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吃漢 等級6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24-05-27 ![]()
![]() 觀望了幾個月沒積極安排,對於不少新開幕的點..今年動力不算大, 吃完果然覺得自己沒有很懂,此季美味感對比4k價位大致無驚無喜吧, 但服務待客此方面蠻加分,久沒有獨自上陣,其實這樣吃飯更能集中心力品嘗。 ![]() ![]() ![]() 中間的脆塔(用菠菜汁做的脆殼)說是Ceviche概念,醃紅魽魚生拌草莓丁、底部有血蛤肝泥, 左側炸洋芋絲捲,包裹拌了蝦膏的燙龍蝦塊與酪梨慕斯, 第三道又是一個小塔,內餡主要是絲綢乳酪,上層烘乾番茄、蘿勒青醬、黑橄欖碎做成三色, 最後放上半熟鵪鶉蛋,調味來說大抵偏酸為主但口味不濃重,這我在後面會重複提及, 不曉得Chef這季是否特別以酸味為主軸,只是吃多了有點疲乏,開場沒什麼驚喜層次但也無不好吃啦~ (開胃小點) ![]() ![]() 自製黑蒜醋奶油這味道不錯,麵包我這餐吃的頻率還算可以,較喜歡黑啤酒酵母的那款。 ![]() ![]() 說是bruschetta變形版,鯖魚沒有醃漬, 吃一種原始風味和油質,這個成品沒太多元素。 (Crudo) ![]() 甜豆仁以及底部鮟鱇魚肝慕斯,淡菜本身正常~味道並不算特別乾淨, 此外這樣的調料鹹甜中帶有一些濃郁度,拿來當作麵包沾醬倒是合適。 (Antipasto) ![]() ![]() ![]() ![]() ![]() Pesce~低溫烹調馬頭魚,因為有蓋上昆布去料理所以帶一股鮮味, 上下分別墊新鮮煎白蘆筍片與發酵白蘆筍兩種, 醬汁同樣用了發酵白蘆筍、巴西里與奶油等,又是一個酸味很突出的醬, 魚身細緻、略帶鹹鮮,倒無不好~只是有點boring。 (Pesce) ![]() Carne,羅馬豬肉捲概念做的屏東乳豬,火候蠻好~呈現了精細感, 炭烤香氣明顯,皮鬆脆無焦苦,比較大塊的是背肉, 口感則以小塊的腹肉較好(細潤綿滑,但不油膩),兩種醬汁, 夏多內白酒醋蛋黃做的沙巴雍、豬肉demi-glace和梅乾菜, 一個甜酸、一個鹹酸,酸度都是偏強這樣, 這道主菜可惜份量不算多,導致沒辦法堆頂到滿足的狀態(我個人),不然應該是蠻ok~ 最後的gelato和dolce提拉米蘇(重組版)我覺得都正常,以此季來說我個人吃過即可。 (Carne) ![]() (Gelato & Dolce) ![]() ![]() (茶點)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4
2024-05-27 ![]()
![]() 曾有朋友推薦~但一次要10人🥹,這次小春酒就提議了,帶酒收清潔費500一桌, 最令人出乎意料是外場大姊,懂酒還會提出一些建議,這服務有到位, 有些前菜我特別喜歡,弄得細緻味好,大菜則可試試煙燻大白鯧, 桌菜定番的椒麻拌麵也是好香,吃到後來嫌菜不夠,又追加~ 買單一人約2.5k與請客樓包廂用美饌打折後差不多,菜餚各自有我喜歡的點。 ![]() (前兩三年巡禮過江湖傳聞的"台北三大私廚"後,我現在傾向於找尋手藝既有一定水準而價位又對等的餐廳,三六覺得可列入吧~) ![]() (油爆蝦,保持很好的薄脆~但不礙口) ![]() (炙椒皮蛋、涼拌半天筍 ![]() (干煸四季豆) ![]() (川味豆魚,醬汁來說有點想念請客樓的,停掉很久了?) ![]() (五香素鵝,豆皮豐潤) ![]() (芝麻脆鱔,鬆脆感很棒~把不少餐廳甩在後面..) ![]() (香根牛肉絲) ![]() ![]() (蒜苗臘肉) ![]() (干椒鴨翅) ![]() (薑蒜辣子雞,用辣油去炸的,這幾道中場菜大致無雷正常發揮,上菜不會講太多聽起來比吃起來厲害的故事,但會點出自家做法或特色) ![]() (香酥芋泥鴨) ![]() (紹興封肉+芝麻餅,封肉ok,但這帶有嚼度的芝麻餅總覺得更適合夾些別的..) ![]() ![]() ![]() ![]() ![]() (花膠火瞳砂鍋燉土雞+蔥油餅,雞湯濃厚膠質扎實,有朋友說喜歡他們家做的餅,餅香大於蔥香的類型) ![]() (煙燻大白鯧,這尾成本怕是不低,糖燻味很透) ![]() ![]() (瑤柱鑲玉環,偏過場) ![]() (干燒明蝦球) ![]() (朋友帶的鹿港天良蘿蔔酥,我去本店買過,用綠豆沙包蘿蔔絲,甜甜鹹鹹) ![]() 甜點水果) ![]() ![]()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4-05-27 ![]()
![]() 隔了三個月不小心訂到吧檯位就來二訪試試,未改先前所感受的風格, 吃來較無負擔也不易膩口,若非得要和Birdy比較則各自有強弱項, 總之台北前幾就是這寥寥數家,青菜蘿蔔吧~~😌 ![]() ![]() ![]() ![]() 開頭雞胸與雞頸皆一般表現,胸肉則偏熟🤔, 雞生蠔算是中了好球帶,皮厚而香脆且少油少焦, 法國橡木煙燻的脆皮雞翅同初訪好印象,鵪鶉蛋仍會是我下次期待的一串, 美好的溏心與醬油漬,透過快速強火炙烤後殘留甜甜焦嗆味😋, 以雞腿做的風乾火腿建議加點,與雞肝醬和無花果搭配是個很好的酒餚。 (Ricotta Oden) ![]() ![]() (雞胸) ![]() (雞頸) ![]() ![]() (雞生蠔) ![]() (煙燻脆皮雞翅) ![]() (加點:風乾雞火腿/雞肝醬/無花果)😋 ![]() 鵪鶉蛋)😋 ![]() 中場火之呼吸籠子燒總覺得比上回更優? 再來是整套燻香與油味最濃郁的雞後背皮~特別下酒, 雞胗出了用馬告雞油塗抹的以及側緣兩串,嫩脆度過關, 側緣彈性佳而無硬韌感,上次在B吃的就太難咬了。😏 (水炊雞湯/椪醋) ![]() (雞湯玉子燒) ![]() ![]() (雞後背皮) ![]() (雞胗/馬告雞油) ![]() (雞胗側緣) ![]() ![]() 綠竹筍) ![]() 最強的雞屁股這次居然不在常規?還好可以加點,毫無疑問依舊第一, 還點到了沒吃過的肉派三明治,也不錯~~肉派的絞肉口感與雞肉丸大致有點區別這樣, 整體調味蠻均衡,吐司我則想要更薄酥,白肝有遇到就點,本場第二順位的美味度。 (加點:白肝)😋 (加點:肉派三明治)😋 ![]() ![]() (雞肉丸 & 加點:雞屁股😘) ![]() ![]() (菇菇釜飯,這比上次的玉米飯味道豐富多了!) ![]() ![]() (優格冰沙)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4-05-27 ![]()
![]() 上次被小老闆貓人的傑出表現驚豔到, 約了美食電塔jason、台中D哥、世界UU姐等美食達人前來二訪, 邊吃邊聽到說:「以為只是來見朋友,沒想到真的強~~」 最後的"豬打滾"好吃到jason差點在地上滾。😱 ![]() 因為是他自己下手做的餐,要預訂~正常過來是沒有的... 沒.螺肉蒜,顧名思義~沒有螺肉的螺肉蒜,三層肉真是掩人耳目啊! 其實就是一道暖胃湯品,喝起來跟魷魚螺肉蒜有0.87趴相像。 來自"繁花"的船王炒飯,沒有長米,關鍵恐怕是雪裡紅,與海鮮一同炒得鹹香下酒, 油量控制得當,米粒蓬鬆彈牙,後來又上了許願的烏魚子炒飯,同樣好好吃但又飽到不行。 (沒.螺肉蒜) ![]() (船王炒飯.改) ![]() 這次的客家小炒和薑爆肥腸都做了微調,瓜圃和酸菜真是好東西呀, 原版說明請見初訪食記,這兩盤火候沒什麼好講了,總之啤酒務必要開起來! 豬蝦煎餃,內餡有豬有蝦,不知道該說什麼就是好吃的煎餃, 客家人做的當然是油油香香的感覺咿,蘑菇青椒牛肋也是轉換了初訪老牛炒蓮藕的版本, 兩者我投票炒蓮藕,牛味都好香,但蓮藕太香脆。 (瓜圃客家小炒) ![]() (酸菜薑爆肥腸) ![]() ![]() (芹菜中卷) ![]() (潮汕沖白蝦) ![]() (豬蝦煎餃) ![]() ![]() (蘑菇青椒牛肋) ![]() 焢肉我說是貓人流,畢竟和正常客家人鹹鹹版本有點距離, 初訪的做法像江浙系的感覺,但這回更入味了,而且輕嚼即融,瘦肉無乾柴感。 最後的豬打滾不就豬血糕拌花生粉?看起來一點都不厲害呀?🤔 結果是目前吃過最強的豬血糕,內裡軟糯、薄酥、與恰好的裹糖, 弄好熱騰騰馬上現拌現吃,口感絕佳, 大概就是..看似愈簡單的東西愈難掌握好的感覺吧, 可惜我個人少一味切碎的香菜(可以來一碟?)。 ![]() ![]() ![]() (烏魚子炒飯) ![]() (皮蛋地瓜葉) ![]() (豬打滾) ![]() (蓮子芋頭拔絲)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3 CP值 4
2024-05-24 ![]()
![]() 幾年前初訪的酒吧tei by O'bond後來創辦人設立了餐酒館叫做wok(鑊),上一季菜單有朋友頗推, 所以最近就來試試,做的是創意中菜,而主廚是法餐底(在MiraWan和樂斐當過副主廚), 因此呈現上就有基本的想像,這季整套吃下來大致漸入佳境, 有稍微在意料之外的組合且是好吃的,份量也夠,以這價格會考慮再來。 ![]() ![]() ![]() ![]() ![]() 之所以說漸入佳境本就很個人感覺,前面幾道把中菜和台式小吃做一些重組轉換, "柿"外觀像雙胞胎,實為精緻版的台式甜甜圈包入柿子甜醬,特別蓬鬆扎實, "栗子燒雞塔"可感覺出餡料是一種似曾相識的fu,栗子泥和肉醬, 上方的荖葉(炙燒過)較常在泰菜見到,搭進來不知算不算討喜?總之讓風味多了點起伏, "一口肉圓"是蟹肉餡,用泡椒枸杞做的海山醬主要落在底部湯匙,必須好好的吸入, 內餡有顯著蟹肉風味,不過自製的皮偏厚令人出戲, "醋薑"貌似芋粿,原來是切片杏鮑菇與豬里肌、炸過帶脆度, 用威士忌和沙薑,屬於調味與香氣都強些的,做為開場小食的結尾是還不錯, 畢竟是tei酒吧姊妹店概念,這餐喝了三款調酒都還蠻ok的, 第一杯白胡椒水蜜桃的層次感不錯,甜度也相對高一點,很像妹酒。 (柿 & 栗子雞) ![]() ![]() ![]() 肉圓 & 醋薑) ![]() (左:仙楂芒果,右:白胡椒水蜜桃) ![]() "秋香"內容有茄子、北海道百合根、煙燻鰤魚生魚片、魚子醬、炸馬鈴薯絲,底湯是白柚桂花瑤柱, 這道湯品的味覺漸層手法讓我想起台中的澀Sur,也還行~~ "金湯"的印象就比較薄弱,取金湯肥牛的概念(?),南瓜湯底、扇貝塊混合chorizo臘腸, 底下有南瓜籽與牛奶製成的豆腐,第二杯選了白蘭地基底的粉紅胡椒木,酒感突然強了起來..舒服。 (秋香) ![]() (金湯) ![]() ![]() (左:粽葉杏桃,右:粉紅胡椒木) ![]() 從"綠飯"開始幾乎一路可圈可點,這個飯很刻意全部都用了綠色食材, 柴魚高湯煮的飯,加入綠茶與海苔粉芭樂皮,又有蒔蘿青龍椒開心果..等, 但是沒有偏離掉umami因子而變得不知所云,撒上脆脆的炸小白魚,順口好吃, 下一道"涼皮子"很推,沒有涼皮因為換成西谷米了,上方萵筍等蔬菜意義在提供清脆感吧, 底下澄清麻醬、烏賊慕斯...表現出濃郁與清爽的交織,還有少許畫龍點睛的辣油(?), 搭主餐的調酒似乎選燈籠椒紫蘿蔔更合適一點,白荳蔻椰子這款上面是漂浮的芋泥,視覺性不錯。 (綠飯) ![]() ![]() (涼皮子) ![]() ![]() (左:白荳蔻椰子,右:燈籠椒紫蘿蔔) ![]() 再來就進入肉類了,"昏鴉"即鵪鶉熟成做炸烤兩吃,胸肉以紅豆紅麴牛肝菌填餡, 重點是烤得蠻好、皮脆肉嫩,腿肉以沾地瓜粉酥炸再刷特製沙茶醬烤過, 其實火候和氣味都沒問題的話倒無可多提,算不錯吃。 (昏鴉) ![]() ![]() ![]() ![]() ![]() 甜點第一道"冬雪",香蕉味組合蘋果酒、液態氮,涼爽清口腔的中規中矩之作, "聖母派"就是國王派轉為台式的概念(媽祖),豬油炒芋泥加上豆漿做成的麻糬, 吃出了中部古早味大餅的感覺,偏改良成沒這麼甜和油,但是味道夠。 (冬雪) ![]() (聖母派) ![]() ![]() (茶點)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4 衛生 4 CP值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