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吃漢 等級4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21-01-02
自米其林公佈台中星級與餐盤等名單後,好像又掀起了小熱潮, 畢竟台中乃是第一年被納入評比,所以這次連假從屏東趕回西部, Day 4中午就預訂來火氣大用餐,旁邊就是富彩軒,難怪一陣熟悉.. 被安排的座位靠窗太陽有點兒大,拉下窗簾也就ok了, 赫然發現隔壁桌竟然是認識的人,真巧,打聲招呼相視一笑。 ![]() ![]() ![]() ![]() ![]() ![]() 後來覺得應該要點鴨腿、或者吃價低的伊比利就好了, 可能我認為某方面來說,鴨腿能展現較為不同的烹調手法, 而以整套set吃下來,份量、口味的表現,主餐似乎不太是重點? ![]() ![]() 午間有四道前菜,第一道澳洲牛舌、筊白筍的冷盤, 紫高麗菜,中間夾西班牙臘腸薄片,底部茄泥, 食材堆砌、卻少了點融合感,倒沒有很得我心。 ![]() 自製客家鹹豬肉、台南復興醬園榨菜、南投水里無甜可可粉。 ![]() ![]() ![]() 就以往吃鱘龍魚的經驗..沒有特別喜愛,常見清蒸、煮湯、刺身等料理方式, 第一次吃到以油封來處理,魚皮煎得焦褐薄脆, 魚肉鬆滑又Q、並帶點兒細軟骨的咀嚼樂趣,口感絕佳, sides則是苗栗的花生芽,就是發芽的花生,品質應有特別挑選過, 芽粗而鮮脆、真的有花生香味呢,又是個第一次~挺好, sauce的配置也是不錯,發酵番茄泡沫、蒔蘿與巴西里, 白綠兩種sauce層次相輔,令人有一種味蕾甦醒之感。 ![]() 很香很香~洋菇也碩大多汁,不過整體沒有跳脫出預期內的感覺。 ![]() ![]() 點了美國極黑牛肋眼(不在菜單)以及澳洲和牛橫膈膜, 火候味道都不錯,sides食材也有用心,但好像就這樣了, 所以前面才會提到,也許應該點鴨腿或者伊比利。 ![]() ![]() 飯後飲品選擇熱可可茶,和想像中完全不同, 用一個奇妙的容器放到茶內,可以融入可可香味, 這裡還有一項特色就是壽星有招待糖塔,我拍了一張別人的。 ![]()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20-04-30
今年即將新增台中城市的米其林評鑑,摘星呼聲很高的JL Studio, 為台灣第一個入選Secret tables(隱密餐桌)的餐廳, 而且上榜今年亞洲50最佳餐廳第26名(台灣其他3席為:MUME、Raw、祥雲龍吟), 近期從北市某餐廳老闆口中聽到,說他認為JL是全台最棒的fine dining, 這當然見仁見智啦~(主廚Jimmy是他朋友),之前在台中鳥苑和新竹岩嶼塘, 和主廚聊天時也推薦過JL,這次總算逮到時間過來造訪了, 嘗試的是在周六日推出的午餐2,800/人(一般晚餐是3,800/人), 餐點道次應該有略減?但我覺得份量剛剛好,以餐食表現此價格很值, 加上無酒精pairing(980/人)還不錯,是本次在台中最滿意的一頓。 ![]() ![]() ![]() ![]() ![]() ![]() ![]() 上樓須由櫃台人員帶入電梯,經過廚房來到不大的餐廳場地, 桌與桌的間隔夠寬,不過中午沒有滿座~有點意外,外場服務拿捏與解說挺到位, 先看一下午間菜單:三品開胃小點、Roti烤餅、肉骨茶湯、被遺忘的花苞(?)、 臭味相投(主菜)、bandung與小玉西瓜、紫米/紫地瓜/椰子(兩道甜點), 無酒精pairing共三杯,第一杯東南亞香料茶主要搭配這三品開胃點心, 外場說明使用了香茅、檸檬葉、薄荷、八角、肉桂..等。 ![]() 鋪上一些食用花卉與香菜葉如蒔蘿、生蘿蔔葉等,內藏炙烤牡丹蝦、炒魷魚蘿蔔絲, 咬下去就散發出海鮮及乾貨的香氣,並與混合其中的少許香料彼此激盪。 ![]() 薑黃、香茅、南薑..點點黃色醬汁滋味充裕,主廚製作的玫瑰粿是鹹點版本, 由鹹味出發~帶入豐滿的香料感受,這比脆餅碟子的風味又更加厚實了, 香料茶和這道paring也是更有感,靠近茶杯聞起來似乎濃重, 飲下時卻是徐徐地將氣味釋放,清新香料茶的概念吧,有將竹炭餅厚味舒緩的作用。 ![]() 中心夾層為魚餅質地,但口感相對更為軟潤,外層則是薄酥吐司質地, 其炸油香氣與香料味兒,既十分之濃、亦見好即收,不禁點頭如搗蒜哪~ 以上小點不好具體描述,但是綜合的感受是協調有趣,由淡轉濃~循序漸進。 ![]() 兩人吃一片餅...說實在有點意猶未盡捏~ 沾醬兩款,滋味頗濃、輕輕辣度的鹹豬肉紅咖哩,以及希臘優格薄荷青醬, 這青醬比較像印度料理店吃到的香菜醬,我中意以這配上酥酥的Roti~ 相對爽口多了,雖不算有驚喜的一道,但好吃無疑。 ![]() ![]() ![]() ![]() 再轉為水梨甘甜味~十分有趣,其實這道default會附上一杯八角味的鐵觀音, 盤內則有鮑魚、炸杏鮑菇、拌炒花菇等,接著注入高湯,底部以一塊愛玉模擬膠質, 湯頭的胡椒味頗濃略鹹、帶點兒酸質韻味,配上香菇水梨汁的甜爽恰如其分。 ![]() ![]() 軟Q的Dosa煎餅和香蕉、及其花苞的咖哩,咖哩偏印度風味, 辣度先竄起來,接著被明蝦的鮮美..與香蕉甜糯的食感蓋過, 辣~甜~辣~層次蕩漾,好吃是好吃...可是又令人開胃起來惹,真糟糕阿~ ![]() 酸甜之中帶有一種強烈口感,還有綠辣椒引出微微辛辣, 這個與調味鹹甜的主菜牛小排搭配起來太好了! ![]() ![]() 牛肉則說是採用叉燒概念,鋪上香茅蒜酥、並排列漬過的豆薯片和臭豆,美感提升, 牛小排富足的油質化開,調理成肥嫩香糯的嚼度,再以焦糖化魚露醬汁滲入甜鹹, 這魚露與臭豆合起來叫做"臭味相投",但是混在一塊兒到底是臭還是香咧? 九成是香、香中帶臭吧!第一次吃臭豆,嗯好大一顆,有股微妙的青(七)味,其實蠻好吃。 ![]() ![]() ![]() 冰的白巧克力玫瑰球、亞答子,其玫瑰香味很棒、在口中繚繞~ 另外的是小玉西瓜放上南瓜百香果冰,這個我就覺得還好。 ![]() ![]() ![]() 紫米是炸過的脆粒,整體是恰到好處的椰香與一股不明的果酸味兒, 意想不到甜點的表現也不俗,很具東南亞特色風情。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0-04-30
晚餐在北區覓食,想起這附近有一家先前曾記下來的上海飯館, 好像是30多年的老店了,可能時間已晚沒有客人, 菜單看一看之後自覺地去櫃檯點餐,沒有什麼特別裝潢的店面, 倒是公告寫著現址營業到4月底,之後會搬到西區模範街。 ![]() ![]() 以小館環境來看倒也稱不上特別實惠(與較大的上海菜館相比),但無收服務費, 點了蝦腰麵、茄汁牛腩飯、咕咾蛋、香菇爛糊白菜、清蒸臭豆腐、一塊炸排骨, 兩人吃這樣近一張小朋友,一盤菜量適合2~4人,口味不錯,餘少許菜打包帶走~ ![]() ![]() 有些上海江浙館的炸排骨會過於乾澀, 顧家的炸排骨口感則不錯、有帶汁, 表層炸得微焦、香噴噴,醬醃得再入些就更合我意了。 ![]() 蝦腰麵的做法是將腰子蝦仁與配料等物爆香, 再將澆頭放入高湯之中增添油份香氣, 不過我覺得顧家的蝦腰麵,香氣味道皆有點不足, 偏淡、頂多稱得上順口罷了,腰子倒也沒有異味。 ![]() ![]() 味道相當不錯的客飯,一旁配菜竟熱燙有鑊氣,似是現炒? 牛腩嚼起來柔嫩肉感充實,洋蔥茄汁燒製入味、酸甜而不突兀,好吃! 只是量少偏貴,不曉得單點茄汁牛腩的份量如何?畢竟價格很接近呀。 ![]() 把清香白菜弄得很下飯,好像是中菜擅長的事, 裡頭除了香菇還有肉絲、調味很足, 白菜炒煮燜至甜軟,濃郁易食。 ![]() 大家都吃過咕咾肉,那咕咾蛋是什麼啊? 我只曉得寧波老少蛋,某些用料相像但做法大不同, 這咕咾蛋是將筍、洋蔥、胡蘿蔔、木耳等蔬菜與雞蛋同燒勾芡, 所以這一道也可以算是紅蘿蔔筍絲木耳燴蛋吧? 蛋並不是半熟的那種滑溜,以滋味濃縮的芡汁來增加滑潤, 入嘴噴香,口味非咕咾肉的酸甜,而是鹹中帶甜。 ![]() 這裡的臭豆腐是被稍微搗碎處理過,湯汁仍是吸附在內的, 不光符合我想要的"夠臭",以佐料稍加調味過、不單調,蠻喜歡的。 ![]() 評分: 味道 3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3
2020-04-16
在中南部的好處是什麼?過了晚餐九點十點,直到半夜甚至清晨的這段期間, 仍有很多小吃店、或者台式的燒烤熱炒店在營業, 且不少還頗有水準,不會讓你覺得只要能有個吃東西的地方就好, 這家阿源麻油雞雖表定營業到凌晨12點,但如果太晚來有的品項也是會賣完。 ![]() ![]() ![]() ![]() ![]() 晚間有點涼的的天氣,叫上一碗麻油雞,雖然也可以加青菜或麵線, 但我只想喝純粹不受干擾的湯,有的麻油雞湯那股麻油氣味特別厚重, 不見得人人喜歡,反倒像這樣爽口甘甜、僅帶少許薑味的湯,我覺得特別耐喝, 酒香也是徐徐而至,在我心目中是一碗上品的麻油雞,居然全部喝完,一點兒都不膩。 ![]() 來的時間接近十點,已經沒有米血和雞油拌飯,不曉得是沒有飯還是沒有雞油阿? 還好點的乾麵線也還不錯,麵線質地ok,是喜歡它加了很多的大蒜油蔥。 ![]() ![]() 小菜彎豆炒魷魚、溫熱油亮又清甜,我看是老老闆去處理小菜(還有一位年輕的顧前台), 現炒的醬油炒蛋~古早風味,醬油偏鹹但滋味不死板,挺好的。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0-04-16 滿堂Le plein (西區)
自英雄餐廳的雙主廚各自獨立出來發展後,我在去年曾造訪過元Yuan, 而原Hero的老宅則內部重新裝潢並掛上新店名"滿堂", 由雙主廚之一的林凱維留在此處經營,林主廚是中菜底子出身, 曾在法國的米其林星級餐廳歷練,滿堂在假日午間有提供套餐形式, 晚餐則皆單點,看一看覺得晚餐比較吸引我,所以趁這次回來台中趕緊來試試。 ![]() ![]() ![]() ![]() ![]() ![]() ![]() 店面大致與之前英雄的感覺相差不多,當天果然如預期般客滿, 安排在吧檯座右側的兩個座位,最右的位子轉頭就可觀察到透明板後廚房團隊作業的情況, 先上一塊餐前麵包與爆米香奶油,麵包香氣、質地都很不錯, 加熱後的外圈脆度恰當,特別詢問後得知是安工坊的麵包(目前是在台北)。 ![]() ![]() ![]() ![]() ![]() 點一杯啤酒佐菜,供應兩款啤酒頭釀造的節氣啤酒, 分別為小暑(茉莉花茶)和立秋(東方美人茶), 立秋的東方美人茶香氣並非一入口就衝上來, 是在Ale較濃郁的酒感、以及苦味與果韻後浮現, 配上第一道的澎湖小卷實在太過暢快,小卷溫度涼爽而不至於過冰, 使用漬小黃瓜、風乾番茄、香料麵包粉、烏魚子來做搭配, 塞入小卷的醃漬小黃瓜乃台式略甜口味,與小卷的鮮甜並不衝突, 尤以帶有嗆香味的橘色辣醬點綴絕佳,光是這盤一杯啤酒快要嫌不夠,克制阿~ ![]() ![]() 小品和前菜我是各點兩道,主菜依外場建議點一道兩人share, 再加上主食"好吃的飯",份量很夠,滿堂的料理屬於實吃, 意即不會吃了幾道菜之後還覺得有點兒虛無飄渺, 第二道小品薩索雞翅釀米糕,雞翅、米糕,個人認為正常發揮, 薩索雞的油質舒服,不過重點在於豆乳醬,撒上蒜酥的濃鹹豆乳醬發酵香氣濃厚。 ![]() ![]() 第一道前菜是鮑魚和栗子,兩種主要的食材以不同呈現方式來做組合, 一粒粒那個是五穀米鮑魚肝脆片,蘊含了鮑魚肝的微苦鮮味, 中間的sauce其實是栗子泥和焦化奶油,拌一拌,裡頭還有栗子脆片與甜栗子塊, 以及偽裝(?)成小干貝的杏鮑菇,滋味變化挺豐富的一道。 ![]() ![]() 接著海鮮油條卷,原以為類似百花油條的口感,然而脆度未到, 白蝦、蚵仔、花枝,放上一丁點發酵韭菜、黃檸檬汁和九層塔醬, 算是明顯的下酒菜餚(一旁有點像貝比生菜的那類嫩葉), 只是這道與澎湖小卷或鮑魚栗子相比,就顯得沒那麼驚喜囉~ ![]() ![]() ![]() 主菜我選了明蝦,其實烏骨雞感覺較為有趣(猜測是芥菜雞湯的重組), 明蝦的炙燒香味令人胃口又開了!鋪上漬蘋果片與涮嘴的櫻花蝦脆片, 還淋了蝦油上去,不光如此~底下墊著蝦腦炒蛋來搭配炸饅頭片, 我的感受是,炸饅頭香氣偏重,蝦腦炒蛋會有點兒被壓掉味道, 不過還是很喜歡這道的,飽嘴又爽快,比起純吃蝦肉又更加充實。 ![]() ![]() 主食好吃的飯~~就是滷肉飯,配料鹹蛋黃碎與蛋酥、中藥風味溏心鴨蛋, 不走多餘香料路線的肉臊,說是豬腳蹄筋入滷汁滾出膠質, 與配料搭起來算別具滋味,不斷聽到別桌在追加這碗好吃的飯,頗受歡迎。 ![]() ![]() 甜點黑糖糕、焦糖鳳梨冰,印象聽林主廚說這是以蜂巢糕方式製作(但有點軟...), 淋了一些油(?)上去,好奇詢問之下得知是芳香萬壽菊, 就我觀察這裡用了不少小瓶裝的油或醬汁,增添香氣風味,比如主菜的蝦油, 至於這份甜點也是蠻特別的、有新意,鳳梨就用了三種型態來搭黑糖糕。 ![]() 買單3,880,不能刷卡所以現金要帶夠, 很對味的一餐,料理也很適合喝上幾杯(如果可以的話)。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