起司捲,下次務必要吃到。 ![]() ![]() ![]() 店主Hans說是在Puglia Bari吃到的街頭小吃, 用六白豬梅花肉裹著粗細適中的絞肉,裡頭是provolone起司(可以拉長長), 這和烤番茄一起吃可說是天作之合,底部的肉油再拿小塊麵包沾一下,唔~濃郁。 ![]() 微脆、油質很香的鹽漬風乾豬頰肉,和章魚腳真是搭啊! ![]() ![]() 雞肝、雞胗,以略帶濃厚風味的雞雜湯汁浸潤滑蛋,平實好吃。 ![]() 櫛瓜很甜也多汁,麵糊稍微厚重,豬腦用炸的吃起來有特別樂趣, 從這道開始突然間有了飽腹感(炸的+麵糊), 後來覺得兩個人點7道開胃菜+1主菜稍微多了,剔除一兩道比較剛好。 ![]() 重點是熱鯷魚風味的橄欖油,鹹香十足, 務必要配麵包來沾食,油吃不完記得打包。 ![]() ![]() 原為預訂款,當天剛好有就點了, 火候是很不錯的,肉汁豐足、嚼度適中, 調味屬於很直白,而烤蔬菜品質也蠻優, 不過羊排我更喜歡當年的botega,咬感或調料的風味。 ![]() ![]() 兩款甜點都激賞,檸檬凍的酸度太美, 冰糕摻了某種像是巧酥口感的東西?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