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吃漢 等級4 | ![]() ![]() |
排序方法:
日期 笑臉
![]() ![]() ![]() ![]()
2017-12-04
中部碗粿的口味一直以來都很得我心,超過台南碗粿以及小時吃慣的客家碗粿, 除了先前的南郭路覓食,鄰近的華陽市場裡有一間碗粿聽說不錯,當然就順道一吃。 ![]() ![]() ![]() 裡頭有兩攤人很多,黑頭碗粿和對面通道的林記拉仔麵, 原本說好吃完黑頭可以續第三攤的林記,不過J女無力再戰,就不強求~ ![]() ![]() 除招牌的碗粿之外,米糕也一直看到有在外帶。 ![]() ![]() 從上方吃到碗底,給得毫不小氣,紅蔥頭風味的香噴噴醬汁鹹淡適中、略帶甜味, 特別在於加了很多菜脯在醬汁內,味道調配得不錯,實在是白粿好夥伴。 ![]() 米粿質感與豐富用料帶來的香氣,都是很道地的中部口味。 ![]() 我在北部待過的時間佔人生迄今的大半, 印象中沒看過純粹叫做冬粉湯的,必須是某某冬粉, 這種可以簡單填一點胃、便宜且味道不錯的小食,還挺好的。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17-11-06
每次一寫到彰化,常看我格的朋友大概知道又要出現爌肉飯了, 不光是個人偏見,許多人都知道彰化爌肉的魅力,這只有在吃過之後才能體會, 傍晚開始一連串的ubike覓食,多動才能多吃,自我催眠一下~ ![]() ![]() ![]() ![]() 以前曾路過一次可能時間太晚已經收了,攤子擺在像是騎樓的廊道內, 剛開店沒多久就幾乎坐滿客人,小菜品項是少見的多。 ![]() ![]() 乃肥瘦切分再串起來,彰化有些爌肉飯店家會用這樣的做法,大小厚度勻稱, 如果眼力夠好,大概也能猜到幾分A古的口味取向,滷製過程把油逼得徹底, 帶有微微彈性的肥肉比之豐實濃郁型,更偏鹹甘爽口、好味, 中央的瘦肉不至於柴但也略偏乾鬆,來到A古若有圈仔可以點,或許是更佳選擇。 ![]() 不是現在常見的精緻口感,韌、油、肥瘦成塊、酒味濃,中意這口味的人就會很喜歡。 ![]() 配一碗有香菇丸、蝦丸的綜合湯,充實,接下來又要努力騎腳踏車了!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17-11-06
南郭路的覓食尚未結束,傍晚來到彰化涼圓對面的發仔麵先吃碗乾麵, 隔壁的珍北平豬肉餡餅聽聞是間老攤,員林也有分店, 之前去員林時沒有買到,這次剛好可以現買現吃。 ![]() ![]() ![]() ![]() 兩間店的小吃品項幾乎差不多,簡單的主食,麵、粿仔、冬粉、米粉, 其他就滷蛋、油豆腐、丸子等,或是弄成湯上桌,沒什麼太多小菜花樣。 ![]() ![]() 拌起麵混著肉燥香氣還不錯,我瞄到旁邊灶上擺的似是古法釀造的小眾品牌, 麵體則比較接近切仔麵用的,不像我喜歡的彰化拉仔麵那般彈牙。 ![]() 綜合湯(15元)有兩大塊軟香的油豆腐、油蔥肉丸子,湯頭則具蛤仔煉過的彰化特色, 不過發仔麵的用餐環境是很"市場"的,能接受再上門。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17-10-13
![]() ![]() ![]() ![]() ![]() 白鳥聽說是在地的早餐回憶之一,生意確實是好,從少年仔到中年阿叔都有(不是我), 坐下一掃菜單,中西混合價格實惠,可以無感的亂點餐, 櫃台前方一支5元的關東煮自取,還可裝湯來喝,一不小心就點滿了一桌。 ![]() ![]() ![]() 如果光是便宜是沒什麼意思的,味道其實都不壞,25元的肉燥飯擺上一些筍干, 用偏瘦油份少、然而尚不至於乾粗的細碎肉燥,滋味雖不特別,但是順口相當, 40元的鍋燒意麵如果不加麵加料,大概純粹是喝湯吃點麵了,不會很淡的湯頭算是ok, 蛋餅馬馬虎虎,30元的總匯土司有熟度恰好的蛋、肉片、火腿、肉鬆、生菜等, 看起來白白的切邊土司其實有烤過,覺得還不錯吃。 ![]() ![]()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2017-01-01
![]() ![]() 南部粽其一便是員林北門肉粽,店內只賣肉粽(35元)、蛋黃肉粽(40元)和湯, 如果外帶可以選擇拆粽葉,會用免洗容器裝起來。 ![]() ![]() 水煮粽表面會稍微糊些,因為加了醬汁,表面一層看起來似乎更糊, 其實口感並不黏爛,用的是長糯米,較為結實帶有Q度,吃冷的也ok。 ![]() 內餡包了好嚼的Q彈胛心肉塊,整體有蝦米、紅蔥頭、胡椒等香氣, 味道不錯,畢竟是超過60年的老店,頗具獨到之處。 ![]() 評分: 味道 4 環境 3 服務 3 衛生 3 CP值 4
|